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025.04
福建天然气管网与广东天然气管网联通工程开工建设

3月30日,福建天然气管网与广东天然气管网联通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我国能源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加快提速,天然气“全国一张网”进一步织密。福建天然气管网与广东天然气管网联通工程全长23.46公里,起自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分输站,终至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分输站,设计压力10兆帕,年输气能力10.58亿立方米。项目建设后,将打通福建省与广东省天然气管网运营断点,完成海西管网二期与广东省天然气主干管网互联互通,满足闽南地区LNG资源反输粤东地区功能,实现闽南和粤东地区天然气资源双向输送。工程开工现场联通工程将与西气东输三线东段、漳州液化天然气外输管道等现有管道进行连通,共同构建东南沿海区域骨干管网,推动西气东输系统管道气与沿海LNG接收站进口LNG资源联网,实现天然气资源灵活调配,提升两省天然气资源保障能力和应急调峰能力。漳州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沿线多为浅丘、缓丘、平地交错地形,且具有水稻田、河流、鱼塘等高地下水位地质特点,管沟成型困难,施工难度大。国家管网集团采用焊接速度快、地形适应能力强的钨极氩弧自动焊技术,以及沟上焊接+沉管下沟的敷设方法,降低地下水对焊接质量和工效的影响,保证管道质量安全。建设过程中,国家管网集团加强建设全过程生态保护,通过优化路径,缩窄施工作业带等方式,减少树木砍伐,实现绿色施工。该项目还将采用专业信息化系统开展设计、施工、采购全链条工程管理,通过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数据采集处理,建成主动式风险管控模式的智能管道,作为一级调控管道纳入全国天然气管网集中调度,实现天然气资源灵活调配。管道沿线地形复杂“十四五”以来,随着国家“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型的推进,国家管网集团全面提速天然气干线通道、管网互联互通、储气调峰重点项目建设,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满负荷运行,川气东送二线等战略性工程提速建设,广东、浙江、甘肃、福建、海南等省级管网融入“全国一张网”,油气基础设施保供能力硬瓶颈已基本消除,国家能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02
2025.04
烈火中的逆行者:国家管网人与甲乙村共筑生命防线

2025年3月24日13时30分,春日的阳光洒落在青藏高原的群山之间,国家管网集团甘肃公司青海输气分公司湖东压气站的值班电话突然急促响起。电话那头,青海省共和县公安局倒淌河派出所民警的声音带着焦急:“附近甲乙村后山突发山火,火势迅速蔓延,急需支援!请立即送些灭火器到现场。”协助老百姓灭火(国家管网集团甘肃公司青海输气分公司供图)值班副站长蒲飞航心头一紧,他深知山火对高原生态和村民生活的威胁。作为国家管网集团的一员,他时刻牢记“最讲政治、最有信仰”的责任担当。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后,他立即组织站内员工行动起来——搬运灭火器、检查车辆状况、规划最优路线,短短10分钟内,救援小组整装待发。山路崎岖,2.3公里的颠簸行程中,大家的心早已飞向火场。抵达现场时,浓烟裹挟着焦糊味扑面而来,火舌在风中肆虐,吞噬着枯草与灌木,山脚下的村庄岌岌可危。派出所民警和村民们正在紧张扑救,但火势仍难以控制。协助老百姓灭火(国家管网集团甘肃公司青海输气分公司供图)“大家听我指挥!”派出所民警高声喊道,随即带领大家冲向火线。他们熟练地操作灭火器,对准火源根部喷射,白色的干粉瞬间覆盖火舌。与此同时,村民们自发组成运输队,将灭火器、铁锹等物资送往灭火现场;民警们则负责开辟隔离带,防止火势扩散。一时间,人声、风声、灭火器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团结协作的战歌。烈火炙烤下,管网人的身影成了最温暖的色彩。在扑救中有的员工不慎滑倒,膝盖擦伤,却顾不上包扎,仍坚持搬运灭火器;56岁的老党员蒲师傅凭借多年经验,带领村民在火场外围筑起第二道防线。村民扎西东柱抹着汗说:“这些年轻人比我们还能扛!他们来了,我们就有了主心骨!”经过4个多小时的奋战,火势终于被控制住。当最后一缕青烟消散在蓝天白云下,村民们自发围拢过来,用藏语和汉语高呼“谢谢!谢谢管网人!”员工望着被熏黑的双手和疲惫却坚定的同事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守护能源动脉是我们的使命,但此刻,我们更是甲乙村的兄弟姐妹。”此次救援,不仅展现了国家管网集团“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管网铁军作风,更彰显了警企民携手共克时艰的深厚情谊。正如湖东压气站在极寒中坚守的管网铁军——稀缺的是氧气,宝贵的是精神。湖东压气站的员工们用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在高原的烈火中,他们不仅是能源的守护者,更是人民群众最信赖的“火焰蓝”!(慕泽伟 包正晟 白兆祥)

