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1.03
南方日报:国家管网粤东LNG配套外输管道贯通投运

3月1日,国家管网集团粤东液化天然气(以下简称“粤东LNG”)一期工程配套外输管道互联互通段(以下简称“配套外输管道”)正式投产运行,标志着粤东LNG接收站将正式新增气化外输渠道,粤东地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供气格局进一步完善。这是我国在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中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将为实现“湾+带”能源互联互通、推动沿海经济带与大湾区高水平互动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粤东LNG接收站于2017年5月投产,目前LNG接卸量已近300万吨。自投产以来,由于配套外输管道尚未建成,该接收站只能依靠槽车拉运和BOG(闪蒸汽)综合利用装置解决LNG外输和储存问题。同年6月,配套外输管道正式开始建设,全长约115公里,途经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的9个区县,年设计输量近53亿立方米,将来自粤东的进口气通过广东省网与西气东输二线、西气东输三线相连,实现“南气北上”。未来,随着新疆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湖北潜江—广东韶关)与西气东输系统联络工程投产,粤东LNG接收站供气将会大幅缓解“两湖”地区保供压力,实现管道“一子落下,满盘皆活”。粤东地区以丘陵地形为主,沿线遍布花岗岩,悬崖高达130米,需要穿越地下障碍物40多处。其中,三分之一管段穿过密集水网,淤泥质土使管沟难以成形,施工难度远大于常规的陆上施工,全线连续作业面临极大挑战。国家管网集团通过精心组织,施工高峰期投入人员2500余人、设备800多台套,成功克服地质条件复杂引起的各类不利因素,焊口一次合格率达到98.4%,实现了施工全程260万工时零事故、零污染。根据测算,粤东LNG接收站配套外输管道投产后,可每年替代标煤近700万吨,相当于减少32万吨有害物质、2300万吨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粤东LNG总经理仇山珊表示,长期以来,粤东地区能源结构以煤炭、液化石油气、柴油与燃料油为主,且主要依靠进口和区外调入,能源市场存在缺口。配套外输管道处于闽粤天然气供应的咽喉,该管道的投产将为区域内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增添“绿色动力”。据悉,配套外输管道投产后,粤东LNG接收站可以实现年接收液化天然气420万吨,有助于促进上游资源多主体供应,更好地推动形成“X+1+X”油气市场体系。(记者 刘倩 通讯员  陈茂濠 于博)

01
2021.03
证券时报网:国家管网集团粤东LNG接收站配套外输管道贯通投运

3月1日,国家管网集团粤东液化天然气(以下简称粤东LNG)一期工程配套外输管道互联互通段正式投产运行,标志着粤东LNG接收站正式新增气化外输渠道,粤东地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供气格局进一步完善。粤东LNG接收站于2017年5月投产,目前LNG接卸量已近300万吨。自投产以来,由于配套外输管道尚未建成,该接收站只能依靠槽车拉运和BOG(闪蒸汽)综合利用装置解决LNG外输和储存问题。同年6月,配套外输管道正式开始建设,全长约115公里,途经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的9个区县,年设计输量近53亿立方米,将来自粤东LNG接收站的进口气通过广东省网与西气东输二线、西气东输三线相连,实现“南气北上”。(作者 宋腾虎)

24
2021.02
中国报道:国家管网华南公司打响科技创新攻坚战

“创新是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永葆敢闯敢试的精神,牛年使牛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全面提升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坚决打好科技创新攻坚战。”2月17日下午,国家管网华南公司召开青年博士生座谈会,公司代表、党委书记田中山对新的一年科技创新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目前,华南公司在打造科技创新硬核平台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实力。该公司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石油石化行业控制系统示范企业”,设有完整性管理中心、智慧管道研究中心和大数据中心,已组建人工智能、节能技术、腐蚀防护、安全环保、储运工艺、设备管理、抢维修等专业研究团队,拥有广东省级管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和3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牵头组建广东华南智慧管道研究院,与华为、大疆分别联合组建“智慧管网联合创新实验室”和“无人机联合开发应用实验室”,与浙江中控、航天六院、中科院等20余家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建立了常态化的技术交流合作机制。“我们要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紧紧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期,自觉在国家管网集团科技创新中找准定位,积极承担国家、广东省和集团公司重大科技任务,努力解决影响公司发展的瓶颈制约。” 座谈会上,华南公司科技数字化部副经理、博士杨文道出了与会博士的共同心声。汇聚科技力量,打造智慧管网。华南公司坚决落实集团公司“数字化”发展战略,围绕建设智慧管网,从智慧运行、智慧站场、智慧管线、智慧工程等方面丰富公司智慧管网建设方案,充分总结珠三角成品油管道东线智慧管道示范段建设经验,借助广深科技走廊建设规划,以“五站一线”(惠州站、黄埔站、东莞站、妈湾站、大鹏湾站)约264km的珠三角成品油管网为依托,分步打造“智慧管网示范工程”,并计划在五年时间内逐步推广应用到全管网;同时,持续完善“成品油管网智慧用能决策系统”,实现能耗监控到能耗优化决策的自循环,力争将管输电费成本再降2%以上。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华南公司着力加快解决一批成品油管道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问题,重点推动“高精度微量水在线分析仪”“流量计算机”“高精度管道式液体超声波流量计”等高端装备核心技术攻关,力争早日啃下这些“硬骨头”;同时,大力推广主输泵、关键阀门及配套执行器、油品界面检测仪、工业控制系统等成熟国产化装备与技术。“用地球人的智慧来发展华南”,这是该公司深化对外技术交流合作的理念。新的一年,华南公司加强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兄弟企业、国外世界一流管道公司的交流合作,坚持常态化开展“院士讲坛”“前沿科技高端讲座”“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会议”,形成开放搞科研的良好格局。(刘香亭 钟吉森 蒋婷)

