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1月冬季保供开展以来,截至3月15日,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公司塔里木输油气分公司轮南作业区通过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轮吐支干线累计向下游输送天然气90.18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下游居民温暖过冬。开展站场静密封点排查。安阳 摄西部管道轮南作业区作为西气东输一线和西二线轮吐线的“龙头”站,也是塔里木气源地的末站,被誉为“塔里木天然气的心脏”,一直担当着“两线”冬季保供工作“桥头堡”的角色。图为特殊天气下党员开展特殊巡检。安阳 摄进入冬季保供以来,随着输气量的逐步增大,轮南作业区员工在设备巡检中坚持对运行设备“勤听、勤看、勤摸、勤查”,对设备的各项运转参数、状态监测进行加密,总结分析和认识,使设备运行状态在受控之中;对可能发生渗漏的部位进行全天候检查,杜绝跑、冒、滴、漏等问题的发生。同时,针对巡检发现的振动、发热、渗漏等问题,及时进行调整、紧固,将运行参数调整到最佳状态,并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让每个员工都成为设备安全运行的“保驾人”。图为开展组合式过滤器滤芯更换作业。安阳 摄与此同时,轮南作业区员工克服恶劣天气带来的影响,细化冬季安全生产工作环节,强化电气风险预控管理,积极落实现场冬防保温工作具体措施,严守安全生产底线红线,通过落地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与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持续筑牢安全生产堤坝,为下游企业居民站好岗、供好气,保万家温暖提供了安全保障。图为结合电气运行风险清单开展隐患排查。安阳 摄据悉,轮南作业区作为南疆油气资源外输通道的“桥头堡”,年输气能力达340亿立方米,保障着上海、广州、香港等160多个城市、3000多家大中型企业、近4亿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气。“轮南作业区下一步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开展‘一岗一清单、一岗一培训、一岗一考核’,落实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完善“冬夏一体化”保供模式,持续推进核心业务自主运维,在关键设备自主维检修等发面发挥‘龙头首站’作用,坚决打好冬季保供收官战,奋战油气生产开门红。”轮南作业区负责人表示。(安阳)
春回大地暖,又一个供暖季落下帷幕。3月18日,记者从国家管网西气东输郑州输气分公司获悉,2023年11月15日至2024年3月15日,西气东输共向河南供气36.35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4.02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冬供开始前,郑州输气分公司全力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完成一批下游用户通气投产,实现增量1735万立方米;成功促成一家用户首批摘得国家管网新产品储运通100万立方米天然气,一家用户间接享受文23储气库300万立方米天然气,解决用户冬季保供难题。冬供期间,受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影响,河南区域用气量波动频繁,单日用气量屡破纪录,1月23日创下3581.20万立方米的单日输气量历史新高。郑州输气分公司紧密结合生产现状和保供形势,密切跟踪下游用户用气动态变化,先后联合多家下游用户分别开展保供应急演练,实现了保供异常零事件;及时和上游托运商做好沟通衔接,调整输气量,做到应输尽输,全力保障河南地区天然气供应。目前,郑州输气分公司运营河南境内西一线、西二线2条干线,平泰支干线、淮武联络线、中开—平泰联络线以及洛阳支线、长铝支线5条支(联络)线,管道全长1441.74千米,途经省内12个省辖市48个县(市、区),供气业务覆盖省内各地市,天然气分输量占省内天然气供应量的60%以上。(记者 宋敏 通讯员 李双柱)
