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024.04
冬供收官 西气东输向乌鲁木齐市供气超23亿立方米

随着乌鲁木齐供暖季的结束,天然气冬季保供也圆满收官。据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统计,截至4月10日,冬季保供期间输气量逾365亿立方米,天然气上载量每日平均超过2亿立方米,乌鲁木齐、兰州、西宁最高日输量均创历史峰值,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乌鲁木齐输油气分公司累计向乌鲁木齐市供气超过23亿立方米。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独山子作业区员工进行设备巡查(资料图)。魏宏永 摄去冬今春以来,西部管道公司以“建好一座分输站、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为目标,主动对接寻求天然气资源多元化下载。2023年12月,新疆星鑫源能源设备有限公司上载项目新增天然气620万立方米,实现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天然气首次通过西气东输管道系统上载至“全国一张网”,为应对寒潮天气和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用能增添了“底气”。推动新增下载点项目建设,惠及沿线更多人民。西气东输二线19号阀室等新增天然气下载点,实现了“当年批复、当年投产”。截至4月10日,乌鲁木齐市、哈密市等地新增的11个天然气下载点,累计新增天然气下载量6.1亿立方米。西部管道公司超前谋划,在西气东输二三线实现阀室“互联互通”,首座在役大口径天然气管道13号阀室通过互联互通改造,去年管网冲锋能力提升幅度达57.6%。今年,西气东输二三线8号阀室实现互联互通,霍尔果斯至了墩段每个站间段均实现有一座阀室或站场连通,西北能源战略通道可靠性持续提升。西部管道加快推进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和古浪至河口天然气联络管道工程建设,甘南藏族自治州用气瓶颈得到有效解决,“全国一张网”在甘肃省和青海省的供应保障能力持续提升。(记者于江艳、通讯员 杨尚飞报道)

12
2024.04
国家管网集团将联合上海交易中心开展“峰谷通”天然气产品交易

国家管网集团联合上海交易中心拟定于2024年4月19日开展“峰谷通”天然气产品月度系列竞价交易。新华财经北京4月11日电 为充分发挥管网设施综合服务能力,满足燃气电厂等下游用户的调峰需求,保障天然气管网安全平稳运行,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管网集团”)联合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简称“上海交易中心”)拟定于2024年4月19日开展“峰谷通”天然气产品竞价交易。“峰谷通”产品是指国家管网集团利用天然气管网设施,在约定下载点和约定服务周期所开展的,主要解决燃气电厂等下游用户用气不均衡问题的天然气调峰服务。在服务周期内,客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先行提取后续储存,也可先行储存后续提取,且可多次、双向、循环使用,但服务周期结束时需完成提取/储存气量归零。“峰谷通”产品包括日、周、月度三个系列。其中,日、周系列按先到先得原则采用分散受理方式,月度系列采用交易中心市场化竞拍或挂牌受理方式。本次交易的为“峰谷通”产品月度系列。根据公告,此次交易的产品卖方是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共享运营分公司。报名时间为2024年4月3日09:00-2024年4月17日17:00。交易时间为2024年4月19日10:00-11:00。“峰谷通”产品月度系列首批规模为1200万立方米,服务周期为2024年5月1日至5月30日。后续还将持续开展月度系列竞拍。“峰谷通”产品包括储存和提取两个服务环节。用户可根据需要在允许使用额度内进行天然气储存或提取,满足峰谷不平衡用气需求。需要注意的是,用户需明确下载点及对应调峰用户。用户还需指定天然气管输服务作为储存气量来源,所指定管输服务可为客户自身管输服务,也可是已协商一致的其他托运商管输服务。若无可用管输服务,需单独申请并签署配套天然气管输服务,专门用于“峰谷通”产品储存气功能的管输服务可豁免照付不议费用。天然气储存环节,管输服务量在管网设施剩余能力允许时不受限制。据悉,用户通过提交日指定进行天然气提取和储存服务。首次提取或储存的允许使用额度为所购服务额度。根据用户实际提取、储存气量,允许使用额度每日更新。允许使用额度范围内,可多次、双向、循环使用。费用方面,“峰谷通”产品月度系列调峰服务费单价由市场化竞拍确定,竞拍底价为0.20元/方(含税,下同)。竞拍结束后,若仍有剩余额度,可在交易中心挂牌并由客户按需自行摘单,服务价格按照该系列产品最近一次竞拍成交价格最高价的1.2倍执行。当实际使用量超过允许使用额度时,客户需按0.1元/方·天单独缴纳超额使用费。买方需具备一定条件:具备国家管网集团托运商资质条件,燃气电厂作为调峰用户注册托运商时,其电力业务许可证可作为相关资质许可证使用;接受国家管网集团服务期间,无重大违约记录;约定调峰用户为国家管网集团下游直供用户;须为上海交易中心国内交易商会员,且已完成银行第三方存管签约;应具有完整的天然气交易、交收、结算及风险管理的体系和团队;应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不存在重大违约、不在失信被执行人企业名单之列等。

