每次献完血,华中公司黄石维修队员工贺军生都会收到来自武汉血液中心的感谢短信,令他不自觉地想起血液中心墙上的那句话——每一滴热血都是生命的火种。内心从而升腾起一种不能言状的成就感。
献血荣誉证书
贺军生20年坚持献血,献血193次,其中献全血6次2400ml,献成分血199.8U(每个单位折合200ml)39960ml,总计无偿献血42360ml,并且参与造血干细胞捐赠,共获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1枚、金奖3枚、银奖2枚。
第一次献血,是参加单位组织的集体献血活动;第二次献血是为了朋友,刚好他的血型与朋友匹配。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很快就有第三次,2008年汶川地震,贺军生心想,我可以捐血,能救人。
在献血的过程中,他通过跟武汉市血液中心的医生护士交流中得知,献成分血更有针对性,一个月可以献2次,一次大概可以贡献1个治疗单位,能救一个患者,如果血小板含量高,一次能贡献2个治疗单位,那就能救2个人。
随着献血认知的提高,贺军生去血液中心的次数更勤了,一开始妻子担心献血会造成他的身体负担,他反倒成了妻子的献血科普宣传员,妻子听后,再看他回家的状态,也开始支持他献血。在他的带动下,上大学的女儿也加入了志愿献血的队伍。
工作中的贺军生(右)
这位管网员工在钢铁管道之外铺设起另一条生命通道。从汶川地震时朴素的救人心愿,到如今将献血融入生命律动的坚守,他滚烫的热血早已化作守护生命的盾牌,在江城大地上搭建起看不见的红色生命线。
在华中公司,这样的热血故事还有很多。孝感作业区左璇的青春热血、宜昌王星十八年如一日的生命契约、黄梅张占东8000毫升的赤诚印记、枣阳魏志强五载春秋的执着奔赴——管网人用“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在钢铁管道与生命血管之间交响共鸣。他们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把对生命的敬畏化作365天的平凡坚守,让文明的血脉永远温热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