20
2021.02
新华网:坚守岗位 守护万家温暖

安宁首站52万方油罐全景2021年春节期间,国家管网西南管道昆明输油气分公司(以下简称“昆明分公司”)用实际行动守护万家温暖。“今年春节大多数人都选择就地过年,周边地区的出行需求增多,天然气、成品油的需求明显增加。”昆明分公司党委书记李广良介绍,“在这关键时期,保障油气能源稳定供应的责任重大,我们运营管理的13座输油气站场、45座油气阀室均有员工在岗,1400多公里管道线路也每天有人员巡护,以确保油气管道安全平稳运行。”节日期间,管道管理人员在进行管道巡护191人的共同选择在站场内,执行调度命令、保养设施设备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管道沿线,线路巡护、协调第三方施工、入户宣传的身影处处可见。2月10日上午李平万在检查巡线工记录本“我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如果有什么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站出来顶住!”今年33岁的李平万是玉溪作业区一名普通的管道保护人员,行走在管道线路上是他的日常,这个春节也不例外。除夕前夜,张艳青正在确认质量流量计底数及瞬时流量来自河北廊坊的技术员张艳青,今年选择在曲靖作业区值班就地过年,用实际行动支持国家的防疫政策,保障站场和身边人的健康安全。除夕当天上午 展庆玲在进行柴油冷滤点测定“我在首站为油品质量把关,他在富民保护站为管道安全护航。”安宁作业区油气计量工程师展庆玲和丈夫董逊今年也没有回家过年,双双选择了值班。在楚雄作业区,管道线路管理人员胡绍磊今年1月新婚,本该与妻子家人共度佳节,考虑到春节值班人员不足的情况,他主动选择留下来值班……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年龄,纵有万般不舍,但作为油龙气脉的守护者之一,坚守岗位是这191个人无愧于心的选择。节日期间,值班人员在工艺区设备设施巡检1400多公里的温暖守护聚集了管网“温暖橙”的光和热,昆明分公司持续不断向1400多公里管道沿线各地源源不断输送着来自缅甸的天然气、原油以及在昆明生产的成品油、航空煤油,为管道沿线的居民、工业用户带去专属温暖。据悉,2021年1月1日以来,昆明分公司已累计输送天然气5.3亿标方,分输天然气1.5亿标方,输送原油52万吨,成品油37.6万吨。(孙群)

20
2021.02
大河网:2021年春节假期国家管网西气东输保供天然气1.5亿方 为河南千家万户守...

大河网讯(记者 刘晓明)今年春节黄金周,作为河南省天然气主要供气气源,国家管网西气东输承担着以平稳输气守护万家灯火的重要职责。2月20日,大河网记者从西气东输郑州输气分公司获悉,春节假期(2月11日至17日),西气东输累计向河南分输天然气1.5亿立方米,132名员工值守保供一线、守护温暖,确保河南境内“两干四支”1415公里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沿线千家万户(4000余万居民)欢度佳节。天然气的平稳安全输送,离不开背后默默奉献、坚守岗位的西气东输人。洛宁作业区副主任王鑫参加工作以来,只在家过了一个春节,每当在视频电话中看到女儿想念又失落的神情,王鑫总是很心疼。“这是国家管网接管运营后协调冬季保供的第一年,使命光荣,重任在肩。为全力做好保供工作,我们愿意响应国家倡议,选择就地过年,用奉献和责任敲响新年钟声,守护万家灯火。”王鑫说。工作中的王鑫2月13日,兰考县南彰镇鲁寺村需要对沟渠进行清淤作业。接到信息后,兰考站春节值守员工丁艳林、张彦涛立即赶赴现场。他们使用雷迪迅速检测管道光缆位置,拉设警戒带明示安全距离,与施工人员协商制定安全施工方案。在寒风中他们寸步不离,全程现场监护,确保施工安全。他们说:“管道光缆安全责任重大,我们不能离开。”就这样监护了两个多小时,直到清淤作业结束,他们才放心离开。丁艳林和同事一起劳作据了解,为更好地落实春节期间各项安全生产要求,郑州输气分公司结合春节期间冬季保供形势,共安排132名干部员工在岗值守值班,以满足1415公里管道保护及19个站队生产运行任务的需要。春节值班期间,郑州输气分公司所有压缩机组及分输工艺设备均完好可靠、运行正常,保证了河南省51个分输用户、18个代输用户的安全平稳用气需求。

