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2.01
人民日报:西气东输年输气量首超千亿立方米(新数据 新看点)

本报北京1月8日电 (记者冉永平)记者日前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西气东输管道系统2021年累计输送天然气超过1000亿立方米,这是此管道系统年输气量首次超过千亿立方米。西气东输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也是国家管网集团运营管理的“全国一张网”骨干天然气管道。目前,我国干线天然气管网的一次入网量为每年190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管道系统输量占总量的50%以上。西气东输管道自投产以来,累计输送天然气超7000亿立方米,惠及我国西部、长三角、珠三角、华中等地区的400多个城市、3000余家大中型企业和近5亿人口。据测算,7000亿立方米天然气折合替代标煤9.32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24亿吨、粉尘5.08亿吨。

07
2022.01
深圳商报:广东省深圳市LNG项目1号储罐超大基坑底板完成浇筑,投产后向大湾区年供...

近日,历经96个小时奋战,位于大鹏的国家管网集团深圳液化天然气应急调峰站项目(简称“深圳LNG项目”)1号储罐超大基坑底板完成浇筑,标志该项目进入地面设施建设阶段,为该项目2024年9月30日具备投产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深圳LNG项目是国家能源局、广东省、深圳市重大项目,占地面积26公顷,设计周转能力300万吨/年,远期扩建至600万吨/年。作为全国天然气“一张网”和“南气北送”互联互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设将实现西二线陆上管道气和进口液化天然气资源互补,保障粤、港、深天然气供应和应急调峰需求;对加快形成“全国一张网”格局、加大管道输送能力、最大限度发挥天然气调峰水平、提高全国天然气资源的灵活调配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据介绍,深圳LNG项目储罐基坑支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也就是储罐部分在地下,部分在地面上。由于坚固的基坑内周壁围护结构,使储罐的抗震性和安全性大幅提升,受力性能也较地上储罐更具优势。该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天然气42亿立方米。国家管网集团深圳液化天然气项目经理部总经理王宁表示,目前该项目已与盐田港海上国际LNG加注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而该项目也是距离该中心距离最近的LNG项目,直线距离仅为10.8公里。

31
2021.12
浙江新闻客户端:国家管网西气东输浙江输气分公司2021年累计输气突破60亿方

截至12月30日17时,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浙江输气分公司2021年累计输气突破60亿方,同比增长约48%。其中,向浙江省供气量达50亿方,同比增长70%,较去年同期翻一番;向省内15家电厂用户供气达23亿方,占全省电厂供气量的46%,天然气管输市场份额占浙江省32%,较去年上升5个百分点。作为长三角地区天然气保供的主力军,西气东输浙江输气分公司承担着向浙江、上海的保供任务,自成立以来,平均每年向浙江省供气达23亿方。2021年,随着浙江省内“双碳”能源工作的启动和“煤改气”工作的持续推进,为满足浙江天然气电力市场用气需求,省内电网供气模式由原来的“以电定气”变为“以气定电”。分公司发挥天然气管网运营优势,加大为各类气源和省内电厂用户的代输服务力度。3月初,与辖区内向电厂供气的托运商进行积极对接,帮助分析天然气发电供气需求,向能源局提供分输能力的适应性建议,促成15家燃机电厂与分公司的托运商签订直供合同。另外,分公司在靠实原有托运商资源量的基础上,拓展新托运商资源,力争上游资源多元化,于12月初促成河北新奥能源有限公司与公司签订管输托运服务合同,并与12月25日开始正式托运。一年来,分公司经受住了“汛期”、“台风”、“冬夏保供”“抗击疫情”等多重考验。承接上游资源,对接下游市场,掌握天然气供应全链条信息,分公司员工放弃休假,坚守岗位,积极协调各方,优化各场站的下载量,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加强了设备日常运维频次和关键设备运行参数的监控,及时处置各类突发应急情况,全力保障管道输气安全平稳。在拓宽浙江市场“新格局”、打造精益服务“新名片”、勇创日分输量“新高度”、力争干事创业“新作为”、迎接能源供应“新挑战”,用责任、担当和奉献坚守住分公司每一特殊时期的安全防线,用奉献和担当的责任精神,全力为保障浙江、上海地区的平稳供气。(通讯员 陈力 应文娟)

31
2021.12
人民日报海外版  :西气东输年输气量首超千亿立方米

图为12月28日,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气东输定远站内,工作人员对供气用电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宋卫星摄(人民视觉)

本报北京12月28日电(记者冉永平)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西气东输管道系统今年已累计输送天然气突破1000亿立方米,这是此管道系统年输气量首次破千亿方。