02
2025.04
国家管网集团储能技术公司圆满完成冬季保供任务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国家管网集团储能技术公司为期120余天的冬季保供工作圆满收官,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和人民温暖过冬提供了坚实保障。自组建运营以来,储能技术公司始终将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以安全环保风险管控为主线,以HSE一体化平台为抓手,狠抓作业过程管控和应急能力建设,推动安全环保流程数字化落地,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在开局之年实现安全环保形势总体平稳,荣获集团公司2024年度安全生产先进企业。面对正式接管运营后的首次冬季储气调峰保供任务,公司切实扛起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冬季保供各项管控措施,成立生产运行、工程物资、HSE监督、综合保障、保供宣传等专项工作小组,提前对设备设施进行排查维护,制定“初期稳采、中期高采、末期尽采”采气策略。在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实训)濮阳基地,开展运营元年规模最大、最贴近实战的大型井喷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强化各部门联动协作机制,锻炼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为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冬季保供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位于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文留镇的文23储气库,是我国中东部地区最大的地下储气库,库容最大、工作气量最高、调峰能力最强。文23储气库仅用3天便顺利完成采气转注气切换工作。在本轮采气过程中,单日最高开井86口,连续26天单日采气量超过1800万方,采气量累计超12亿方,日最高冲峰能力达3253万方,较上一周期增长141万方,以强大的调峰保供能力为中东部地区能源稳定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直溪镇的金坛储气库,作为我国首座盐穴储气库,被誉为“中国盐穴储气第一库”。本轮保供期间,金坛储气库注采气工况转换4次,连续7天满负荷采气,共计27天日采气量超过1000万方,保供采气量创历史新高。面对17条总长28.58千米、连接40座井场的复杂集输管线巡护环境,金坛储气库引入无人机巡查,每日3条航线各飞行一次,实现辖区天然气管线巡查全覆盖,有效弥补了人工巡护的短板,确保了输气安全。位于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的刘庄储气库,是我国长三角地区首座枯竭油气藏型储气库。在本次冬季保供中,刘庄储气库顺利完成扩容工程JH15、JH16井注采完井作业,实现注气期连续无间断注气,注气量高达9450万立方米,刷新了历年注气量记录,刘庄作业区荣获国家管网集团2024年度生产运维先进基层单位称号。(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冬梅)