据统计,今年1月至2月,酒泉输油气分公司已累计输送天然气7618万立方米,其中2月10日至24日,强降温天气下受寒潮天气影响,向沿线输送天然气最高日输气量已达到140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10.8%。酒泉输油气分公司辖区内天然气分输下载点西起瓜州县,东至张掖市,目前共包含8条支线,形成惠及酒泉、嘉峪关、张掖三市县的天然气供气格局,向河西走廊沿线用户源源不断供应来自西气东输主管道的优质天然气,2023年天然气供气量已累计3.39亿立方米。自进入冬季保供期,酒泉输油气分公司管道一线员工始终坚守岗位,积极应对极端恶劣天气。在位于安西极旱荒漠保护保护区的红柳作业区,各班组人员加强巡检力度、提高巡检质量,利用技术手段,对人员无法抵达的区域采用视频实时监控,确保巡检无死角,以实际行动把好安全生产第一关。在酒泉作业区,电气专业人员重点对站内设备设施、外电线路开展巡护,保证设施和线路完整性,确保风险隐患安全受控。在张掖作业区,严格落实管道巡护、冬巡冬训、防打孔盗油及第三方施工相关管理要求,针对管道巡护、夜巡、第三方施工物防、现场监护等方各项工作执行到位,确保管道线路的平稳运行。同时,在酒泉维抢修中心,全体人员时刻待命,在愈发寒冷的大雪天里持续开展岗位练兵、应急演练。他们以守护油气管道安全为职责,以实际行动践行管网铁军输油输气输温暖,铁军铁肩铁担当的硬作风,全力守护“气龙”畅行,保障沿线群众屋暖灶热。(毛丹)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 童丁伟)国家管网集团大冶输油站负责黄石市境内114.5公里仪长原油管道运维管理工作,该站下设的站控班为24小时连续作业岗位,以确保能源保供安全平稳。3月8日,该站女工正在巡回检查和设备维保,在岗位上度过国际劳动妇女节。
寒潮天气导致多地近期气温骤降,供暖供电需求急剧上升,我国天然气生产销售企业开足马力,保障天然气供应稳定。我国最大的储气库——新疆油田呼图壁储气库已提前做好设备保温和应急预案工作。通过一井一策的精细管理措施,他们提升了储气库的调峰保供能力,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出最大效能。同时,作为京津冀天然气供应的主要气源之一的大港油田储气库群,也在24小时不间断地跟踪生产装置的运行状态,努力提升供气能力和关键时段冲峰能力。大港油田天津储气库分公司经理 夏国朝:当前库群开井64口井,日采气量1693万立方米。相当于北京市一天高峰用气量的近1/5。全力守护着民生用气。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的靖边、榆林、苏里格等主力气田在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西气东输的主力气源地——塔里木油田的日均天然气生产量达到了9750万立方米。位于四川盆地的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也在提高生产调度效率,保障昼夜产能的平稳释放,日供气量达到了2500万立方米。此外,山东省目前唯一在用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青岛液化天然气也在采用“双船双泊位”接卸作业方式,进一步增强了华北、华东地区的天然气供应能力。中国石化青岛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吴斌:今年供暖季以来,天然气分公司青岛LNG接收站已累计接卸了36船、260万吨液化天然气,气化外输天然气超32亿立方米。自2月19日起,中国石化向北方6省市每天增供天然气近3000万立方米;中国石油的日供气量也达到了7.76亿立方米,确保国内天然气供应的稳定。加强智能监测应用确保油气管网平稳运行面对持续的雨雪冰冻天气带来的严峻保供形势,国家管网集团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站场和管线的冰堵防范工作。他们最大限度地化解寒冷天气给油气管网运行带来的风险挑战,确保能源的安全可靠供应。在河南新乡的输油站里,员工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将不同凝点的国产原油油和进口原油进行精确的配比混输操作。由于连续降雪导致气温骤降,给输油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国家管网集团东部原油储运公司濮阳输油站综合运行工 张振:这个阀门就是用来调节中原油注入量的。现在我们每个小时到现场巡检一次,每次巡检大概30分钟,同时检查和加固保温措施,确保现场和远程电脑上的设备参数一致。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最大的天然气“粮仓”——文23储气库,日采气量最高已超过3000万立方米,已累计采气超18.5亿立方米。国家管网集团中原储气库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蒋平:我们坚持每天加强智能监测应用,并针对本次冻雨影响,对丛式井场开展6次日常巡检和1次集中巡检,确保压力、温度、流量等各项参数处于正常状态,采气设备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国家管网集团通过灵活调整转供、优化管存分布等措施,确保 “全国一张网”安全平稳运行。2月9日至今,国家管网集团累计输送天然气超90亿立方米,最高日输气量8.4亿立方米;与国家管网相连的近20座储气库外输量达1.5亿方/天。