西气东输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也是国家管网集团运营管理的“全国一张网”骨干天然气管道。目前,国内干线天然气管网的一次入网量为每年190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管道系统输量占总量的50%以上。西气东输管道自投产以来,已累计输送天然气超7000亿立方米,惠及中国西部、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及中原地区的400多个城市、3000余家大中型企业和近5亿人口。据测算,7000亿立方米天然气折合替代标煤9.32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24亿吨、粉尘5.08亿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12月29日第 03 版)

 


 

 

28
2021.12
人民网:惠及我国近5亿人口 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气量首次突破千亿立方米

人民网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杜燕飞)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截至今日,西气东输管道系统今年累计输送天然气突破1000亿立方米,这是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气量首次突破千亿立方米,标志着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速。西气东输管道员工对输气管道进行检查。受访者供图国家管网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干线天然气管网的一次入网量为每年190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管道系统输量占其中50%以上,今年累计输送的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占我国全年表观消费量的27%,对于带动我国国产气资源的开发、进口气入网量的增加和下游清洁能源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瑞金站。受访者供图目前,西气东输管道系统累计输送天然气7000亿立方米,供气范围覆盖了我国西部、长三角、珠三角和华中等地区的400多座城市、3000余家大中型企业,惠及近5亿人口。西气东输管道中卫压气站。受访者供图“据测算,7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以折合替代标煤9.32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24亿吨、粉尘5.08亿吨,相当于种植31.79亿公顷、约3.32个我国国土面积的阔叶林,促进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由2003年的2.4%左右提高至目前的8.4%。”该负责人表示。首台套国产化压缩机组应用于西气东输二线。受访者供图据了解,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也是“全国一张网”骨干天然气管道,由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和三线3条主干线及其配套的联络线组成,总长度超过20000千米,承担着全国主干管网50%以上的天然气输送任务。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建设现场。受访者供图2021年,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吉安)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与前期建成投产的西气东输三线西段及东段联通后,将进一步提升西气东输管道系统的天然气供应能力,推动形成“十四五”天然气“四大战略通道五纵五横”的干线管网新格局。

28
2021.12
新华社客户端:西气东输年输气量首次突破千亿立方米

记者28日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西气东输管道系统今年已累计输送天然气超1000亿立方米,这是西气东输年输气量首次突破千亿立方米。自投产以来,西气东输已累计输送天然气超7000亿立方米,折合替代标煤9.32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24亿吨,惠及近5亿人口。(记者 戴小河)