01
2025.04
春风送暖处,星火照人间

三月的风带着春的暖意。这个春天,管网员工以行动为笔,以真诚为墨,在万家灯火间留下爱的印记,让我们循着爱的足迹,重温那些温暖时光。以书声筑梦,托起明天的太阳北京管道公司长期帮助山西省朔州市应县杏寨乡旧堡希望小学8名学生,为孩子们传播课外知识,让孩子们了解校园外世界,帮助孩子们树立成长成才愿望。建设项目管理公司走进四川内江管道施工工地沿线山区校园,介绍管道建设对家乡经济发展的意义,在孩子们心中许下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望;走进河北永清特殊儿童义务教育学校,和孩子们一起把梦想填满色彩、绘成图画,用爱祝福他们“向阳花开、朵朵精彩”。西北公司连续多年组织开展“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温暖上学路”公益助学活动,资助困难学生80余人,送出教育物资400余件,积极弘扬和谐互助精神,关爱儿童成长。西南管道公司深入彭州市东城小学、绵阳市西屏小学,给孩子们送温暖、送关爱、送知识、送安全,通过“大手拉小手”,让孩子们暖心更安心,让大山深处的未来不再孤单。西气东输公司“橙衣卫士”志愿服务队再次收到大凉山孩子们的来信。在管网帮助下,孩子们喝上了奶粉、穿上了新衣物、背上了新书包,家里安装了照明灯具和无线网络,用上了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管网与百姓的感情愈加深厚。浙江省天然气管网公司丽水作业区团支部与刘英小学开展以“护学岗”为主题的活动,派出志愿者参与学生上下学护学工作,走进学生当中,开展管道保护宣传和校园植树活动,守护安全校园、绿色校园。以温情叩门,守护岁月微光福建公司志愿者到龙岩作业区南山村孤寡老人和贫困村民家中开展慰问关怀,帮助老人打扫房屋,聆听老人讲述往昔峥嵘岁月,把管网温暖送到老人心坎上。甘肃公司青年志愿者来到天水市社会福利院,带去精心挑选的图书、衣服和营养丰富的食品,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湖南公司管网青年走进管网沿线村庄孤寡老人家中,陪他们下棋、聊天,送去初春暖阳般的陪伴,开展扫除、清洁等力所能及的帮助服务,为他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咱们的输气管道就像甘蔗的根脉,得共同守护......”华南公司员工利用管道巡线、主题活动等契机,一边帮助村里老人收割甘蔗,一边宣传管道保护知识,与百姓共同建立管道保护安全线。以行动扎根,绘就社区春景油气调控中心“青力而为,支援橙行”志愿服务品牌与北京安定门街道志愿服务队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围绕社区公益活动、助老扶困等开展志愿服务。东部原油储运公司连续9年组织开展“七彩”志愿活动,开展10余项便民服务,用温暖的笑容和志愿行动让社区成为温暖“打卡地”。共享运营公司开展“同心共享积微善”志愿服务,通过捐赠衣物、疏导交通、便民理发等活动传递管网温暖,为城市文明建设贡献管网力量。西部管道公司“戈壁青锋志愿服务队”在管网沿线开展“春风送暖”关爱活动,为群众排查燃气安全、用电安全、修理家电等,参加义务劳动保护生态环境,让管网温暖像春风吹过茫茫戈壁,如橙花绽放在无垠荒漠。春风徐徐,拂过四野。每一次伸手的温度都在续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每一份善意的流转都在诠释“服务人民需要”的宗旨,管网员工用点滴温暖,让万千星火汇聚成光。