07
2024.04
国家管网去冬今春向长三角地区输气91.67亿立方米

中新网江苏新闻4月7日电(曹朋朋)近日,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西气东输公司苏浙沪输气分公司(下文简称“苏浙沪输气分公司”)向社会通报,2023年11月1日—2024年3月31日,该企业通过所辖管线及站场向长三角地区输配天然气91.67亿立方米,全力守护区域民众温暖过冬、企业平稳生产。保长三角地区温暖过冬,国家管网去冬今春输气91.67亿立方米。苏浙沪输气分公司供图去冬今春,长三角地区遭遇多次较大范围寒潮袭击。为保障区域内民众和企业用气需求,苏浙沪输气分公司深化上游资源端及下游终端客户有效沟通协作,与各地方主管部门、下游用户建立应急沟通机制,多措并举保证区域天然气供应充足,累计向江苏省内燃机电厂输送天然气超32亿立方米,安全高效完成冬季保供期间天然气常规输配任务和燃机电厂调度安排。面对2023年冬天长三角地区的罕见冻雨,工作人员顶风冒雪开展线路排查巡护。苏浙沪输气分公司供图据介绍,目前,苏浙沪输气分公司所辖“一干、两支干、两联络、九支线”共计774.13千米管网,供气范围覆盖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等地区,天然气分输量占江苏地区内天然气消费量的53%以上。(完)