28
2021.12
央视新闻:从“追赶者”到“领跑者”!西气东输年输气量今天首破1000亿立方米

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气量今天(28日)突破1000亿立方米,这标志着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速。西气东输年输气量今天首破千亿方宁夏中卫,这里是亚洲最大的天然气枢纽站场,西气东输工程所有主干管道和部分联络线交汇于此。今天,随着这里的年输气量达到60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整个管道系统年输气量累计突破1000亿立方米。国家管网集团战略与执行部总经理赵忠勋:1000亿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的27%。我国天然气干线的一次入网量为190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占50%以上,对于拉动上游气田开发、下游天然气利用供应等各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西气东输管道系统由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和三线3条主干线及其配套的联络线组成,总长度超过20000千米,承担着全国主干管网50%以上的天然气输送任务。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代表张文新:为了保证冬季保供期间平稳输气,西气东输通过优化管输方案等措施,每天的日输气量约3亿立方米。从2004年西气东输一线投产至今,累计输气量超过7000亿立方米,满足了我国广大地区快速增长的用能需求。目前,西气东输管道系统的供气范围覆盖了我国西部、长三角、珠三角和华中等地区的400多座城市、3000余家大中型企业,惠及近5亿人口。西气东输:我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截至今天,国家累计投入4000多亿、经过20年持续建设完善的西气东输工程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管道系统之一。一起回顾这一世纪工程的发展历史:2000年2月,国家开始启动“西气东输”工程,将其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2002年7月4日,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2004年12月30日,西气东输一线全线商业运营。西气东输一线是以新疆塔里木气田为主供气源,以长三角地区为主要目标市场。随着下游市场对天然气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西气东输于2005年3月启动增输工程,提升输气能力超过40%;2007年,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正式启动,2011年投入运营,将来自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天然气输送至我国中部、南部和珠三角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西气东输管道建设进一步提速。2012年,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启动建设,并全面实现工程技术自主化和技术装备国产化,建成后与原有的一线、二线相连接,实现了由管道输气向管网输气的跨越式发展。今年,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启动建设。西气东输管道系统的年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我国形成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联通海外的天然气“全国一张网”新格局。西气东输:中国制造升级的助推器关键设备国产化是工业自立与民族自强的必由之路。无论是在轰轰烈烈的建设期,还是投产运营的十几年间,西气东输工程推动我国管道建设技术一举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跨越。在宁夏中卫,西气东输工程的所有主线管道和重要联络线都在这里汇集,这里生动地展示了我国天然气管线建设技术的发展历史。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中卫压气站站长姚东:在我们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启动的时候,这种X70钢管主要是管材依赖进口,而西线工程可以说实现了我国管材的突破,实现了我国管线用钢与国际接轨。在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投产的时候,我国已经可以完全自主制造这种X80钢管。相较采用X70钢管,使西二线工程整个钢材用量节省了将近42万吨,大大降低了工程的投资控制压力。这种高达6米、重达100吨的大家伙叫做“压缩机”,被称为天然气管道的“心脏”,能使管道内的天然气保持一定压力输送到下游。在西气东输一线,所有压缩机和相关备件都是从国外进口。2011年,我国实现了管道压缩机组国产化“零”的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维和:如果说西气东输一线我们开始起步,二线、三线开始我们走到世界第一方阵,如果是从(中俄)东线开始建设的话,我们可以说走到世界的前列了。整个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累计取得管道设计建造、储气库建设运行、天然气计量和长输管道关键设备国产化等12个方面的系统技术创新,获得专利138项,形成标准规范70余项,促进了机械、冶金、建材、化工等诸多行业装备制造的国产化进程和技术进步。西气东输:促进沿线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发展,西气东输管道系统覆盖了除西藏以外全国30个省区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低碳、清洁、高效的天然气不仅改善了百姓的生活、带来绿水蓝天,更促进了沿线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江苏宜兴的这家彩陶厂,车间里正在生产各种精美的彩陶产品,而在一旁的陈列室,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厂里生产的都是些又笨又重的大家伙。江苏省宜兴彩陶工艺厂董事长葛伯初:花盆、水缸、泡菜坛这些大件,当时这些产品比较笨重而且容易损坏,卖不上价格,销路也是越来越差。所以当时我们一定要做新的产品,不然工厂是没有出路的。可是转型做精细彩陶对釉色、造型等各方面要求高,以前烧煤、烧油的窑炉不稳定,保证不了质量更保证不了产量。2004年,西气东输一线的天然气进入江苏,全省实施“气化江苏”工程,天然气利用从民用、公共服务拓展到工业、电厂、交通等领域。很多工业企业以西气东输为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使老企业焕发了新活力。葛伯初的彩陶厂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天然气供气稳定、温度控制精准,生产出的彩陶品质大大提升。江苏省宜兴彩陶工艺厂董事长 葛伯初:我们以前的产品,釉色很单一,而且不够明亮;再看今天我们的产品,五颜六色,颜色非常丰富。自2004年西气东输一线投产运营以来,江苏省天然气消费量增长了150多倍,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由2010年的3.5%提高到目前的11.3%,拉动了陶瓷、纺织、冶金等诸多行业产品质量的提升和转型升级。不仅是江苏,在广东佛山,近几年大力推行工业企业“煤改气”,每立方米的“工业污染物”二氧化硫从2013年的32微克下降到2020年的7微克,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1%。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局副局长刘炯:企业用能结构的转变,有利于倒逼企业对节能环保技术生产工艺的改进,整体上会提升我们佛山产业结构。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维和:(西气东输)改变了我们城市和工业的燃料结构,对城市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建材工业、陶瓷工业的工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27
2021.12
中国能源网:防疫保供!国家管网西气东输为西安打“气”