01
2025.04
管网青年投身“能源动脉”建设一线查隐患

广西百色到云南文山液化天然气管道工程全长346.8公里,是桂气入滇,解决广西、云南气源单一问题的重点工程,也是国家“十四五”重大能源基础设施重点工程。这样的在建项目,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公司目前有23个,500余个机组每日有上千个作业点位同步作业,涉及现场作业人员万余人次。在复杂多变的野外作业环境下,如此大规模的作业活动如何实现安全?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引导全体干部员工和参建队伍强化“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的安全防控意识,严抓施工现场风险管控与隐患消除,对高风险作业未落实现场确认、现场批准、全程监护、视频全覆盖视为隐患进行整改。2023年8月以来,公司启动“青年查隐患‘青’力保安全”活动,激发青年参加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在实干历练中增长本领。247名青年尤其是近两年入职员工承担起查隐患的攻坚任务,累计查出隐患5498个。刚到现场时,川气东送二线工程铜梁项目分部新入职员工张傲洋面对挖机驾驶舱摆放手机支架、安全逃生直梯扭曲变形、作业人员在挖机大臂下走动等隐患,不敢直接下定论。2024年入职的虎林-长春工程哈尔滨项目分部马青峰也只能发现那些被老师傅们戏称为“入门级”的跑冒滴漏、标识缺失或作业票填写不规范等问题。这些成为新入职员工理解管道施工、进入查隐患角色的“敲门砖”。随着参与检查次数的增加,青年员工逐渐提升了隐患排查能力:检查沟边一米安全线距离、提示现场作业人员明晰管沟开挖回填风险防控的关键要点,提示吊装作业时钢丝绳存在打弯情况……训练有素的青年员工已经能够很快发现并提示这些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并推动整改。“让手中的每一处焊缝都经得起审视,让每一条流程都抵得住推敲”。在这一活动号召和引导下,越来越多的管网青年培养起安全意识,形成踏实、认真、注重细节的安全习惯。自从建立“本部主监视中心+区域分监视中心”的两级监视和值班架构,轮岗新入职员工和经验丰富的业务部门人员就担当起施工安全视频监控的专项工作。有一次值班,新入职员工龚凡和郭文渊分别发现一处管沟开挖存在较大风险和高处作业严重违章。他们发挥视频监控“第一道”安全防线作用,立刻通过视频画面上标记的电话联系现场安全员,要求随即停工整改。类似的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每天都在监视指挥中心和项目部之间配合完成。通过在本部主监视中心的历练,新入职员工系统学习了提示作业风险需要的技能,先后识别出动土、高处、吊装、临时用电等作业过程中的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并能够针对现场放坡、堆土等安全要求,吊管机、挖掘机等机具设备使用及摆放等工作进行有效监督。这项活动启动以来,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党委建立起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发现隐患、治理隐患、综合评优”的工作模式,评优频次由一年一次调整为一季度一评比,目前涌现11名标兵、26名能手、72名新星。部分标兵已经崭露头角、担负更重要任务,最初的“要我查隐患”正在加速向“我要查隐患”转变。 公司党委持续引导“青年查隐患”活动创新形式,将青年员工参与度、安全生产学习成效、技术攻关贡献等量化为积分,作为“推优入党”和评先评优的核心指标,发挥“青年查隐患”激励作用,激发青年奋进力量。如今,“青年查隐患、‘青’力保安全”活动形成了品牌,成为国家管网集团典型案例,并在集团公司党建考核中评为亮点之一。(通讯员畅惊殊 周力 崔楠翊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徐新星)

01
2025.04
福建天然气管网与广东天然气管网联通工程开工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记者戴小河)国家管网集团31日宣布,福建天然气管网与广东天然气管网联通工程30日开工建设,我国天然气“全国一张网”进一步织密。福建天然气管网与广东天然气管网联通工程全长23.46公里,起自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分输站,终至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分输站,设计压力10兆帕,年输气能力10.58亿立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打通福建省与广东省天然气管网运营断点,完成海西管网二期与广东省天然气主干管网互联互通,闽南地区液化天然气(LNG)资源可以反输粤东地区,实现闽南和粤东地区天然气资源双向输送。联通工程将与西气东输三线东段、漳州液化天然气外输管道等现有管道进行联通,共同构建东南沿海区域骨干管网,推动西气东输系统管道气与沿海LNG接收站进口LNG资源联网,实现天然气资源灵活调配,提升两省天然气资源保障能力和应急调峰能力。“十四五”以来,国家管网集团加快天然气干线通道、管网互联互通、储气调峰重点项目建设,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满负荷运行,广东、浙江、甘肃、福建、海南等省级管网融入“全国一张网”,油气基础设施保供瓶颈基本消除,国家能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完)

