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郑州输气分公司向河南省日输气量突破3000万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入冬以来,天气较往年寒冷许多。尽管受到疫情影响,河南地区用气量较往年依然有较大提升。为确保冬季供气安全平稳,西气东输郑州输气分公司制定了详细的冬季保供方案,从加强输气站场安全运行、长输管道安全管理等方面入手,加密巡检频次,强化预防预控手段,细致开展设备设施冬防保温、隐患排查和联合巡检等工作,确保输气生产安全平稳运行。据悉,针对河南地区冬季用气量激增问题,西气东输郑州输气分公司超前谋划部署、立即行动落实,在国家管网集团全面接管运营后,积极践行国家管网“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要、服务行业发展”企业宗旨,主动走进市场、走近客户,充分发挥自身在“X+1+X”油气市场体系中“1”的桥梁作用,在协调原托运商中石油提升供气量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中石化、中海油、新疆庆华煤制气、山西压缩机集团天然气、河北昆仑天然气等多家托运商天然气入豫,初步形成河南地区天然气多气源供应格局,为今冬明春河南地区用气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有效应对寒潮天气,确保设备设施安全运行、输气平稳可靠,西气东输郑州输气分公司通过提升部分用户分输压力、配置便携式感应电加热毯等方式应对可能发生的天然气管道调压设备冰堵事件;全面实施生产作业升级管理,严格执行作业方案升级审批和作业票升级签发,确保施工、作业安全受控;开展阀室气液联动阀误关断和客户供气中断等突发事件实战应急演练,切实提升分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
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车辉 杨信群,是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苏浙沪输气分公司志愿者服务队的骨干成员,也是分公司“爱要有你”微信群的群主。群里的故事大都围绕关爱四川大凉山地区的贫困儿童,“群主”杨信群每日都要在群里和爱心小组成员们交流2000公里以外的大凉山定点帮扶对象“小拉檬”和5个孩子的家庭近况以及学习情况。2018年1月,杨信群看到《心系大凉山——习近平总书记大凉山扶贫纪实》新闻报道,激发了她追随总书记扶贫帮困脚步的想法。春节假期,杨信群专程前往大凉山了解实情、扶危济困。在泸定桥,她结识了一对带着婴儿在路口摆摊卖药材的老夫妻,询问中得知他们是婴儿小拉檬的爷爷奶奶,拉檬的父亲智力存在障碍,母亲离家出走,老夫妻俩只能带着小拉檬出来摆摊卖药材维持生计,杨信群当天买下了他们全部的货品,相互交换了联系方式。在前往大凉山悬崖村的路上,杨信群认识了5个捡牛粪的小朋友,交谈得知他们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5个兄弟姐妹在家相互照顾,相依为命,家中的房屋残破不堪,生活一贫如洗,杨信群又将随身携带的零食全部分发给了他们并且留下了联系方式。从大凉山回来后,杨信群在分公司志愿者微信群中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引发了志愿队同事的共鸣。在西气东输公司团委的指导下,以杨信群组织公司内部爱心人士组成了志愿小组,对小拉檬和5个孩子开展“爱要有你,心系大凉山”结对爱心帮扶。三年来,杨信群的“爱要有你,心系大凉山”项目在公司内部形成了志愿品牌,与所在分公司的主题党团日、学雷锋日等活动紧密结合,累计组织募捐活动超14次,募集各类物资超110余件,筹集善款超10000元,并积极联合江苏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工会,将募集的物资分批采用捐助专线免费寄送至大凉山。小拉檬摆脱了荞麦糊糊,喝上了奶粉;孩子们也穿上新衣新鞋,背上新书包,家里安装上了照明灯具和无线网络,用上了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2020年初,杨信群与大凉山当地主管部门积极协调沟通,为小拉檬父亲办理了智力伤残证明,后期又协助小拉檬一家申请了农村低保和彝家新寨住房补助,目前小拉檬一家已经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新房落成的当天,因工作原因未能成行参加乔迁喜宴的杨信群,不停地在微信群中转发小拉檬爷爷发来的视频和感谢话语,感动万分的她在开心之余又在群里开始和大家讨论该给小拉檬家里捐助哪些家用电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5个孩子没法正常上学,杨信群发动志愿小组每天安排专人与孩子们视频交流,辅导学习、检查作业。结合每个孩子性格及学习成绩等特点,为他们量身制定学习提升计划,并建立了有效的奖励机制。杨信群还给正在上学校的孩子们定了一个约定,只要他们能够顺利考入当地最好的中学,就带他们到南京来,逛逛夫子庙、吃吃鸭血粉丝汤...杨信群的故事是国家管网员工爱心奉献社会的一个缩影。在管道延伸覆盖的同时,不断将爱心帮扶和志愿服务覆盖到沿线的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家中。累计开展了“情系大凉山爱心帮扶”“赴新疆喀什爱心助教”“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公益课程配送”“这个冬天不再寒冷”等一百二十余项专题志愿服务活动,为六万两千三百一十位老人送去慰问和祝福,累计资助帮扶留守儿童三千五百六十人次,给超过三千个贫困家庭带去温暖和希望。
