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出现多轮持续强降雨,加上台风“烟花”的影响,汛情一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国家管网西气东输合肥输气分公司闻汛而动,严阵以待,立足防大汛、防台风,时刻保持战斗姿态,全力以赴坚决打赢防汛安全攻坚战,确保天然气输送安全平稳。高度戒备,确保各项准备工作到位落实责任,确保应急处置到位。分公司严格落实汛期领导带班制度,重要岗位24小时值守。组织开展防汛演练,各级汛期值班不漏岗、不缺岗,维抢修人员24小时待命。定期检查,确保物资储备到位。进一步落实应急处置队伍、物资、装备的备用储备,提前配备了充足的防汛物资,并定期对防汛物资进行检查,做好防汛设备维护保养,确保完好备用。沟通走访,确保汛情信息到位。与各级地方水利局、防汛指挥办、气象局、大型水库管理单位等相关部门建立了联络机制,在汛前和汛中开展了沿线村委、乡镇的走访,确保汛情信息及时收集,做到汛情早预报、早准备、早处置。突出重点,确保汛期管道运行安全积极开展汛期排查,摸排输气站场、阀室周边区域环境,结合历史防汛信息,明确重点防汛部位,将重点部位设置GPS巡检点,并对排查存在的隐患进行紧急整治,提前将山区管道挡土墙进行了修复,清理排水沟内树枝、淤泥,保证排水通畅。 加强对站场和阀室的巡检,对风险重点部位提前设置阻水围堰,实时监视阀室及周边水位情况。7月16日晚间,安徽蚌埠、淮南区域突降暴雨,严重超出预期,因阀室周边排水不畅,西一线121阀室进水被淹,合肥输气分公司迅速组织人力开展加筑拦水坝,抽排水,及时排除了风险,保证了阀室正常运行。积极开展雨后风险排查,在道路泥泞的路段,徒步踏线排查,对淮河、茨淮新河、西淝河等防汛重点地段进行现场实地勘查,检查现场水保情况,记录损毁程度并组织进行修复。7月23日,由于雨水冲刷造成合肥北站某管道附近水土流失、塌方并形成冲沟。合肥输气分公司第一时间行动起来,立即组织填装沙袋,对冲沟源头水流进行围挡,防止雨水再次冲刷管道附近土层,造成大面积塌方,用沙袋对管道附近塌方处进行覆盖,确保土层稳固。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28日凌晨1点前后,台风“烟花”进入滁州市。合肥输气分公司全面进入临战状态,迅速做出应急响应,加强部门协调,做好信息报送、提前预警、防范部署、应急联动等一系列工作,保障了台风期间、汛情期间的天然气安全平稳供应。 国家管网西气东输合肥输气分公司全体员工秉持国家管网集团“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要、服务行业发展”企业宗旨,坚守一线、履行职责,落实防台各项举措,筑牢防汛“安全堤”,确保汛期输气站场、管道线路、阀室安全运行,为天然气平稳输送至千家万户保驾护航。
大河网讯 7月24日,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油气调控中心发布一条指令“通过郑州输油气分公司向郑州油库紧急输送汽油19000方”,这次任务是国家管网专门为河南应急抢险打开的一条能源通道,原本并不在计划调度令范围之内。除了紧急向河南提供新的供油计划外,国家管网郑州输油气分公司还组织了专业抢险队伍,积极应对大雨给输油站场和输油管道带来的严峻考验。据了解,7月20日,郑州输油气分公司所辖兰郑长成品油管道郑州段遭受雨水冲击,多处管道水毁严重,郑州作业区受暴雨影响,输油站场积水严重,部分埋地电动消防阀井开始进水,给输油安全生产带来极大挑战。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郑州输油气分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队伍8支共500余名抢险人员,先后调集挖掘机20余台,调拨20余万个编织袋、15台发电机等抢险物资,全力以赴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及时控制险情,保障通往河南的能源通道。经过紧急抢修,目前成品油管道风险已得到控制,保障了正常油品供应及国家管网紧急下达的计划。
人民网郑州7月25日电(宋芳鑫)受郑州强降雨天气影响,西气东输一线管道出现多处裸露,随时有断管危险。郑州输气分公司紧急部署、迅速行动,全员进入“战时状态”,全力做好防汛抢险与天然气保供工作。
经过2天3夜的紧张抢险,7月23日7时45分,郑州输气分公司排查发现的8处大型水毁全面完成应急处置。7月19日至22日期间,西气东输累计为郑州地区供气超800万立方米,全力保障了天然气管道安全平稳运行,为抗洪救灾及复产复工提供不竭的能源动力。