近日,陕西省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国家管网西气东输甘陕输气分公司各站队所在区域又普遍降温、降雪。面对用气需求增长和疫情防控任务相叠加的实际,承担着天然气输送重任的西气东输甘陕输气分公司与时间赛跑,周密部署,坚决扛起央企责任,全力做到“抗疫”“保供”两手抓、两不误。下沉一线,并肩作战甘陕输气分公司党委委员划片承包,下沉一线,与基层作业区共同做好防疫保供。分公司党委班子成员分别到高陵作业区、延川作业区和潼关作业区,与站队员工一起并肩作战。来到站队,各党委委员和员工严格落实驻站防疫要求,积极参加驻地核酸检测,确保全员应做尽做。各党委委员与站队员工共同探讨疫情防控和寒潮天气叠加情况下的冬季保供工作,共同召开早班会,开展外电线路巡查、管道线路巡护,精密组织场站联合巡检,共同排查设备设施隐患,对冬防保温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重点检查、确认,模拟开展疫情突发情况下的桌面应急演练,提高全员应急处置水平,做到有备无患;通过与站队员工的谈心谈话,了解并探讨生产运行中的难点问题,检验安全生产队伍“三湾改编”全员轮训成效,抽查员工“四懂、三会、五知道”专业履职情况,精准指导冬季保供工作。下沉一线战疫、保供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工作人员在保供一线冒雪工作在疫情影响下,为确保国家管网集团“冬夏一体化保供”应急管理要落到实处,甘陕分公司各维修队枕戈待旦,24小时保持热备。“一声号令,立即到位!我们24小时备战、待命!”从距离西安最近的高陵维修队队长的坚定语气中,能够真切的感受到西气东输维抢修铁军全力以赴保冬供的决心和信心。为确保防疫期间的冬季保供工作任务不受阻,维修队全员核酸检测定期、及时开展核酸检测。同时,维修队制定专项练兵方案,进一步明确岗位练兵内容,有针对性地细化疫情影响下的各项应急措施,开展全员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专项技能水平。开展应急物资盘点,加强对应急物资集装箱、应急救援设备等的检查维护,做好性能检验和质量检测,确保应急物资品种和数量符合标准化要求,发电机、动力站等设备油料加满,保证应急物资性能优良、随时调用。管道巡查,“疫”路通行12月23日零时,西安市宣布各小区、村实行封闭式管理。面对封闭管理期间可能出现的管道线路第三方施工损伤、水毁破坏,以及阀室设备故障等安全隐患无法及时发现、处置的状况,高陵作业区积极协调地方发改委及能源主管部门,为线路巡护人员及维修队员工出具通行证明,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管道和设备安全巡检路线的畅通无阻。冒雪巡检线路针对防疫期间的交通管控实际,为保证管道安全运行,作为一名老线路管理员,屈昌立对他管辖的线路早已驾轻就熟,每天先乘车至能到达的最偏僻地方,再电话联系巡线员碰头,然后到管道线路上徒步巡线,结束任务后再原路返回。这几天,他每天都要徒步巡护10多公里。“虽然很辛苦,但这样能够巡查到线路的所有角落,确保管道安全运行,在这个时候守护好千家万户的温暖,感觉很值得!”屈昌立拍打着橙色工装上的尘土,欣慰地说。看着他远去的背影,闪动着的“温暖橙”就像一簇烛火,让人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冬日里感受到阵阵暖意。西气东输甘陕输气分公司以“管网铁军、舍我其谁,保供有我、使命必达!”冬季保供誓言为冲锋号,抓牢疫情防控、抓实冬季保供,从12月19日到25日,已向西安输送天然气4000万方,用实际行动守护万家灯火,温暖一座城!(通讯员 王刚)

27
2021.12
新华社客户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段永清联络压气站全力保障京津冀天然气供给

↑这是永清联络压气站的工人在厂区内巡检(12月23日无人机拍摄)。近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段永清联络压气站为保障京津冀地区冬季供气安全,不断加强站内设备和管道巡检力度。据介绍,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段起自吉林长岭,止于河北永清,新建管道线路总长1110公里,于2020年12月3日正式投产,目前该联络压气站日供气可达5000万立方。(记者杨世尧 摄)↑这是永清联络压气站的工人在厂区内巡检(12月23日无人机拍摄)。↑这是永清联络压气站的工人在厂区内巡检(12月23日无人机拍摄)。↑这是永清联络压气站的工人在厂区内巡检(12月23日摄)。

27
2021.12
湖北日报:西气东输 向湖北日供气量突破2400万方

为确保湖北人民温暖过冬,国家管网西气东输武汉输气分公司迅速行动,多举措全力做好保障。12月24日,该公司向湖北日供气量已突破2400万立方米,较降温前增长约400万立方米。公司表示,随着气温降低,输气量还将持续提升。作为湖北地区重要的天然气保供单位,该公司承担着我省70余个市县的民生用气输送任务。在进入冬季保供关键期之前,该公司就已经制定了完善的冬季保供方案,并进一步加强了线路、阀室、场站的日常巡检力度,组织开展了设备秋检、入冬维护、机组维保等工作,确保设备设施运行可靠;加强对湖北省内天然气主干网黄陂联络压气站、枣阳分输压气站、武穴分输压气站、十堰末站等天然气保供关键节点的运行管理,实时监控压力、温度、水漏点等关键参数信息,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全面保障冬季输气平稳运行;提前做好运行协调、备件储备、应急预防等工作,严格落实日指定分输计划执行,优先确保湖北省内民生供气。(记者彭一苇、通讯员姜飞)

首页 84 8586 87 88 末页
页数:86/10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