07
2024.04
气龙奔腾贯神州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已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在我们看不见的地下,一条条“气龙”奔腾不息,将天然气输送至祖国大江南北,最远抵达香港,惠及全国5亿人。作为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新疆不断加强天然气管道基础设施建设,织密天然气管网。随着西气东输四线工程投产、南北疆天然气利民管道工程扩建,贯通祖国东西和天山南北的“气龙”,跳动的脉搏将更加强劲,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能源保障。扩建南北疆天然气管网春风正劲,奋楫当先。3月27日,塔城地区天然气利民工程建设现场机器轰鸣、焊花四溅。该工程建成投用后,塔城地区北四县将结束靠槽罐车运输液化天然气的历史,天然气可通过地下管网输送,避开玛依塔斯“老风口”,供应更加安全、稳定。塔城地区天然气利民工程包含一条主干线和三条支线,管道总长407.5公里。其中,主干线以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为首站,经乌尔禾区、额敏县至塔城市;三条支线中两条由额敏县分别至托里县、裕民县,一条由塔城末站至巴克图支线。2023年,塔城地区天然气利民工程开工建设,当年焊接完成管道170余公里。今年3月中旬,该工程各标段陆续复工,预计年底主线路贯通。塔城地区天然气利民工程是南北疆天然气利民管道扩建工程的一部分。南北疆天然气利民管道扩建工程北疆部分还覆盖阿勒泰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等。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民生、凝聚人心,2023年7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谋划全疆天然气“一张网”布局,由中石油驻疆企业实施南北疆天然气利民管道扩建工程,总里程近5000公里。项目建成后,将惠及24个县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2个团场1100万人口,对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管道扩建工程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销售新疆分公司实施,管道长787公里。“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霍城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伊宁县县城天然气全覆盖。察布查尔支线管道工程率先开工,截至3月26日已敷设管道30余公里。”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新疆分公司党委书记邱跃江表示,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高当地居民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度,并为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提供清洁能源。气化南疆天然气管道工程由塔里木油田实施,分东西环线,计划分三期实施。正在建设的一期项目管道长616公里,计划2025年建成。3月29日,作为南北疆天然气利民管道扩建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气化南疆天然气管道工程,首道焊口在库车市打火开焊,标志着全长2108公里的气化南疆天然气管道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工程全面建成后,环塔天然气管网将从“C”字形变成“O”字形,成为继环塔高速公路、环塔铁路、环塔电网后,形成的第四环——环塔天然气管网。加快建设西气东输四线在全力推动南北疆天然气利民管道扩建工程的同时,东疆正加快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中卫段)途经新疆、甘肃、宁夏3个省区17个县市,全长1745公里,设计年输气量150亿立方米。其中,西气东输四线新疆段途经吐鲁番市高昌区、鄯善县和哈密市伊州区,共计583公里,设了墩、烟墩、吐鲁番、连木沁4座输气场站和18座线路阀室。“截至3月22日,西气东输四线新疆段综合进度已完成80.96%,为2024年底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西气东输四线新疆段项目经理宋晓东说,新疆段共计穿越铁路9处、高速公路2处、省道3处、管廊13处、大中型河流12处,工程建设高峰期用工多达几千人,管网建设铁军战胜了高温、沙尘、大风等极端恶劣天气,保障了工程建设按期推进。目前,西气东输四线管道焊接工程已基本施工完毕,正在推进4座场站和18座阀室建设。西气东输四线建成后,将与西气东输二、三线联合运行。届时,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送能力可达千亿立方米。西气东输二线起于霍尔果斯,南至香港,东达上海;西气东输三线西起霍尔果斯,东至福州。西气东输二、三线与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构成横贯东西的能源大动脉,这条动脉起于土库曼斯坦,从霍尔果斯入境后,一路向东奔腾,最远抵达香港。受气候影响,西气东输二、三线果子沟段冬季难以开展巡检,特别是季节性雪崩多发区域,管线巡视及维护困难极大。该区域地处天山地震带,沿线与喀什河断裂带、科古琴断裂带交叉,若发生强震,管道失效断裂风险较大。“西气东输二、三线管道系统是中国—中亚能源主干通道,也是我国西部和中东部地区主干供气管道,惠及沿线20个省区市近3亿人口。”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经理徐烈表示,为保障能源安全,实施西气东输二、三线果子沟战略安全管道工程建设十分必要。该管道工程全长32公里,已于2023年秋开工,沿线将钻通隧道,施工难度极大。能源大动脉惠及5亿人为什么要建西气东输工程?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99年,亚洲金融风暴刚刚平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仍在以近8%的速度迅猛增长。为支撑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这一年全国煤炭消耗多达13亿吨,同时也将烟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对空气质量带来影响,出现酸雨现象。同一时期,也就是1998年9月,塔里木油田克拉2井测试获得高产天然气流,标志着我国最大优质整装气田——克拉2气田横空出世。于是,清洁能源天然气进入人们视野。2002年,国务院批准启动西气东输工程。西气东输一线西起新疆轮南,东至上海,东西横贯9个省区市,全长4200公里,2004年投运。据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统计,截至2023年,西气东输一、二、三线组成的西气东输管道系统,累计输气量超8300亿立方米,替代标煤11.05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14亿吨,惠及我国西部、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及中原地区的400多个城市、3000余家大中型企业和近5亿人,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起到重要作用。数据显示,新疆油气产量当量已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一。有着丰富天然气资源的新疆,自1999年起就开始向库尔勒市供气,此后供气县市不断增加。随着南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天然气需求与日俱增。2010年,中国石油援疆“一号工程”——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开工建设,2013年投产后与前期建设的“气化南疆”管道对接,输气范围覆盖南疆五地州。此后,塔里木油田持续推进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建设,不断延伸管道里程。“截至目前,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和‘气化南疆’管网总里程达4700余公里。”塔里木油田油气运销事业部党委书记常桂川表示,这些管网在“串联”起南疆42个县市和46个农牧团场的同时,还与西气东输管网互联互通、互联互补。北疆准噶尔盆地的第一条天然气管网是克拉玛依至乌鲁木齐的管线,于2005年建成投运。2008年,准噶尔盆地建成的第一套环形输气管网贯通,总长约760公里。截至2023年上半年,北疆环准噶尔盆地已投运天然气管网超2000公里。待南北疆天然气利民管道扩建工程全部完工,新疆将成为国内天然气管网覆盖路线最长地区,可有力保障各族群众用气需求。横贯祖国东西、跨越天山南北,奔腾不息的“气龙”,将为美丽中国、美丽新疆建设注入更多澎湃动能。