贾河段排查管道光缆安全
“高压长输天然气干线管道暴露十分危险,如果持续强降雨,管道就极有可能被冲断,影响下游天然气平稳供应。”郑州输气分公司党委书记李树成说,对于郑州输气分公司来说,此次抢险不仅面临着道路垮塌、通讯中断等困难,还存在着部分风险点位进场困难、地形特殊大型机械无法进入等情况。
“下一步,分公司将继续组织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结合现场地形地貌制定永久性治理方案,并逐步开展水毁治理工作。”李树成说,各场站将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2小时汇报等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雨情发展趋势,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提前布控、现场值守,及时果断处置突发事件。
7月23日上午,国家管网海南省环岛天然气管网(以下简称海南环岛管网)东环线(文昌-琼海-三亚输气管道)进入运营阶段,与前期已投产运营的省内西部管网连接,实现了海南省天然气骨干管网由“C”字型向“O”字型升级转换。这是我国首个投运的环岛天然气管网,标志着海南省“五网”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气网”工程落地。此次投运的海南省环岛天然气管网东环线由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海南省管网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投产后与已建成的“C”字形管线闭合成环,结束了海南省东部沿海地区没有管输天然气供应的历史。海南环岛管网工程全长达875公里,年设计输气能力41亿立方米,覆盖海南省内15个市县,实现了海气、陆气、液化天然气等多气源进入同一张管网,为更多居民用户和工业用户提供用气保障。
新华社三亚7月23日电(记者陈子薇)记者23日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海南省环岛天然气管网东环线(文昌-琼海-三亚输气管道)正式进入运营阶段,开始向下游用户分输供气,标志着我国首个环岛天然气管网工程在海南投运,海南省“五网”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气网”工程落地。据介绍,此次投运的海南省环岛天然气管网东环线由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海南省管网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投产后与已建成的“C”字形管线闭合成环,结束了海南省东部沿海地区没有管输天然气供应的历史。据了解,此前已投运的海南环岛西部管网累计向海南省输送天然气超177亿立方米。国家管网集团海南环岛天然气管网项目负责人王斌表示:“新投运的管道干线全长289公里,年设计输气能力近15亿立方米,可替代标煤约1812万吨,能更好地满足下游用户,尤其工业用户的用气需求。”据悉,海南环岛管网工程全长达875公里,年设计输气能力41亿立方米,覆盖海南省内15个市县,实现了海气、陆气、液化天然气等多气源进入同一张管网,为更多居民用户和工业用户提供用气保障。
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7月23日上午10时18分,随着三亚站出站阀门的成功开启,正式向下游用户分输供气,国家管网海南省环岛天然气管网(以下简称海南环岛管网)东环线(文昌-琼海-三亚输气管道)进入运营阶段。这标志着我国首个环岛天然气管网全线投入运行,海南省“五网”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气网”工程落地。此次投运的海南环岛管网东环线全长289公里,年设计输气能力近15亿立方米。该项目由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海南省管网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投产后与已建成的“C”字型三亚南山-东方八所、东方-洋浦-海口和海口-文昌三条管线闭合成环。 “东西合璧”的海南环岛管网工程,全长达到875公里,年设计输气能力41亿立方米,覆盖省内15市县,实现了海气、陆气、液化天然气等多气源进入同一张管网,为更多居民用户、工业用户提供安全高效的用气保障,助力海南省生态核心区建设。