新华网贵阳1月12日电 近日,受冷空气影响,贵州气温持续破“零”,最低时达-7℃。在此天气下,凝冻情况较为严重,管道面临冰堵、设备设施失效等风险。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贵阳输油气分公司积极采取措施,严防设备凝冻,全力做好管道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城市天然气供求平稳。贵阳输油气分公司都匀作业区云雾保护站员工开展雪后巡线,确保管道安全。新华网发(莫文钊 摄)贵阳输油气分公司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优势,大力实施区域化改革,投用智能巡检管理系统,建立完善规范化、高效化、标准化的区域化巡检模式。同时,强化应急管控,建设应急值班、指挥平台,实现各作业区视频监视和工艺报警信息、阀室视频监视和监测参数等信息实时检测和采集,增强采集应急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冬供以来(2020年11月1日至2021年1月8日),贵阳输油气分公司累计向贵州地区分输天然气3.49亿方,日均分输量达349万方,单日供气峰值达635万方。(田玉 张驰)
新华网广州1月12日电(记者李雄鹰)记者12日从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广东输气分公司获悉,自2020年入冬以来,深圳LNG外输管道已累计输送天然气10亿立方米,约74.1万吨LNG,有效保障了珠三角和香港地区天然气供应,同时缓解了全国今冬天然气需求压力。
深圳LNG项目借力国家互联互通协调机制,以目标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攻坚克难、多措并举推进项目建设,多手段确保工程顺利建成投产。管道线路途经深圳、惠州、东莞等经济发达地区,与在役高压油气管道交叉98处、穿越公路129次、河流穿越41处。
目前,深圳LNG外输管道每日约2800万立方米输气量,在助推国家“南气北上”能源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民网长沙1月7日电 新年伊始,湖南开启“速冻”模式,多地出现雨雪天气。面对恶劣的天气情况,国家管网西气东输长沙输气分公司多措并举切实保障冬供期间管道安全平稳运行。7日,长沙输气分公司向湖南省日输气1434万方,输气量创历年新高。面对严寒天气,长沙输气分公司多措并举、严防死守、精准施策,时刻关注管网运行参数,提前采取防控措施,通过21家下游城市燃气用户向湖南省输送天然气,力保湖南人民迎寒渡冬。寒潮到来前,长沙输气分公司积极开展冬防保温工作,预先组织对场站电加热器、水套炉、电伴热带等加热设备开展专项排查,确保加热设备可靠运行;加强阀门维护保养,完成了阀门排污、齿轮箱进水等情况排查,有效防止冻胀风险;针对冬季日分输量大,峰值不能满足需求的用户,及时调整工艺流程,采用双路分输,保障用户需求;开展常态化应急演练,确保遇到紧急情况员工能迅速反应、有效处置。面对冬季沟渠鱼塘清淤、道路施工等第三方施工暴增的态势,长沙输气分公司也制定了冬季保供管道保卫战专项方案,从加强信息收集、做好预防预控、加强线路巡护、加强过程监督、强化政企联防五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加强管道巡护频次,严格第三方施工过程管控,发动沿线各地政府、能源、公安、安监、国土、规划等部门参与管道保护,强化政企、警企联防协同机制,提升信息收集及时性和准确性。联合株洲发改委召开联席会议,严格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据了解,为加快构建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X+1+X”油气市场体系,长沙输气分公司迅速响应,成立客户服务组,加快上下游业务衔接;多次召开客户业务对接会,先后为中海油、中石化等5家托运商协调托运事宜。目前在中石油原有托运的基础上,每日新增中石化、中海油等托运商托运天然气122万立方米。据统计,2020年,长沙输气分公司已向湖南省供气31.99亿立方米。(王璐)
工人日报客户端1月7日电 记者1月7日从国家管网华南公司获悉, 2020年,国家管网华南公司紧跟成品油市场恢复步伐,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千方百计消除管输瓶颈,管输量持续走高。公司全年完成管输量2336万吨,同比增加3.3%,超年度计划5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四季度输油623万吨,同比增长12%,超额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针对西南成品油市场需求日益增大,西南成品油管道已满负荷运行的实际,国家管网华南公司把西南成品油管道增输改造作为公司2020年的“一号工程”,持续实施增输换泵改造等一系列挖潜增效项目,先后完成了茂名、北海、南宁、黎塘等输油站增输改造项目,将西南成品油管道南线、北线的年输油能力分别提升了50万吨、200万吨,稳步提高输油量,为“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目前,华南公司正进一步推进“双千万吨”增输工程,着力改造茂名-河池段、曲靖-贵阳段、北海-南宁-百色段管道,新建茂名西站、南宁西站和钦州站等三个输油站,提前改造贵港站、玉林站、百色站等三个输油站。工程投用后,西南成品油管道北线茂名首站以及南线北海站出站输油能力均可达1000万吨/年,实现南线、北线输送能力“双千万吨”,有效满足沿线市场需求,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国家管网华南公司输油管道覆盖广东、广西、贵州、云南、重庆等5省(区、市),总长度达6103公里,是我国目前最长的成品油管道。(记者叶小钟 实习生陈婧 通讯员钟吉森 许刚 蒋婷)