02
2024.04
去冬今春天然气保供输气量超1100亿立方米

科技日报北京4月1日电 (记者刘园园)记者1日获悉,国家管网集团去冬今春天然气保供工作日前圆满收官。自2023年11月供暖开启以来,历时4月有余,国家管网集团累计输气量突破11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超8%;寒潮期间日最高输气量达10.2亿立方米,同比历史极值增长17%。“2023年入冬前,国家管网集团利用非供暖季时间窗口期全力支持保供资源夏买冬用、储气库夏注冬采,将‘冬夏一体化’保供模式推行到底。”国家管网集团市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入冬前,与集团天然气管网联通的18座储气库完成注气153亿立方米,完成率107%;集团天然气管网一次年管输能力超3400亿立方米,保供能力实现新“飞跃”。为保障重点区域用气安全,国家管网集团加快推进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14个冲峰能力建设项目,持续完善东北、西北、西南、沿海天然气四大战略通道,区域干线管输瓶颈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保供能力持续增强。2023年以来,古浪—河口天然气联络管道、蒙西管道、西气东输三线中段(枣阳—仙桃)、广西支干线等一批新建管道和互联互通项目陆续投产。同时,按期完成中俄东线大哈支线双合分输站投产,实现与东北管网联合运行;完成河北省内新天液化天然气(LNG)资源上载调试;顺利承接增量天然气进京供应,保障首都能源供应安全。通过一系列举措和优化运行,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实际日输气量极值同比增长1.5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首都北京,以及华北、西北、东北、江浙沪、湖广、赣皖等重点区域的冬季采暖供气需求。上述负责人表示,国家管网集团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和三大石油公司等相关企业共同建立了冬季保供部际协调机制。该机制以管网运营数据为基础,持续开展供需形势提前预判,高效协调保供资源增备、增输、增供,有力推动山西煤层气资源快速恢复上载、金坛储气库扩能改造动火作业顺利完成、青岛LNG外输管道增输提量,有效保障了去冬今春天然气保供期间的能源供应。

01
2024.04
国家管网集团去冬今春累计输气量突破1100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超8%

日前,国家管网集团去冬今春天然气保供工作圆满收官。自2023年11月供暖开启以来,历时4月有余,国家管网集团全力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累计输气量突破11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超8%;寒潮期间日最高输气量达10.2亿立方米,同比历史极值增长17%。2023年入冬前,国家管网集团利用非供暖季时间窗口期全力支持保供资源“夏买冬用”、储气库“夏注冬采”,将“冬夏一体化”保供模式推行到底,做到“手里有粮,心中不慌”。与管网联通的18座储气库完成注气153亿立方米,完成率107%。国家管网集团天然气管网一次年管输能力超3400亿立方米,保供能力实现新“飞跃”。此外,国家管网集团提前组建了京、冀、鲁等11个重点区域保供工作小组,建立监测与协调机制,主动对接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和重点用户200余次,及时协调解决实际问题。2023年以来,古浪—河口天然气联络管道、蒙西管道、西气东输三线中段(枣阳—仙桃)、广西支干线等一批新建管道和互联互通项目陆续投产。国家管网集团加快推进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14个冲峰能力建设项目,持续完善东北、西北、西南、沿海天然气四大战略通道,区域干线管输瓶颈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保供能力持续增强。同时,按期完成中俄东线大哈支线双合分输站投产,实现与东北管网联合运行;完成河北省内新天LNG资源上载调试;顺利承接增量俄气进京供应,保障首都能源供应安全;川东北元坝气田天然气汇入中贵线,提高一次资源接入能力……通过一系列举措和优化运行,管网实际日输气量极值同比增长1.5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首都北京、华北、西北、东北、江浙沪、湖广、赣皖等重点区域的冬季采暖供气需求。