19
2021.02
中国纪检监察报:坚守在输气保供第一线

2月17日下午,笼罩在天山北麓茫茫戈壁上的雾气仍未消散,西气东输二、三线中间站场在雾中若隐若现。在为这条管廊运行安全保驾护航的独山子管道维抢修中心,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独山子输油气分公司纪委书记谢岭,正与同事一道就春节重要时段天然气冬季保供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今天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越是到了最后关头,人越容易放松警惕,我们的专项监督也必须更严格。”谢岭告诉记者。霍尔果斯压气首站,是中亚天然气进入我国的首站,也是西气东输二、三线共同的“龙头站”,被称为中国能源通道国门第一站。每年经由这里输送到我国的天然气,约占国内同期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5%以上,保障着数亿人口的用气需求,安全运行责任重大。春节期间,谢岭和该分公司7名纪检干部,通过现场情况反馈、远程工业监视系统检查、应急拉动等方式,对霍尔果斯压气首站等重要站点站控室的夜间值班情况进行不定时抽查,对管道沿线各站场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值守巡检情况、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等情况进行专项监督,确保干部职工履职尽责。从去年11月1日开始,我国进入天然气冬季保供期。随着经济快速复苏发展,天然气需求一直强劲增长。步入深冬,我国大部分地区迎来最强寒潮,多地气温打破或接近21世纪以来最低值,对天然气的需求量急遽增加。“春节期间,全国天然气管网运行安全平稳可控,标志着国家管网集团冬季保供第一仗胜利在望。这与集团党组和纪检监察组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共同落实好‘两个责任’分不开。”国家管网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国家管网集团提前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对接节日运行安排、编制运行方案,结合销售变化及时调整LNG气化量、进口管道气和储气库采气等资源,做好随时启动应急预案的准备工作,确保与管网相连所有用户供气安全。“我们通过油气调控平台实时统计的天然气数据,建立了滚动式精准预测机制。根据每5分钟天然气管道进销差,预测出各地未来24小时的进销方案,实现动态调度。”油气调控中心主任闫宝东告诉记者。为顺利完成冬季保供任务提供监督保障,国家管网集团纪检监察组成立了冬季保供专项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围绕保供协调主体责任履责、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方面,列出组织落实、生产运行、设备工程3方面13项重点监督内容,并以“四不两直”方式,对西气东输分公司、西部管道公司等部分一线生产单位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重点关注生产单位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等,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结合近期疫情防控要求,该纪检监察组还采取视频调研监督方式,督促有关生产单位和生产运行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天然气管存在合理区间运行。“冬季保供是国家管网集团成立后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我们通过前移监督关口,把政治监督融入日常、抓到实处,确保冬季保供安全平稳。下一步,将继续探索精准监督的有效做法,为管网改革后新的保供机制运转顺畅提供有力保障。”该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报记者 侯颗 张驰)

19
2021.02
央广网:国家管网西气东输苏北输气分公司给沿线群众送去“橙色温暖”

在牛年新春到来之际,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岗位只为万家灯火。一个个橙色身影正沿着管道,将温暖与祝福送入千家万户,他们就是国家管网西气东输苏北输气分公司的“橙衣卫士”。在日常徒步巡线过程中,苏北输气分公司通过走访了解到沿线群众秦礼华家庭因病致贫,作为家中唯一劳动力,他的肩上压着一家老小的重担。在得知该情况后,分公司专门成立帮扶小队,主动送上温暖问候和贴心慰问品,并多次自发到秦礼华家中进行帮扶慰问、捐赠物品,并结合实际对适当调整其巡线路段,让秦礼华能够兼顾家庭与工作。春节前夕,分公司江都作业区帮扶小队自发组织,为秦礼华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天然气管道不仅是输送清洁能源的“绿色管道”,更是传递大爱无疆“橙色温暖”的贴心纽带。苏北输气分公司运营管理着苏北地区长达1311公里的天然气管道,管道沿线7个地级市46个县遍布着265名巡线员和近1200名信息员。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他们每天坚持沿着管道,用双脚畅通巡线道路,充分发挥网格化村组作用,联络收集沿线施工信息,为守卫管道安全站好第一道岗。都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为充分发挥根植一线的群众力量,苏北输气分公司在节前为优秀信息员和已退休巡线员送去慰问品,感谢他们多年来为守护管道安全做出的贡献,激励他们继续为守卫国家能源大动脉贡献自己的力量。苏北输气分公司始终坚持国家管网“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要、服务行业发展”的企业宗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展示“管网人”新作为,让这股“橙色温暖”涌进千家万户,让管网人与老百姓鱼水情在管道沿线绽放光彩。(文图崔莲娜)