央视网消息:近期,多地遭遇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为保障“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不少地方都加强了设施蔬菜的产销对接。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这一轮寒潮雨雪冰冻天气以来,各类产品调运周期相应变长,价格稍有波动。针对这一情况,市场加大货源组织力度,同时采取在库保供和在田保供两种模式做好蔬菜储备工作,确保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河北首衡市场是京津冀地区最大的“菜篮子”工程。应对寒潮天气,市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根据周边重点区域实际需要,优先匹配农产品需求。同时,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准确掌握市场供需和价格情况,精准调配,调整供货品类、数量,适度扩大货源组织,充实库存储备。能源企业多措并举积极应对 确保用能需求寒潮天气也导致多地近期气温骤降,供暖供电需求急剧上升,能源企业迅速行动,多措并举积极应对,确保用能需求。在全国最大的整装煤田——新疆准东煤田,生产人员精心组织,确保产、运、装等各环节的紧密衔接,满负荷生产优质原煤。在国能准能集团的调度指挥中心,调度值班人员全员在岗,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着生产情况。各环节协同作战,确保煤矿的日产煤炭量接近18万吨。国家能源集团的数据显示,自2月份以来,他们的煤炭生产量超过了3500万吨,煤炭保障供应持续有力。天然气企业:开足马力生产 保障天然气供应寒潮天气导致多地近期气温骤降,供暖供电需求急剧上升,我国天然气生产销售企业开足马力,保障天然气供应稳定。我国最大的储气库——新疆油田呼图壁储气库已提前做好设备保温和应急预案工作。通过“一井一策”的精细管理措施,他们提升了储气库的调峰保供能力,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出最大效能。同时,作为京津冀天然气供应的主要气源之一的大港油田储气库群也在24小时不间断地跟踪生产装置的运行状态,努力提升供气能力和关键时刻的冲峰能力。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的靖边、榆林、苏里格等主力气田在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西气东输的主力气源地——塔里木油田的日均天然气生产量达到了9750万立方米。位于四川盆地的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也在提高生产调度效率,保障昼夜产能平稳释放,日供气量达到了2500万立方米。此外,山东省目前唯一在用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青岛液化天然气也在采用“双船双泊位”接卸作业方式,进一步增强了华北、华东地区的天然气供应能力。自2月19日起,中国石化向北方6省市每天增供天然气近3000万立方米;中国石油的日供气量也达到了7.76亿立方米,确保国内天然气供应的稳定。加强智能监测应用 确保油气管网平稳运行面对持续的雨雪冰冻天气带来的严峻保供形势,国家管网集团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站场和管线的冰堵防范工作。他们最大限度地化解寒冷天气给油气管网运行带来的风险挑战,确保能源安全可靠供应。在河南新乡的输油站里,员工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将不同凝点的国产原油和进口原油进行精确的配比混输操作。由于连续降雪导致气温骤降给输油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最大的天然气“粮仓”——文23储气库,日采气量最高已超过3000万立方米,已累计采气超18.5亿立方米。国家管网集团通过灵活调整转供、优化管存分布等措施,确保 “全国一张网”安全平稳运行。2月9日至今,国家管网集团累计输送天然气超90亿立方米,最高日输气量8.4亿立方米;与国家管网相连的近20座储气库外输量达1.5亿方/天。
