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上半年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新增能源投资“向绿向新”聚集
能源高质量发展为经济回升向好“护航”
来源: 中国能源报
时间: 2025-08-07
字号:

“今年上半年,全国能源供应充足,供需总体宽松,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助力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在7月31日召开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

上半年,全国新增投产发电装机容量超2亿千瓦、5月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突破六成、全国共计交易绿证同比增长1.18倍……一组数据勾勒出上半年我国能源产业地图的亮眼“一隅”。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能源消费总体保持增长,重要政策举措密集出台,今年上半年我国能源产业发展交出高质量“答卷”。

负荷新高供应“稳”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企稳回升,能源消费总体保持增长态势。4月、5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分别达到4.7%、4.4%,6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4%。其中,城镇燃气拉动天然气需求小幅增长;同时受暖冬天气、新能源出力明显增加等因素影响,煤炭消费小幅下降;成品油消费延续负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和液化天然气(LNG)重卡对交通用油的替代效应持续显现。

上半年能源消费稳步提升的同时,我国用电负荷也屡创新高。7月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各地电力负荷快速上升,较6月下旬增长超2亿千瓦。其中,7月4日、7日、16日、17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四次创下历史新高,突破15亿千瓦,最高达到15.08亿千瓦,较去年最大负荷增加0.57亿千瓦。

尽管热力值“拉满”电力负荷,但各地电力供应仍总体平稳,电力供应安全得到保障。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刘明阳表示,迎峰度夏期间,各类支撑调节性电源应开尽开,电煤、天然气等一次燃料供应充足,全国电力供应平稳有序,经受住了今年入夏以来的首轮高温大负荷考验。

与此同时,我国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保持良好势头,电力供应保障投资持续扩大。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在建和年内计划开工的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长21.6%,东、中、西部地区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速均超过20%。今年上半年,煤电、核电等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华东、华中、内蒙古西部一批迎峰度夏电力保供重点支撑性煤电项目建成投产。电网、抽水蓄能等领域投资保持稳步增长,160多项迎峰度夏电网重点工程按期投产,多条特高压直流工程投产送电,四川攀西电网优化改造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华北、华东、西北、东北电网等一批省间联络线工程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发电结构再向“绿”

锚定“双碳”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今年上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同样再上新台阶,发电结构的绿色底色更为凸显。

从新增装机情况来看,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约占新增装机的91.5%。其中,水电新增393万千瓦,风电新增513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2.12亿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71万千瓦。继3月底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后,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实现新突破,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21.59亿千瓦,同比增长30.6%,约占我国总装机的59.2%。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指出,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新增装机的主体地位,接近全国总装机的六成。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也再上新台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接近全国总发电量的四成,超过同期第三产业用电量与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之和。风电、光伏新增发电量更是超过全社会用电量增量。

不仅如此,今年上半年新增能源投资不断“向绿向新”聚集,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投资增速尤其突出。其中,广西、新疆陆上风电完成投资额较去年同期实现翻番;广东、上海、福建海上风电投资集中释放。集中式光伏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24.5%,分布式光伏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70%,中东部地区分布式光伏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光热发电完成投资额较去年同期接近翻番。此外,氢能重点项目投资额也实现翻番,吉林省多个在建绿氢项目加快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近70%,新型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也均超过30%。

改革发力确保“准”

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随着重要政策举措密集出台,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活力动力也不断得到激发,迈向“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全新征途。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136号文”的问世带动新能源发电全面进入市场,为新能源产业开启新的发展进程;《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重点研究解决高比例新能源消纳难题,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加快建立,绿证市场高质量发展也得到有力推动。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共计核发绿证13.71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9.58亿个,同比增长1.49倍。全国共计交易绿证3.48亿个,同比增长1.18倍,其中单独交易绿证2.42亿个、绿色电力交易对应绿证1.07亿个。绿证价格更是稳步回升,2025年上半年绿证均价为每个5元,6月均价达到每个6.5元,较今年最低价增长4.4倍,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环境价值逐步回归合理。

此外,上半年国家能源局接连发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意味着涵盖电力市场各品种各环节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6”基础规则体系初步建设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出台,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同样焕发活力,民营经济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逐步做大做优做强。邢翼腾指出,今年上半年,能源领域民营企业投资较快增长,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27.8%。民营企业在分布式光伏、陆上风电等领域投资加快释放,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都在40%以上;在充换电基础设施、集中式光伏等领域,民营企业投资也保持较快增长,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15%左右。(记者 李丽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