19
2021.02
浙江卫视:24小时不“打烊” 守护天然气门户

09
2021.02
新华网:守护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他们“就地过年”

“就地过年”成为了今年的热词。然而,对国家管网西气东输合肥输气分公司众多工作人员来说,“就地过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国家管网西气东输合肥输气分公司承担着安徽省80%以上、合肥市90%的天然气稳供任务,肩负着将天然气安全输送到千家万户的使命,他们每年春节都要坚守在工作岗位。史卫华,已经连续6个春节坚守岗位;今年,他又坚持留了下来,他说:“让我坚守最后一年吧,明年我想留也不可能了。” 2021年下半年,史卫华就该退休了。他舍不得奋斗十多年熟悉的场站,舍不得这个充满感情的“战场”。从计量装置区检查到分输调压区、又从分析小屋细查到昆仑分输装置区,走遍场站每一个角落,听、摸、看、闻,检查场站的每一个部位,确保天然气输送安全平稳。江腾飞是利辛站的一名党员。2020年春节他就坚守在管道一线抗击疫情。2021年元旦刚过,他主动申请坚守岗位,放弃回家过年。“我家近,让离家远的同志回去吧。”短短的一句话,道出了一名普通党员的心声。为了保障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为了同伴能回家过个团圆年,他再一次选择了坚守,管道沿线都有他守护身影。联合巡检结束后,值班员王凯来到了站控室,又开始了电脑资料整理工作。这位年轻的“95”后小伙已经在西气东输合肥站工作了四年。冬季保供工作期间,他每日认真参与现场设备隐患排查,按时与下游分输用户核量、协调调节压力参数等,保障每日供气正常。连续四年的春节坚守岗位,他只是笑笑:“我还年轻,这点锻炼不算啥,以站为家,为省城人民冬季保供任务做点贡献也是应该的。”2020年12月中旬开始,市场用气量激增,保证天然气的平稳供应是重要责任。西气东输芜湖作业区副主任李思齐主动缩短了休假时间,尽早的返回单位,配合好作业区主任的工作,组织作业区的员工开展站内设备的自检自查,确保设备在极端天气下也能够正常运行。他总是对年轻的员工说,抓紧总结自查问题,做好工作交接,早点解决,早点回家过过年,站场有我!正是有了“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国家管网西气东输管网人用行动践行“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要,服务行业发展”的企业宗旨,守护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为千家万户年夜饭保驾护航。(傅红霞)

07
2021.02
新华社:国家管网西气东输银川输气分公司坚守岗位 守护万家温暖

国家管网西气东输银川输气分公司承担着宁夏及内蒙古部分地区44家用户的供气任务,2020年向宁夏供气29.4亿立方米,惠及近400万人口。银川输气分公司中卫压气站更是以每日近1.9亿立方米的输气量,源源不断地将天然气输送至沿线用户,2020年累计输送天然气约613亿立方米。“天然气冬季保供事关民生冷暖。作为‘服务人民需要’的管网人,在春节期间更要严格落实冬季保供‘六个到位’工作要求,确保天然气能源动脉平稳运行,让人民群众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国家管网西气东输银川输气分公司银川作业区主任肖宁告诉记者。中卫压气站同样是马力全开,每日对天然气压缩机燃驱机组防冰系统和电驱机组冷却水系统,以及仪表风系统、电伴热系统、分输调压装置、消防供暖系统进行“地毯式”的检查,确保关键设备设施平稳运行。同时充分利用防爆巡检机器人、云台式激光可燃气体探测器、超声波气体泄漏探测器等技防设施,对全站33870个静密封点进行实时监测,有效管控站场天然气泄漏风险。“中卫压气站是我国天然气能源大动脉的枢纽,担负着向西北东部、华东、华中、华南、华北等地区输送天然气的重任。春节期间能够坚守岗位,守卫国脉安全、守护万家温暖,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都很自豪。”中卫压气站副站长王刚说。春节期间,像肖宁、王刚这样坚守岗位的西气东输银川输气分公司员工还有200余人,他们用自己的岗位坚守与默默奉献,践行着国家管网“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要、服务行业发展”的企业宗旨,诠释着管网人的责任与担当,护航滚滚“蓝金”奔向祖国各地、点亮万家灯火!(杨柳)

首页 83 8485 86 87 末页
页数:85/9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