春节假期刚过,龙年首场寒潮随即“登陆”新疆大部分区域,北疆、东疆和南疆先后出现大范围降温,富蕴县吐尔洪乡气象观测站日最低气温降至-52.3℃,打破新疆有记录以来最低气温极值。在此期间,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公司员工依然值守在天然气站场,一遍又一遍地巡检设备、巡护管道,保障着天然气向下游平稳输送。截至2月24日,国家管网西部管道已为新疆本轮采暖季供应28.8亿立方米天然气,其中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共下载天然气达4亿立方米。图为西部管道塔里木输油气分公司轮南作业区员工在异常天气下的特殊巡检。王立军 摄从去年10月15日新一轮采暖季开始以来,新疆境内经历过两轮低温降雪天气。每次寒潮来临,西部管道公司员工都是积极利用严寒天气开展冬季低温天气风险识别训练,有效提高冬季极寒天气下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能力,并积极对应急发电机和移动式应急发电机进行维护保养和带载测试。同时,对西部管道与下游分输单位积极开展分输管线冰堵联合应急演练,强化突发天然气管线冰堵事件时的联合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冬季保供期间首府人民的温暖工程有保障。特别是春节期间寒潮期间,西部管道积极与上游站场和下游重点用气单位畅通联络,持续监测气量和工况变化,为应对天然气下游需求增加、储气库超负荷运行等连锁反应做足提前量,确保设备设施整体运转平稳、首府市民温暖过冬。图为西部管道乌鲁木齐输油气分公司春节前开展安全自检自查。李梦然 摄春节前夕,为让下游用户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西部管道提前对所有站场压缩机、电伴热系统、应急备用电源等关键设备进行充电维护,并制定防护措施,优化大风、暴雪天气外电及线路巡护工作频次。雪停后第一时间对所辖长输管线及阀室的电气设备开展全面“体检”,重点对绝缘子桥接情况、导线覆冰情况及铁塔覆冰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管网设施以最佳运行状态运行。(杨尚飞)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题: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来袭 能源行业全力应对新华社记者戴小河与年前寒潮相比,龙年的第一轮寒潮降温幅度更大、低温持续时间更长、冻雨影响范围更广、南方降雨更强。多地气温“俯冲式”下跌,供暖供电需求攀升。煤、电、气等能源行业积极应对,全天候紧锣密鼓生产,保障供应。电力供应稳定可靠黄海之滨,山东海阳核电厂房内,近千名员工连日来坚守岗位,确保海阳核电机组和“暖核一号”核能供热工程安全运行。目前,海阳核电两台百万千瓦级机组已累计发电1000多亿千瓦时,为保暖保供“添绿”。1月23日,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高港村,国网南靖县供电公司船场镇供电所工作人员使用红外测温仪检测设备状况。(赖伟锋 摄)保暖保供,电力是“生命线”。预计2月20日至26日,湖北、湖南、河南等地将出现电线覆冰。国家电网表示,经营区电力供应总体平稳,安全可靠。2月20日晚,新疆塔城受特强寒潮影响,最低气温下降至零下35摄氏度。国网塔城供电公司组织工作人员穿行在暴风雪中,巡视变压器油温油位,排查设备故障隐患。国网湖北电力运用可视化设备对78条线路进行监控轮巡,对变电站进行红外普测,组织1000多支应急队伍、1300余部应急车辆、1500多台发电机等随时待命,做好抢修准备。南方电网电力供应有序。受新一轮寒潮影响,南方地区气温将自北向南下降14至20摄氏度。南方电网发布低温雨雪冰冻黄色预警,针对性做好灾害防范应对工作。“预计2月24日南方电网统调最大负荷达1.71亿千瓦,同比增长8%。”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方式处主管张蔷说,南方电网将及时调整电力平衡及消纳策略,紧盯煤炭生产和电煤供应实时动态,确保火电机组在用电高峰时顶得上。煤炭生产紧锣密鼓2月20日晚,甘肃兰州华能西固热电厂,刚处理完煤采样机故障的员工孙凯回到宿舍没多久,电话又响了。这是1月30日拍摄的襄阳北车站编组场。今年春运以来,襄阳北车站日均运煤超40万吨。新华社记者伍志尊 摄“2号翻车机不能翻转,速来处理。”电话那头传来新的任务。孙凯放下手里还没来得及吃的饺子,立刻穿戴好工装,背上工具包冲向现场。查图纸、查线路……孙凯在配电室、操作间不断往返。经过1个多小时努力,故障被排除,一车车煤炭顺利翻入煤斗。作为甘肃最大的电力、热力生产企业,为做好电力热力保供,华能甘肃公司20台供热机组全部在线运行,日发电量约1.45亿千瓦时,日供热量近30万吉焦,电煤库存可用天数达20天以上。公司加强关键设备检查,提前做好燃料储备和供应,保障主辅机设备顶峰能力。保暖保供,煤炭是“压舱石”。煤炭是煤电和供热机组的“口粮”,冬季用能高峰期需煤电做好兜底保障。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国家能源集团神东上湾煤矿综采工作面,锋利的截齿刺进煤层,80公分厚的坚硬煤块如泥土般应声而落,生产的煤炭将随着输煤皮带装入列车,源源不断运往全国各地。在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调度指挥中心,调度值班人员全员在岗,保障24小时不间断生产。