近日,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苏北输气分公司获悉,2020年西气东输向苏北地区供气约62.18亿立方米。自2006年西气东输苏北地区天然气管道投产以来,14年间西气东输已累计向苏北地区供气超365亿立方米,促进天然气利用由民用、公共服务、电厂向制造业、化工、交通(公交、出租车)等多个领域的拓展,推动苏北地区天然气资源利用和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助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与发展。目前,西气东输苏北输气分公司管理运营着江苏省长江以北893公里天然气管道,为苏北地区7个地级市、42家下游用户提供天然气管输服务。随着青宁管线的接管运营,西气东输苏北输气分公司将构建形成“三干五支”供气网络,为苏北地区打造碧水蓝天工程、创新绿色发展,源源不断输送“福气”。位于南通市的江苏华电通州热电有限公司以“西气”为燃料,在满足市场电力需求的同时,从汽轮器中抽出部分蒸汽对外供热,实现对燃料热电能的阶梯利用和综合利用,极大满足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家热用户日益增长的热负荷需求。目前,西气东输每天向江苏华电通州热电供气约103万立方米,累计供气近13.1亿立方米。自西向东、由北向南,由19座分输站场、1座压气站场、37座截断阀室和天然气管道组成的893公里西气东输苏北输气管网,将苏北地区7个地级市、34个县区的能源需求紧密连接在一起,让不可能的清洁能源天堑变为通途。2020年,广汇启东LNG天然气管道并网进气,年最大供气能力达40亿立方米,为苏北地区冬季供暖再添“底气”。到2023年,随着中俄东线南段建成投产,届时西气东输苏北输气分公司“四干五支”的供气管网将大幅提升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天然气保供能力,对推动苏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助力长江经济带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崔莲娜)
本报北京1月6日电 (记者张锐)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河北永清—上海)(以下简称中俄东线南段)全面开工暨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启动会今天以视频连线方式在北京、江苏两地同时举行。竞赛由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从2021年1月开始,至2025年6月结束,贯穿中俄东线南段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俄东线南段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首个围绕重大工程项目开展的竞赛。竞赛将重点赛安全环保、赛工程质量、赛创新创效、赛计划进度、赛阳光工程,通过竞赛致力于提升质量管控、安全环境、数字化应用和进度控制管理水平,培养作风优良、有竞争力的专业工程建设队伍,选树政治素质好、技术本领高、创新能力强的先进典型。据介绍,中俄东线南段管道所经地区人口稠密,水网交织,建设面临很大挑战。主办方以此次劳动和技能竞赛为契机,坚持“环保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以人为本”,调动广大建设者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助力中俄东线南段工程高质量建成。作为构建我国四大能源通道的战略工程,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按照北、中、南三段分段分期建设。2018年4月,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与相关单位联合开展“建功中俄能源通道 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劳动和技能竞赛,极大激发了参建人员劳动热情,工程建设全面提质提速,北段(黑河—长岭)、中段(长岭—永清)已先后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进气投产。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记者刘羊旸)记者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永清-上海)江苏段线路第七标段6日正式开工,标志着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南段沿线各省线路工程全部进入建设阶段。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南段自北向南途经河北、山东、江苏、上海,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届时,俄气将直通上海,实现“北气南下”,投产后日输气量超过5000万立方米,比现有输送能力提升近三倍。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在我国境内途经9个省区市,境内段新建管道3371公里,利用已建管道1740公里,按照北、中、南三段分期建设。北段(黑河-长岭)、中段(长岭-永清)已投产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