31
2025.03
“全国一张网”织就民生温暖图

新华网北京3月31日电(石海平)又一年爬冰卧雪,又一年冬季保供。这个供暖季,国家管网集团累计输送天然气超1000亿立方米,成功应对多次冷空气降温过程,特别是春节降雪寒潮期间,实现天然气管网日均输量7.45亿方,较上年春节长假日均输量增长1.62亿方、增幅27.8%,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节。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国家管网集团通过“全国一张网”的高效运营。“油气管网安全平稳运行关系千家万户。当前正值岁末年关,要高度重视管网安全生产和能源保供等工作。”国家管网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张伟今年春节前夕表示,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积极做好寒潮天气应对,扛稳扛牢冬季保供调度协调责任,全力保障管网安全平稳运行、能源可靠供应,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祥和过节。作为我国油气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国家管网集团于2019年12月正式成立,是我国能源领域的“国家队”。自成立起,国家管网集团加快推进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整合长输管道、LNG接收站、储气库等核心基础设施,实现天然气资源跨区域高效调配,构建天然气能源生命线,为我国冬季能源安全与民生保障交上一份合格的温暖答卷。管道建设:夯实能源输送“根基”2月7日,奥运冠军张虹点燃哈尔滨亚冬会主火炬“雪韵丁香”,拉开了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的序幕。熊熊燃烧的火炬,激励亚洲健儿奋勇争先,也离不开天然气的稳定供应。为了确保盛会用能,以及民生用气,国家管网集团开辟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明水—哈尔滨支线、大庆—哈尔滨支线)双线保供,这也是为今年冬季保供推出的新通道。数据显示,自2024年11月进入供暖季,国家管网集团已向亚冬会举办地——哈尔滨地区稳定输送天然气超3000万立方米。事实上,天然气管道作为“全国一张网”的核心载体,不仅在亚冬会这样的重大国际赛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更是我国冬季能源安全保障的重要支撑。数据显示,2024年11月1日~2025年3月15日,国家管网集团跨省天然气管输平均运价率同比下降2.2%,为客户节约运输成本6.5亿元,有效释放改革红利,托运商资源入网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自成立起,国家管网集团把基础设施扩容摆在重要地位。尤其是去年以来,国家管网集团提速了“全国一张网”的组网织网,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成投产。——2024年9月29日,国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中卫)新疆段建成投产,进一步畅通西部天然气资源后路,提升西气东输管道系统整体输气能力,向沿线地区稳定供应清洁优质的天然气能源。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中卫)新疆段——2024年12月2日,作为我国目前单管输气量最大的天然气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每年可向东三省、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稳定供应天然气380亿立方米,达到最高水平,可满足13000万户城市家庭一年的用气需求。——2025年2月,川气东送二线天然气管道东段全面推进建设,预计2027年全线贯通。东段全长2698公里,管道设计压力10兆帕,年设计输量140亿立方米。