在他们的指挥调度下,采剥方案不断优化,煤炭开采、洗选加工、装车外运等各环节协同作战,确保集团下设的两个煤矿日产煤炭近18万吨,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作为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2月10日至20日,国家能源集团自产煤产量达1850.3万吨。从全国层面看,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截至2月20日,电厂燃煤库存可用天数20天,燃煤储备充足。夯实清洁采暖气源中国石油多措并举全力增产保供,站好岗、供好气。2023年12月29日,工人在国家管网唐山联络压气站内工作。新华社记者杨世尧 摄资源侧马力全开。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靖边、榆林、苏里格等主力气田2万余口气井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各采气单位加强24小时值班调度和在线监控,确保向陕京线大管网和周边地区安全、平稳、足额供气。作为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塔里木油田日均生产天然气9750万立方米,3万余名干部员工驻守荒漠戈壁,确保上下游产销平衡和安全生产。调节侧持续优化。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呼图壁储气库提前做好设备保温和应急预案工作,通过一井一策精细管理等措施,提升储气库调峰保供能力。辽河油田储气库群扛起京津冀等7个省份的保供重任,持续发挥天然气调峰保供作用,储气库公司将生产指挥系统下移基层、转到生产一线,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安全平稳供气。2月19日起,中国石化按照“保民生、保公用、保重点”的原则,全力应对河北、河南、山东等重点市场需求变化,向北方6个省份增供天然气超2900万方/日,优先满足所供区域居民采暖和生活用气需求。国家管网集团加密巡查站内油气输送设备设施,加强生产、调度、应急值班联动,顶风冒雪巡护油气管道,强化站场和管线冰堵防范措施,全力确保油气管道安全平稳运行,能源可靠供应。
2024年春节期间,西部管道公司塔里木输油气分公司狠抓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强化落实冬季保供方案和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工作,密切关注生产运行状况和关键工艺参数变化,加大对异常天气重点风险领域安全检查力度,增加对重点区域的巡检巡护工作的频次,确保节日期间输油气管道安全平稳畅通。据统计,节日期间塔里木输油气分公司累计收发油品超16万吨,西一线、轮吐线输天然气近7.54亿方,向和静县、博湖县等周边县市输送天然气达415.81万方,保证供气一方不压、一刻不停,让周边各族群众温暖安全过冬。(马世馨)
作为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冬季保供主力军,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公司乌鲁木齐输油气分公司开足马力,全力保障首府天然气稳定供应,本轮采暖季累计向首府供气突破10亿立方米,特别是2月19日,乌鲁木齐市单日输气量达到峰值每天1181万立方米,较同期增加39.4%,突破了历史极值。 自去年10月15日本轮采暖季开始以来,新疆发生两次较大的寒潮降温天气。2月中旬伴随大规模降雪,乌鲁木齐迎来龙年首场寒潮降温天气,乌鲁木齐市最低气温降低至零下26℃,天然气需求大幅攀升。乌鲁木齐输油气分公司2月16日紧急起启动大风暴雪寒潮天气预警防范措施,制定专项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全力保障首府平稳供气。新投产的西气东输二线19#阀室新增天然气下载点累计输送天然气近600万立方米,为下游兵团第十二师西山、九鼎片区的人民群众生活用气带去了管网温度。 针对本次降雪寒潮天气,乌鲁木齐输油气分公司梳理极寒天气下生产系统潜在风险因素103项。同时,与上游站场和下游重点用气单位畅通联络,持续监测气量和工况变化,确保设备设施整体运转平稳、首府市民温暖过冬。 寒潮期间,乌鲁木齐输油气分公司提前对站场压缩机、电伴热系统、应急备用电源等关键设备进行维护,并制定防护措施,优化大风、暴雪天气外电及线路巡护工作频次。雪停后第一时间对所辖长输管线及阀室的电气设备开展全面“体检”,重点对绝缘子桥接情况、导线覆冰情况及铁塔覆冰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管网设施以最佳运行状态运行。(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