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油气田无人值守暨无人机论坛在杭州完美落幕。会上,国家管网集团华南公司科技数字化部负责人发表了题为《打造智能化标准化无人机巡护模式》的专业技术报告,引起与会者的高度关注。
华南公司运行的成品油管道总长6103公里,西南成品油管道途经地区地形复杂,落差大,地质灾害频发,第三方施工点多;而珠三角成品油管道毗邻港澳,水网纵横交错,鱼塘密布,江河、公路穿越众多,管道巡护管理难度和风险不断增加。
国家管网华南公司创新思路,不断摸索和总结管道科学巡线的新方式。从2015年开始进行无人机管道巡线尝试,搭建以专业队伍、巡检技术、装备研究、智能分析、系统平台的华南无人机应用生态体系。经过努力,2018年实现华南管网6103公里全覆盖无人机巡线。同时,国家管网华南公司建立了国内首支管道无人机巡检大队,取证培训的无人机驾驶员达到101人,所有飞行全部由内部员工完成。目前,国家管网华南公司拥有无人机总数量107台,累计巡线超10万公里,已在三大类、14项业务工作中全面应用无人机。
会上,国家管网华南公司科技数字化部高级主管李伟对无人机巡线进行了展示:通过无人机航拍的照片、视频,及时监视管道周边的基本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解决了徒步巡线的局限性。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无人机本身充分结合了公司管道线路长、跨越大、周边地形复杂等特点,并为此融入了公司管道巡线喇叭、夜间巡航等部分特性要求,性能上高度契合了管道运输特点,有力保障了管道安全。
据李伟介绍,无人机性能优异,在大雨大风等极端天气仍能正常作业,同时它的环境适应性好,能适应低海拔和高海拔、高温和低温,满足华南成品油管网不同地区的差异性。目前, 华南公司所使用的无人机已经上升到第五代,并且正在联合开展第六代研究。
随着无人机的不断发展,专业队伍不断壮大,华南公司推行标准化无人机巡护,做到设备配备标准化、作业管理标准化和数据管理标准化。无人机机长每月必须航拍全线管道周围的地形地貌,看看是否出现环境异常,巡线小道、水保等管道附属设施是否完好。每月要对沿线所有高后果区航拍最新的视频与照片,并录入智能化管线系统。在极端天气后,要巡查地质灾害点是否发生山洪滑坡等地质灾害,管道是否裸露或受损害,悬索管道是否破裂。这些标准化管理措施进一步提升了无人机的作用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