川气东送二线川渝鄂段(威远/泸县—铜梁)今年,国家管网集团将继续积极推动“全国一张网”的建设,加速推进川气东送二线、虎林至长春天然气管道等战略通道建设。预计2025年将建成管道超2000公里,新增一次管输能力250亿立方米,完成“十四五”规划的1.65万公里目标。虎林—长春天然气管道管道相互连通,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能源输送体系,不仅连接了国内的气田、储气库和消费市场,还与国际能源市场紧密相连,夯实了能源输送“根基”,为国家能源安全和民生用气提供无比坚实的保障。储气保障:筑牢调峰保供“底气”今年春节假期,国家管网集团文23储气库管道保护工李林林没有跟家人团圆,而是一头扎进了田间地头,开展徒步巡护:管道三桩一牌有没有损坏,巡线员的巡检率是不是达标……无数个管网人,一边守护着安全生产,一边保障冬季供应。国家管网集团文23储气库,是中原储气库群的核心成员,也是我国中东部地区最大的储气库,设计总库容是104亿立方米,大约相当于740多个西湖水量。2024年,文23储气库二期全面投产。每年入冬前,文23储气库都会提前完成年度注气任务;当寒天来临,文23储气库就马力全开,全力保障居民“热度”。自成立以来,国家管网集团坚持打造地下“粮仓”守护万家温暖:建立管网冲峰能力项目三年滚动规划机制,大力实施冲峰能力建设,建成了粤东LNG外输管道、滨海LNG外输管道、天津LNG二期、文23储气库二期等21项冲峰能力建设项目。管网最大资源接入能力由成立之初的7.5亿方/日提升至11.9亿方/日。2024年9月,国家管网天津LNG接收站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成为国家管网集团单日气化能力最强的LNG接收站,也为京津冀地区冬季供暖需求提供坚实能源保障。天津LNG接收站像天津LNG接收站这样的LNG接收站,国家管网集团有8座,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华南沿海等天然气消费重点区域,形成全国性供气网络,接收能力超3960万吨/年,占全国LNG接收能力的25%以上,配套储气能力超30亿立方米。今年开年,国家管网集团储气项目方面跑出了“加速度”:位于河南平顶山的储气库工程联络管道,线路全长30.2公里,今年开年后,各方积极发力,推动项目如期开工建设;位于江苏淮安的刘庄储气库扩容工程已顺利完成JH15、JH16井注采完井作业,在本次冬季采气期,刘庄储气库实现了注气期连续无间断注气,此轮注气量达到9450万立方米,刷新了历年注气量的新纪录。国家管网集团储气设施,如同我国能源运行的巨型“呼吸系统”,在用气低谷时吸纳富余资源,在寒潮汹涌时释放暖流,构成了我国天然气“全国一张网”最坚实的缓冲带。这是属于中国能源保供体系的静默史诗,也是“人民至上”理念的温暖注脚。资源统筹:打通区域调峰“瓶颈”国家管网集团油气调控中心。“喂,妈。你和爸就安心在外面旅游吧,我一个人会好好过年的,你看,这不是有很多小伙伴陪着我吗?”万家灯火时,刚参加工作满一年的原油成品油调度刘艺璇第一次在岗位值守过年。电话时不时响起,她忙碌着,也记录着。这是国家管网集团官微今年发布的大火短视频《爱在新年》的一个片段,也是国家管网集团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破局区域调峰难题的生动画面。2023年12月底全国管网峰值创历史新高,而在2个月之后,又在2024年2月中旬春节期间创冬季历史新低。这种天然气消费量的峰谷极值变化,非常考验资源统筹的协调调度能力。国家管网集团优化利用“站、管、库”一体化协同机制,研究探索天然气管网能够兼顾销量高峰到低谷迅速转换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显著增强管网峰谷双向调节能力和韧性,提高天然气管网运行安全系数,更好的服务天然气保供。在调峰保供的幕后,技术创新是破解瓶颈的“密钥”。工业软件是现代工业的“灵魂”。长期以来,国内没有适用的国产油气管道SCADA系统软件,SCADA系统建设均采用国外产品,核心软件依赖进口,形成了“卡脖子”局面。由国家管网集团油气调控中心自主研发的油气管道SCADA系统软件——PCS管道控制系统软件,实现了国内同类工业软件“零”的突破,已经在管网进行推广应用,为保障国家管网集团油气调控运行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本质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首套全国产化成品油管道SCADA系统国家管网集团油气调控中心持续推进管网智能调控建设,加快推进报警调度台、压气站“一键启停”试点改造、用户自动分输改造、天然气管网运行数据应用平台(二期)、压缩机动态效率监测平台等项目进度。