据悉,海南岛山区面积大,河流分散,全岛自然保护区、水资源保护区、生态红线区交错分布,给管道施工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东环线项目自2018年9月开工以来,前后投入建设人员2000余名,施工机械1000余台套,累计焊接管道焊口28780道,穿越河流13处、铁路5处、高等级公路24处。工程建设方攻克水网沼泽、山区陡崖施工等诸多技术难题,有效防范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连续安全施工976天,实现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高质量高标准完成项目建设。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投运的海南环岛管网西部管网累计向海南省输送天然气超177亿立方米,相当于替代标煤230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78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粉尘等有害物质排放108万吨。国家管网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到2025年,海南省预计天然气年消费量将超过100亿立方米。国家管网集团将继续推进海南省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气化海南 打造绿色智慧管网 高质量服务自贸港”行动计划,建成覆盖海南省内主要城市及重要工业经济发展区的全省“一张网”,构建为各类资源主体和下游市场用户提供公平开放和公平竞争的服务平台;积极配合推进天然气管道向中部市县延伸,统筹推进省内管网建设,助力全省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统筹规划利用天然气资源,加快推进琼粤天然气管道工程,实现海南省管网和全国主干管网互联互通。
7月23日上午,国家管网海南省环岛天然气管网(以下简称海南环岛管网)东环线(文昌-琼海-三亚输气管道)进入运营阶段,与前期已投产运营的省内西部管网连接,实现了海南省天然气骨干管网由“C”字型向“O”字型升级转换。这是我国首个投运的环岛天然气管网,标志着海南省“五网”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气网”工程落地。据介绍,此次投运的海南环岛管网东环线是海南省重点项目,由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海南省管网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投产后与已建成的“C”字型三亚南山-东方八所、东方-洋浦-海口和海口-文昌三条管线闭合成环,结束了海南省东部沿海地区没有管输天然气供应的历史,也标志着海南环岛管网工程全线正式投入运行。该管道干线起始于文昌市迈号镇,止于三亚市崖城镇,途经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5市县,全长289公里,设计压力7.0兆帕,管径610毫米,年设计输气能力近15亿立方米,可替代标煤约1812万吨,更好地满足下游用户特别是工业用户的用气需求,对海南省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至此,“东西合璧”的海南环岛管网工程,全长达到875公里,年设计输气能力41亿立方米,覆盖省内15市县,实现了海气、陆气、液化天然气等多气源进入同一张管网,为更多居民用户、工业用户提供安全高效的用气保障,进一步推进了海南省“气代柴薪”行动落地,助力海南省生态核心区建设。截至目前,已投运的海南环岛管网西部管网累计向海南省输送天然气超177亿立方米,相当于替代标煤230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78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粉尘等有害物质排放108万吨。到2025年,海南省预计天然气年消费量将超过100亿立方米。国家管网集团将继续推进海南省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配合推进天然气管道向中部市县延伸,统筹推进省内管网建设,助力全省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统筹规划利用天然气资源,加快推进琼粤天然气管道工程,实现海南省管网和全国主干管网互联互通。
