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023.09
科技日报:潜江—韶关输气管道广西支干线顺利投产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园园)记者9月11日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国家管网集团潜江—韶关输气管道广西支干线(衡阳—桂林)工程日前顺利投产。我国“南气北上”通道得到进一步拓展,年输气能力新增25亿立方米。

广西支干线起自湖南衡阳分输站,止于广西桂林输气站,线路全长447公里,管径813毫米,设计压力10兆帕,途经两省(区)三市,设计年输量25亿立方米。该工程有助于改善中东部地区能源结构,为该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增添“绿色动力”。

“该工程的顺利投产,将进一步盘活广西液化天然气(LNG)存量,增强供应保障能力,对所经地区的经济转型和民生福祉具有促进作用。”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湖广输气分公司经理陈飞说。

据介绍,包括广西支干线在内的潜江—韶关输气管道以及广西液化天然气(LNG)配套外输管道共同构成“南气北上”新通道。该通道年输气能力约60亿立方米,与西气东输二线、川气东送等主干管道相连,具备进一步增输潜力,有助于促进管道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保护,并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注入动力。

11
2023.09
石榴云客户端:施工先扫码 西气东输四线将建成数字孪生管道

9月7日,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实施焊接作业前,工人正在扫二维码。贾然摄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通讯员 闫慧彬

你可能想不到,正在建设的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现场,工人不扫二维码就没办法施工。

9月7日,记者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管理分公司了解到,按照“智慧管道”建设要求,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要形成可追溯记录,因此每一根管道从生产到运输再到施工焊接,以及材料和施工全过程都要先扫描二维码并记载在二维码里。

其中,管道建设工程最核心部分的焊接施工,涉及热焊、根焊等20多道工序,在实施焊接作业时,电流、电压、送丝速度等20多项参数及实施作业人员信息,将永久记载在二维码相应“抽屉”里。待全部管道工程建设完成后,就能形成一条数字孪生管道,与实体管道工程一起交付。


3月13日,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实施机械化防腐作业。贾然摄

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分公司高级工程师王鹏宇介绍,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要实现“大三全”和“小三全”建设目标。所谓“大三全”是指全数字化移交、全生命周期管理、全智能化运营;“小三全”是指全自动化焊接、全数字化检测、全机械化防腐补口。

“全数字化交付的孪生管道,在电脑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为今后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支撑依据。”王鹏宇解释。

我国第一条全部实现全自动化焊接的管道工程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在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工程中,西一线有少量路段是全自动焊接,西二线和三线有一部分实现全自动焊接。相比人工焊接,全自动焊接工程合格率更高、质量更好。

此前,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工程二线、三线不能实现全自动焊接,原因在于当时的技术工艺还不成熟,特别是坡度比较大的路段,实施起来非常困难。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中,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分公司总结形成了不同气候环境、不同工况地形的施工技艺和标准。

“新疆段地形大多数地方一马平川,非常有利于实施全自动化焊接作业。”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分公司新疆工程项目部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人苏雪瑞说。


8月8日,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正在实施沟下全自动化焊接作业。贾然摄

不过,新疆的大风天气、沙尘天气和高温天气,对“小三全”也是很大挑战。为此,施工过程中抢在风期淡季,率先完成了百里风区路段焊接工程。

截至目前,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吐鲁番—中卫段,已累计完成线路焊接1627公里,管道一次焊接合格率98%以上。其中全长583公里的新疆段已累计完成线路焊接561公里,新疆段总体工程进度已达71.5%。

07
2023.09
新华社:“变废为宝”:服贸会见证中国“绿色城市”发展

新华社记者陈雨峥、张卓文、魏梦佳

餐厅后厨的油污残渣变身清洁环保的生物柴油,建筑垃圾演变为透水砖石,竹子成为生产生活用品的原材料……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处处盎然的“绿意”吸引了参展者的目光。

随着中国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推进城市绿色发展的实践在各地生根发芽,垃圾分类、“无废城市”建设、“零碳”产业园等绿色城市建设项目在多个城市开启试点,从减排、减塑、污染防治等多角度探索城市低碳、清洁发展的新模式。


9月2日,在国家体育馆举行的服贸会环境服务专题展上,观众拍摄厨余垃圾、餐厨废弃物处理流程。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中国以年均3%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GDP增速,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4.4%。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表示,全球发展不断面临环境挑战,中国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实践具有全球性意义。

在本届服贸会环境服务专题展区,北京朝阳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展示了建筑垃圾经处理后制作出的多种再生砖石。其中,再生路面砖已开始成为北京的市政道路建材,而具有良好渗水性能的再生透水砖还将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