结合天然气调控业务数字化转型要求,进一步从智能感知、预测预警、优化决策、智能控制等多方面入手,研究实施天然气管网智能调控建设规划,推动管网智能化调控水平稳步提升。智能化让调度如虎添翼。哈尔滨亚冬会期间,技术人员通过实时数据模拟,精准预判用气峰值,提前72小时调配储气库资源;AI巡检无人机盘旋在东北林海雪原,红外热成像锁定管道微泄漏点,将风险消弭于萌芽。从人员到技术,这些“看不见的防线”,让天然气这个经济的动脉在寒冷中依然强劲搏动。利用油气管网国产SCADA系统,远在千里之外的油气管网设备实现“无人操控”运营优化:做优客户服务“颗粒”“开饭啦,吃饺子喽”“怎么跟我家做的差不多啊”“这就是你妈妈做的”……国家管网集团天津维抢修中心张博连续三年春节值班,站队偷偷联系他妈妈邮寄了年夜饭。张博吃着,也流泪了;但吃完,他笑了。维抢修工作,争分夺秒。2023年12月中下旬,一股“完整气象记录以来12月最强”的寒潮席卷我国,华北等地遭遇了大范围降雪和低温冰冻。偏偏在此时,国家管网西气东输一线沁水压气站发生外电线路故障。最终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在管网人的全力抢修下,故障得到及时维修,让山西煤层气资源快速恢复上载,保障了这次超级寒流期间的资源保供。加快客户服务响应速度、设立客户服务热线……国家管网集团构建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经理为基本业务单元的前台体系,确定天然气“一省一队伍”、油品“一线(通道)一队伍”的组织架构,以制程为支撑,推动管理单元、管理层级、管理团队、销售理念的全面变革。“服务有惊喜”“服务好便捷”……国家管网集团用心服务也收获了客户好评不断,客户满意度更是连续两年达到99%以上。建成并持续迭代升级管容交易平台、开发推出“管网通”“峰谷通”“一站通”“气液通”等创新服务产品、推广实施“一票制”服务合同……国家管网集团坚持从客户实际需求出发,依托信息平台,对标国际先进商务运营模式,深度结合国内政策环境,大力研发创新产品和增值服务,推进业务多元化及转型升级。应急天然气的储备,为我国的冬季保供注入了强大动力,更在关键时刻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2021年以来,国家管网集团分两批采购了总计8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作为国家天然气应急储备资源,存储在国家管网集团所属LNG接收站、储气库和天然气管网。它们如同能源领域的“定海神针”,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驾护航。在冬季保供期间,国家管网集团加强对应急天然气的管输能力配套建设:通过优化管网布局、加强设备维护、提高调度效率等措施,确保应急天然气在管网中的畅通无阻。同时加强与各地用户的沟通协调,确保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数量向用户供气。这种精细化的管理和高效的调度能力,不仅保障应急天然气的及时供应,也赢得广大用户的信任和赞誉。当国家管网集团的“全国一张网”遇见运营服务的“颗粒化管理”,冰冷的钢铁管道便有了生命的温度。从漠河雪原到珠江两岸,5.9万公里天然气主干管网与900余座场站相连用户正在演绎新时代的温暖叙事——这不是简单的能源传输,而是一场关于精度、速度与温度的中国式现代化保供实践。2025年冬天,当哈尔滨亚冬会的冰上赛场绽放“绿色火焰”,当长三角居民在寒潮中安然烹煮团圆饭,背后正是这张覆盖10万公里管网的“全国一张网”,以统筹之智、科技之力、贯通之勇,书写着中国能源安全的温暖答卷。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国家管网集团基本建成世界一流企业、打赢立企之战的冲刺之年。张伟说,让我们发扬爬冰卧雪、顽强拼搏的精神,再接再厉推动管网事业发展取得更大战果,冲刺基本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能源基础设施运营商。