01
2024.04
独山子区新北区街道第十五社区携手开展公益捐赠活动

独山子区新北区街道第十五社区近日携手区慈善协会及西部管道公司独山子输油气分公司,共同发起了“助振乡村 让爱传递”公益捐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活动现场,第十五社区党委书记详细介绍了受助的疏勒县罕南力克镇玉奇喀拉村的基本情况,并对捐赠企业西部管道公司独山子输油气分公司的慷慨之举表示衷心感谢。据了解,此次捐赠的物资包括洗发水、沐浴露、护手霜、杀虫剂、儿童玩具、书籍等日常生活必需品,总价值人民币10852元。这些物资将有效满足当地群众的生活需求,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爱心涌动。第十五社区的工作人员与捐赠企业代表共同将捐赠物资一一整理打包,准备送往受助乡村。第十五社区表示,今后将继续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宗旨,积极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动员更多的爱心企业和人士参与到乡村振兴事业中来。同时,也将加强与受助乡村的联系与沟通,确保捐赠物资能够真正发挥实效,助力当地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01
2024.04
牢记嘱托!国家管网集团甘肃公司兰州输气分公司圆满完成甘青两省去冬今春保供任务

截至3月29日,国家管网集团甘肃公司兰州输气分公司圆满完成甘肃、青海境内去冬今春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任务,平稳供气37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9.98%。强化设备巡检质量和效率(国家管网集团甘肃公司兰州输气分公司供图)擦亮“服务”,提升安全管控能力入冬以来,兰州输气分公司深化“冬夏一体化”保供机制,细化基层场站巡检和值班值守要求、强化站场工艺设备运行参数监测,扎实做好涩北压气首站、河口作业区枢纽站天然气气质监测,严密监控各关键设备设施运行状况。加强日指定管理,实时跟进日指定计划执行进展,提前做好计划执行预警,做好分输管控工作,实现进出平衡,坚决扛牢责任、狠抓落实,全面提升天然气冬季保供能力。广大干部员工不惧风雪、步覆不停,在冬季大考中挺膺担当,坚实把主题教育实效转化为奋进国家管网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汇聚起千家万户里的“冬日暖阳”。攒足“底气”,拓宽多气源保障做好天然气保供工作,更要抓牢靠实管输资源。今年以来,兰州输气分公司深入开展“建管融合”工作,提前组织设备调试,利用涩宁兰、西气东输两个不同压力的气源进行管道阶段性升压,减少管线节流,精准管控温降,节约了6160千瓦时电加热设备能耗,高质量完成古河线“绿色”投产,管网互联互通能力进一步提升。古河线投产后,在兰州市及周边地区形成由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和涩宁兰管道系统组成的“双气源”供气格局,日供气能力增加2900多万立方米,有效缓解甘南、甘西南管道冬季用气高峰期压力不足等问题,同时兼顾青海西宁及周边地区用气需求,进一步提升区域管网的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国家管网集团甘肃公司兰州输气分公司供图)深化应急,筑牢安全用气防线去冬今春冬季保供期间,分公司应对地震、寒潮等特殊天气,政企联合启动应急响应,确保辖区内天然气管道安全平稳。在应对两次寒潮天气时,分公司组织逐步提高所辖干支线及用户支线运行压力,满足管道沿线下游用户下载需求。持续关注兰州、西宁、临夏等城市保供情况,每天对供气管道的下载情况进行分析,确保重点城市保供平稳有序。冬季保供前,分公司组织相关作业区和维抢修队针对管线冰堵、分输失效、低压运行等情形开展实战演练,两天三夜高效处置兰石化分输调压撬冰堵等事件,融合各方应急抢修机制,锻炼与其他单位应急队伍通力协作应急抢险能力,持续强化队伍在极端天气下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应急预案熟练程度以及政企协作配合能力。在“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的西部高原,管网人不懈努力,连续三年平稳输气40亿立方米以上,为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新的一轮“冬夏一体化”保供工作即将开启,国家管网甘肃公司兰州输气分公司将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要、服务行业发展”的企业宗旨,扛稳扛牢天然气保供主体责任,保持安全生产平稳有序的态势,在国家能源安全的新征程上谱写新篇章。(慕泽伟)

