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华社:广西LNG外输管道复线(百色-文山)工程进度已过半
来源: 新华社
时间: 2025-11-10
字号:

近日,在“广西LNG外输管道复线(百色-文山)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建设腹地,宽阔的作业带上,几台挖掘机正在施工,巨大的沟槽逐渐成型,两侧整齐地堆放着防护用的材料和即将铺设的管道。自2024年8月开工建设以来,这项工程综合进度已超50%,焊接里程突破263公里,预计2026年全面建成具备投产条件,届时,将全面实现“桂气入滇”。

该工程起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百色首站,止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砚山末站,全长346.8公里,设计压力10兆帕,设计年输量10亿立方米,云南省境内设站场3座、阀室9座,是提升云南资源引进能力,优化完善区域油气管网布局,促进革命老区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项目。

这条在滇桂峻岭间“穿针引线”的能源动脉,其建设是一场与复杂地形的正面较量:沿线河流大中型穿越3处,山岭隧道7处,穿越铁路、高速公路等30多条。面对挑战,工程采用多种先进技术和智能管理系统等,如“橇装化、模块化、装配化”技术,自动焊工艺等,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广西LNG外输管道复线(百色-文山)工程施工现场 (资料图)。

工程的高效推进,离不开坚强的组织保障。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集团云南公司”)文山作业区党总支将党建深度融入项目建设全过程:成立党员攻关小组,破解绿色能源发展难题;构建“三级联动”攻坚机制,解决征地协调、施工推进等27项“卡脖子”问题。

在全力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生态保护理念贯穿始终。该工程通过优化路由设计,累计绕避生态敏感区11处,并针对水土流失问题创新采用生态袋截水墙技术。在陡坡和河道穿越段,该工程实施“一地一策”治理方案,通过新增浆砌石水渠、扩大乡土植被恢复面积等措施,累计修复植被1200余亩,实现了工程建设与生态治理的和谐统一。

“一条管道,改变一城。蓝色火焰,点亮文山新生活。”作为西南地区天然气保供的关键通道,该工程创新引入广西LNG富余资源,与中缅油气管道形成“双气源保障”。工程建成后,将实现海外LNG资源首次通过管道输送进入云南,每年可为滇东南地区输送10亿立方米天然气。

11月5日至8日,国家管网集团云南公司以“桂气入滇、绿脉通途”为主题,开展“看管网、进站场、亮品牌”媒体走基层活动。多家媒体将镜头聚焦工程建设腹地,一线直击这条能源新动脉的火热建设场景。(余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