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至19日,广西进入“龙舟水”最强降雨时段,桂林、柳州等地更是出现特大暴雨过程。面对严峻的汛情形势,国家管网集团广西公司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有底气”的行动力,在防汛一线筑牢坚强战斗“堡垒”。
入汛以来,国家管网广西公司党委从完善制度和机制入手,相继印发了《广西公司2024年防汛工作方案》和《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与演练》,从织机构、风险管控、巡防巡查、物资储备等夯实责任链条。
图为南宁抢修中心火速集结赴现场应急救援。王笛 摄
国家管网广西公司积极走访管道沿线地方气象、水利、河道等相关部门,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防汛举措“跑”在暴雨前面。
公司坚持滚动预报预警,针对往年防汛难度大、突发性和致灾性强的关键点,安排专职人员24小时巡查,确保防汛值班“无缝隙”。同时,采用“徒步+无人机”巡线方式,防范强降雨天气极易发生的滑坡、泥石流、山洪等次生灾害。
广西公司成立了43支站队级防汛抢险小组,强化南宁抢修中心、北海抢修队和柳州抢修队预置抢险力量,随时做好应急准备,为5200公里输油气大动脉安全度汛提供有力保障。
图为现场应急指挥。曹嘉城 摄
6月13日16时40分,24小时备战待命的管道保护电话铃声响起,广西LNG桂林支线管道突发山体滑坡。
广西公司桂林作业区“先遣队”立即赶往现场,核实群众举报信息、确定滑坡位置、修建临时排水沟,对该管段的管道埋深、穿越及通信光缆做好再排查工作。
与此同时,国家管网集团广西公司代表、党委书记赖少川奔赴现场,迅速调动资源,各级党员干部从南宁、柳州、南丹等地迅速集结,紧急搭建“应急指挥部”,经过2天1夜连续奋战,高效完成了现场三处水毁点的紧急处置。
汛期以来,广西公司生产监视与应急指挥中心员工24小时轮班,每2小时发布压力监控数据排查报告,让预报预警跑在前,为防汛赢得主动权。累计发布防汛抗灾监视提醒信息296条,信息报送电话128次,为现场地灾抢险指挥提供监视数据和应急信息保障。
赖少川介绍说,广西区域多为喀斯特地貌,水系发达,近期包括柳州、河池、梧州等多地迎来防汛大考,虽然本轮强降雨过程趋于结束,但是地质灾害具有滞后性,需继续加强防范。
图为生产监视与应急指挥中心通宵达旦。樊伟 摄
下一步,广西公司将扛起责任、狠抓落实,坚定端牢能源饭碗,坚决守住民生用能底线,全力以赴确保广西油气资源稳定供应、保障壮乡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