01
2024.04
长输天然气管道泄漏怎么办?开封市这场多部门联合演练给出解决方案

“报告,北方管道郑州输气分公司平泰线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3月29日上午9时,由开封市发改委、应急局、开封市祥符区政府主办,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公司郑州输气分公司承办的2024年长输天然气管道泄漏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有序拉开帷幕,来自开封市祥符区政府各应急部门和郑州输气分公司的数十名演练人员迅速进入“战斗状态”。演练模拟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公司郑州输气分公司平泰支干线管道在开封市祥符区小店王村附近因地震导致露管变形,发生天然气泄漏事件。开封市祥符区政府和郑州输气分公司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政企联合开展接警汇报、险情核实、警戒布控、政企联动、人员疏散、工艺调整、管道抢修等多个环节的应急演练。据了解,平泰线管道是国家骨干能源动脉,管道直径1016mm,设计压力10MPa,潜在影响半径达318米,一旦泄漏发生爆炸事故,将严重威胁附近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对下游省市用气造成严重影响。快速有效的应急处置对于减少人员伤亡、降低影响后果至关重要。演练现场,郑州输气分公司协同开封市祥符区各部门对事发点附近人员进行疏散和警戒布控,并对“泄漏点”进行水幕隔离降温;按照专项预案流程,调整管网整体运行工况,对模拟事故段管道进行放空、氮气置换,为抢修作业做好准备。经各方应急抢修力量开展作业坑开挖、防腐层剥离、受损管线切除、新管线安装,高质量完成管道组对、焊接,经检测、试压合格后,恢复管道供气,本次“长输天然气管道泄漏险情”得到及时有效处置。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充分展现了政企联合应对长输油气管道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快速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达到了检验预案、加强联动、锻炼队伍的目的。此次演练,通过与开封市、祥符区各政府部门的联动协同,进一步理清了政企职责界面和协同方式,也有效提升了管道沿线群众的管道保护意识和应急逃生能力。开封市发改委副主任张艳在演练点评时指出,这次演练组织周密,指挥得当,分工明确;演练内容设置科学、部署周密、达到了预期效果。她同时强调,要切实提高认识,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要持续完善提升,进一步提升应急预案的操作性和准确性;要抓好隐患排查治理,把安全风险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要利用此次灾害应急演练的机会,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推动天然气长输管道领域安全生产水平和应急救援避险能力再上新台阶。(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宋敏 通讯员 李双柱 张丽)

01
2024.04
国家管网湖南公司兰郑长管道-154国储库-长郴管道互联互通工程投产成功

3月28日,国家管网湖南公司兰郑长管道-154国储库-长郴管道互联互通工程(以下简称154互联互通工程)投产一次成功,该项目的成功投产将为湖南地区成品油供应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154互联互通工程共涉及两条联络线、一座阀室和两座站场的建设,建设范围内地型地貌复杂多样,施工难度较大。国家管网湖南公司积极践行央企职责,全过程参与项目建设、过程监管、土地外协和合规手续办理等工作,圆满完成了工程试运投产工作等准备工作。自2022年8月27日开工建设以来,在湖南省、市各级地方政府部门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推进迅速,为更好地发挥“X+1+X”油气市场体系中“1”的作用夯实硬件基础。154互联互通工程是国家管网集团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构建“全国一张网”的重点举措之一,也是华中地区的首个成品油干线管道互联互通项目。该项目设计年输量350万吨,成功投产后能够提高湖南地区管道运行效率,实现成品油供应“北油南调”,将北方油品资源输送至湖南省各地市及周边省份,华中地区能源供应得到进一步保障。(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邹硕 彭青云)

首页 20 2122 23 24 末页
页数:22/9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