28
2025.03
国家管网海南管网:全力保障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天然气供应

新华社客户端海南博鳌3月28日电(记者陈子薇)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于3月25日至28日在海南博鳌举办。年会期间,国家管网华南公司海南管网全力保障天然气供应,预计每日输气量超750万立方米。企业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利用信息化调度系统,实时监测数据,对全岛用气需求做预测和研判,协调优化多气源调配,完善监测预警设施,形成管网感知“一张图”。此外,企业提前开展全方位、地毯式、无死角的安全隐患排查,推动各类问题隐患深查彻改、动态清零;加大无人机等数字化智能化设备投入力度,实现对管网全覆盖巡查巡检,坚决防范管道第三方施工破坏。企业注重加强与地方政府、消防、公安等部门沟通,建立保供应急联动机制,确保各项保供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为年会举办提供坚实的能源支撑。

25
2025.03
管网“橙”温暖陪伴点亮少年心

3月下旬,河北永清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到电影院看一场电影的愿望实现了。当孩子们的注意力和情感被火遍全网的《哪吒》精彩故事牵引波动时,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公司青年志愿者们开心地笑了。近两年,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在加快织密、延伸“全国一张网”,打造国家能源动脉的同时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于虎林—长春工程、西气东输四线和川气东送二线等管道沿线坚持做好“一小”捐赠活动,并围绕这个群体开展志愿服务,擦亮“管网橙”品牌形象。该公司“青春筑网”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与永清县特殊教育学校结成服务对子以来,定期开展社会捐赠与志愿服务活动。四川省内江市界市镇天华小学地处偏远,六个年级总共仅有170余名学生,荣誉墙上却贴着满满的奖状和荣誉。这些孩子大都是留守儿童,父母离异或常年在外打工。有的孩子一生下来就给老人抚养,父母有的一年回一次,有的几年回一次……孩子们的这些成长经历让内江项目分部志愿者们深受触动,他们带着书包、文具、篮球等礼物看望这些孩子,和孩子们一起打篮球,宣讲国家管网的由来和长输管道建设的故事。“我们换新桌椅了,好开心哟!谢谢叔叔、阿姨们。”兰州市安全区长风小学三年级一名同学站在崭新的桌椅前,兴奋不已。原来,学校新增了70套“爱心桌椅”,同学们都很开心。该公司从孩子们学习需求出发,向安宁区长风小学捐赠了70套全新课桌椅。看着货车载着课桌椅驶入校园,师生们无比高兴,一时间校园充满欢声笑语。随着“全国一张网”版图持续扩大,该公司志愿者迅速把捐赠和爱心活动传递到管道沿线:为百色市右江区龙景第四小学162名学生送去书包和文具,为长春市德惠市达家沟小学送去学习用品,向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大河沿镇中学捐赠多功能打印机和文具用品……从西部边疆到东部沿海,从南部海域到东北雪原,从大江南北到巴山蜀水,管网“橙”跃动在管道建设沿线,散发一分热,传递一份爱。(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滕飞 管笛 刘宁宇 记者 徐新星)

24
2025.03
国家管网西气东输去冬今春向江西输送天然气量再创新高

据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南昌输气分公司数据显示,国家管网西气东输在去冬今春天然气冬季保供期间累计向江西省输送天然气约17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冬季保供期间,西气东输南昌输气分公司始终将人民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全面夯实管网安全运行基础,强化设备维保及隐患排查,提升全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寒冷冬日天然气供应充足稳定。公司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协同联动,成立联合保供专班,全方位制定保供措施、共同开展保供应急演练,联合管网上下游共同做好寒潮极端天气用气高峰应对,单日供气峰值达1600万立方米。工作人员进行设备巡检作为西气东输二线、西气东输三线的重要联络枢纽,吉安分输压气站在入冬前新投产2台电驱压缩机组。新增压缩机组投用后,西三线(东段)“北气南下”能力进一步提升,年输气量由原来的156亿立方米提升至227亿立方米;同时打通了广东、福建地区LNG资源北上外输新路径,“南气北上”能力由原来的110亿立方米/年提升至182亿立方米/年,更好满足了江西、湖南、湖北、江苏等地区冬季天然气保供需求。去冬今春,吉安分输压气站每天向吉安地区供应天然气超60万立方米,向西气东输三线转供天然气超500万立方米,冬季保供期间累计输送天然气近6.2亿立方米,保证了福建及赣南革命老区人民温暖过冬。图为吉安分输压气站南昌分输压气站是西气东输二线干线与上海支干线的交汇点,是“南气北上”“海气登陆”的重要战略通道。为保障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心脏”——压缩机平稳高效运行,南昌作业区周密制定压缩机组冬季保供运维方案;严格执行压缩机组“机长”责任制,在夜间、气温骤降等关键时期升级机组管理,确保机组健康运行,为长三角、珠三角、福建沿海等地区的天然气保供提供强劲支撑。南昌分输压气站工作人员开展压缩机组设备巡检据悉,西气东输南昌输气分公司在江西省内运营管理“两干三支”天然气管道1335.5千米,2024年累计向下游用户输送天然气近48亿立方米,为江西省天然气市场发展和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贡献了力量。(张海涛)

1 23 4 5 末页
页数:3/9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