7月22日,国家管网集团发布消息称,集团通过河南省慈善总会向河南灾区捐款1000万元,支持河南省防汛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国家管网集团在河南省内的天然气管道总里程1777公里,共有6条原油成品油管道。汛情发生后,国家管网集团优化运行调整,做好管道巡护和抢修,确保油气管输资源和销售不受影响,为救灾提供可靠的“能源通道”。7月20日至21日,国家管网集团向河南地区供应天然气近4500万方。7月21日,了解到郑州急需大批防汛装沙编织袋后,国家管网集团与管道沿线各企业联系调用库存,并多方寻找编织袋生产厂家。目前,向郑州捐赠的第一批3000个防汛编织袋已在路上。
自4月以来,贵州全面入汛,全省多地遭遇区域性阵雨、雷雨天气。据贵州省气候中心数据显示,截至6月上旬,全省降水量在15.2~170.3毫米之间,平均降水量为79.0毫米,较往年同期偏多8.6%。管道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国家管网西南管道贵阳输油气分公司遵义作业区积极响应,开展防汛度汛工作,确保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极大程度防灾减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遵义作业区管道工开展徒步巡线
早在春节后,遵义作业区就通过沿线地灾排查,识别地质岩层、裂缝、水流、人类工程活动等地灾隐患,通过治早治小、重点地段巡护、全方位监视等手段,把防汛期间恶劣天气等诸多不可控因素的危害指数降到最低。
桐梓县保护站所管辖段全长约44公里,每5公里设置一名管道巡线员,途径5个乡镇、12个村。每天,桐梓站9名巡线工都会按照“巡线GPS”路线排查近5公里的路段及沿线情况,段长时刻督促看护工开展设备设施巡检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与危及阀室设备安全平稳运行的故障隐患,保障管道安全平稳运行。
遵义作业区管道工汛期雨后排查
巡线工王德海介绍到:“每天至少2遍以上巡线,特别是雨后,巡线工作更不能落下,每到一个巡查点,我都停下来观察一会,没有异样才放心离开,回到家后,再把当天的情况记录在工作手册上。”
提到地质灾害,桐梓保护站站长余朝炫清楚记得去年6月的紧张时刻:“去年6月22日,云雾山特大暴雨,当时正在休假的我被紧急召回。云雾山的长坡斜面存在大大小小的沟壑,在雨水的冲刷下,该区域的管道露出表面,情况十分危险,好在及时发现,我们第一时间进行了抢险处理,管控周边道路,才得以让危机情况转危为安。”
桐梓保护站员工介绍“三色预警图”
2020年,贵阳输油气分公司遵义市桐梓县管道“保护站”正式成立使用,创建5+1人员配置,每当发生紧急情况时,保护站人员便能及时响应、速至现场,缩短了以往从遵义作业区中心站赶往现场路程中损耗的时间及精力,让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遵义作业区管道工清除管道周边杂草巡线
走进“保护站”大门,一眼便可以看见铁锹、石笼、钉耙等抢险工具,侧方还有独立房间放置着汛期应急物资及物资领用和定期检查记录卡,以确保所有应急物资处于“热备用”状态。“保护站虽小,但应急抢险的物资设备和中心站一样,一样不少” 桐梓保护站站长余朝炫介绍。
管道工加装新桩
据了解,遵义作业区存在Ⅲ级高后果区4处,桐梓保护站管辖内就有2处,共2.2公里,此外,还有Ⅱ级高后果区6处,共5.1公里,管辖内高后果区共有8段,共7.8公里,管道防控压力大。眼下,汛期如约而至,桐梓保护站6名员工放弃休假已经充分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央视网消息:能源企业在开展生产自救的同时,在油气保供、应急抢险、救灾物资供应等方面提供保障。目前,郑州超过百座加油站正常运行。中国石油在郑州市设置25座抢险保供加油站,全省范围内200余座加油站开通绿色通道,优先为应急抢险车辆加油,特殊情况实行先加油后结算。预备了49台带泵油罐车满载油品,随时待命支援救灾。中国石化从新乡、许昌、开封紧急调运柴油80余吨,保供郑州抢险。目前,中国石化在郑州恢复营业的加油站有91座。国家管网集团采取预防性降压等措施,降低运行风险,及时调配上游资源,增启冀宁线机组增加下游天然气输量,组织金坛储气库应急采气,保证油气供应。截至目前,全国油气供应正常,河南省及华东地区市场均未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