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国家能源局:推进“人工智能+” 融合应用 推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来源: 国家能源局
时间: 2025-11-05
字号: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也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人工智能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

能源行业正抢抓技术革命机遇,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作为能源领域“国家队”,国家管网集团在推进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开展一系列探索与实践,为破解人工智能落地难题提供了有益思路。

AI+能源:从“单向赋能”到“双向奔赴”

当前,能源革命与科技革命正在历史性交汇,数字经济与能源经济加速融合。能源体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已从过去的“单向赋能”,演进为“双向奔赴”。

一方面,AI发展离不开稳定的能源支撑。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已占全球总耗电量的1.5%~2%。有预测显示,未来AI行业能耗可能达到全球的3.5%。这意味着,AI发展的关键瓶颈,正从“芯片短缺”逐渐转向“电力保障”。

另一方面,AI也正在成为能源体系转型的关键赋能者。其强大的预测与运筹能力,恰恰能够破解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难题——风光等新能源发电波动大、传统能源系统协同效率低。

然而,这条融合之路并非一片坦途。

中国科学院院士鄂维南指出,当前AI落地应用的主要瓶颈,在于尚未完全攻克制造业核心场景中的高复杂度问题。这意味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成就”,还需要更深层次的融合。只有将AI技术与多学科知识方法有机结合,构建起适配产业实际的通用型基础设施,人工智能才能成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

那么,具体应如何推进?

国家管网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正通过AI助力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油气氢氨醇多元协同,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为实现化石能源的安全可靠替代提供关键支撑。”

据了解,国家管网集团正从三条路径推进AI与能源的深度融合——

精准预测。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预测油气管网、电网负荷变化,提升能源供需匹配精度,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扫清障碍;

智能调度。依托先进算法统筹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优化电力输送、氢氨醇储运及转化过程,降低运营成本与能量损耗;

数字运维。借助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关键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故障提前预警,全面提升基础设施运行可靠性与效率。

从“场景突破”到“体系重构”:AI驱动能源基础设施升级

释放人工智能的真正价值,关键在于推动技术与场景的深度融合。这不仅要夯实底层框架、数据、算法与系统能力,更需打破科研与产业的壁垒,构建以“平台科研”为载体的协同机制——让一线需求直接驱动技术攻关,让真实场景成为创新源头。

正如鄂维南院士所言,中国在数据规模、人才储备与应用场景复杂性方面具备独特优势。这恰恰构成了一条清晰的创新路径:以高价值、高挑战性的实际场景为牵引,倒逼底层技术突破,进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之路。

将战略认知转化为实践,需要具体的突破口。

国家管网集团从超过3800个核心业务环节中,系统筛选出约300个“AI替代、AI+、+AI”类高价值场景作为优先突破点,聚焦于长输管道调控、设备监测预警、全国资源优化配置等领域,并将目标明确锚定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保障安全等可衡量的实际价值上。

实践成果正在不断涌现——

在智能调控场景中,通过引入仿真优化技术,部分管线生产计划的生成时间从4小时大幅缩短至分钟级,调度响应速度实现质的飞跃;

全国天然气管网供销运预测场景已投入实际应用,为市场分析与保供决策提供关键数据支撑,并入选央企AI高价值场景应用成果……

然而,场景应用的背后,离不开底层能力的系统性支撑。

国家管网集团正聚焦算力、数据、模型等核心要素,构建四大基础平台——算力平台、大模型平台、智能体平台与知识平台。在技术选型上优先采用国产化技术栈,并同步部署试用DeepSeek、Qwen等开源模型及国内闭源模型,为智能体开发提供多元化的算力与算法支持。

“我们致力于将人工智能转化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软联通’和‘硬支撑’,”国家管网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基于管网大模型构建的智能决策体系,已能实时感知管网状态、精准研判运行风险。以天然气输销预测为例,该模型对下载量和输销总量的预测准确率已分别稳定在97%和96%左右,为“全国一张网”的科学调度与资源统筹提供了有力支撑。

迈向智能经济:重新定义能源企业的未来

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具,它更是重塑企业形态、驱动产业范式迁移的核心催化剂。在智能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正前移至“利用AI加速研发并快速工程化”的能力。

鄂维南院士强调,必须建立开放创新的生态,通过联合攻关将产业前沿的挑战转化为底层技术创新的源泉,从而持续构筑竞争壁垒。

对于能源企业而言,这是一场从“经验驱动”到“数智驱动”的深层变革。

国家管网集团正一体推进“制程、IT、数据、大模型”的全面融合,让AI穿透全业务场景。其目标是:以数智化、低碳化为支撑,统筹油气管网与电网等基础设施,融合可再生能源、多元储能与智能调度,打造以新型能源“质能网”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

更进一步的是,通过整合能源网络、算力网络与量子通信网络,企业将实现从传统能源基础设施运营商向新型能源基础设施服务商的战略转型。这不仅是服务模式的升级,更是为AI变革提供更强大的物理支撑,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开辟第二增长曲线注入持续动能。

“我们将以AI为纽带,”国家管网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不仅要回答好‘新型能源体系怎么建’的技术命题,更要解答好‘能源企业如何适应智能时代’的组织命题,为行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