北京朝阳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皮猛说:“城市废弃物处理一头连着减污,一头连着降碳,可以说消纳的是垃圾,生产的是绿色低碳产品。”

如今,绿色生活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人开始主动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在国际竹藤组织展台,琳琅满目的竹制品吸引了诸多消费者驻足,现场扫码下单不断。

四川一家新材料公司在展台上为消费者展示数种以竹为原料的竹纤维纸质品。该公司企划负责人黄蔓淇介绍,企业通过将咖啡渣与竹纤维混合,制造成新型材料,变废为宝,生产出可降解餐具、餐巾纸等,实现减碳。

国际竹藤组织全球政策官员艾博哈表示,竹子具有生长快、再生能力强的特点,竹制品不仅能替代一次性塑料,在生活用品中广泛运用,还能替代混凝土、铝、钢等高碳材料,应用到建筑中,从根源上减少污染和碳排放。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开始推进‘以竹代塑’。通过本次展会,我们希望向更多消费者传达绿色环保理念,让竹制品更多应用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艾博哈说。


9月2日,观众在服贸会上体验竹制鼠标键盘。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在国家管网集团展台,工作人员介绍,集团西部管道公司霍尔果斯作业区是西气东输二线、三线的国门首站,站内共有8台30兆瓦功率的燃气压缩机组,利用压缩机排放的尾气余热加热蒸汽,带动汽轮机发电。项目投产至今,已累计发出“绿电”7.59亿千瓦时,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力量。

服贸会期间,业界众多专家学者还在多个论坛上,围绕双碳赋能产业发展、碳交易、“无废城市”建设等课题开展研讨。多位专家指出,城市发展面临着人口快速增长、环境压力大等诸多挑战,要推进“双碳”引领城市绿色发展,仍需在未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环境质量,加大环保技术及材料的应用,同时也要着力提升民众的环保意识。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勇认为,应系统、科学地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例如,在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的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固体废物的精准处置,达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在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应从源头考虑固体废物的消纳能力。此外,还要加强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

07
2023.09
石榴云客户端:国内首次大口径厚壁管低温爆破试验在新疆哈密成功实施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于江艳报道)9月5日,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在哈密市的管道断裂控制试验场,成功组织实施国内首次X80钢级、D1422x38.5毫米(直径1422毫米、管道壁厚38.5毫米)的厚壁管低温爆破试验。


这是开展低温爆破试验前的管道。尚臣 摄

本次钢管低温爆破试验是西部管道公司重点科研项目《D1422x38.5毫米钢管开发及应用技术研究》的重要现场试验内容。试验目的在于通过全尺寸低温爆破试验验证最新研制的X80钢级、D1422x38.5毫米厚壁管韧脆转变特性,并形成相关落锤撕裂试验技术指标。

“增加管道壁厚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西部管道公司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工艺所所长杨明介绍,目前,国内X80钢级、D1422管材的工程应用最大壁厚为32.1毫米。


这是实施低温爆破试验后的管道。尚臣 摄

为满足未来我国长距离、大口径、高压力天然气管道穿越人口密集地区的安全需求,西部管道公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从提高钢管安全系数、增加钢管壁厚等方面协同攻关,通过D1422x38.5毫米钢管开发及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出该型号管材并形成相应环焊工艺和技术,为将来天然气管道工程应用提供技术储备。

此次开展试验的管道断裂控制试验场位于哈密市无人区,占地3000余亩,是世界第三座、亚洲唯一的管道全尺寸爆破试验平台。“本次试验目的是通过全尺寸试验来检验最新研发的厚壁钢管低温状态下的止裂韧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杨明表示。

此次钢管低温爆破试验是西部管道公司科研项目中最后一项大型现场试验,相关试验成果将为今后高钢级大口径长输管道工程安全运行提供重要支撑。

07
2023.09
光明日报客户端:西气东输四线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扎实有效开展

9月6日,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建功西四线 奋进新征程”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推进会暨劳模宣讲会在新疆哈密召开。

西气东输四线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是全国总工会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和国家管网集团工会联合组织开展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推动重大工程高质量发展中主力军作用的重要体现。


西气东输四线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于2022年12月全面启动。活动开展以来,国家管网集团广大参建员工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工程质量、安全、环保、进度等方面打出“组合拳”推动工程建设提速增效。截至目前,累计完成线路焊接1627公里,管道一次焊接合格率98%以上。

推进会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西气东输四线工程宣传片《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 铺陈西部枢纽大通道》,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公司作西气东输四线工程建设及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开展情况工作汇报,5家参赛单位劳模代表作先进事迹宣讲。会前,全国总工会、国家管网集团工会在西气东输四线哈密段线路二标段施工作业区开展现场慰问活动,共同观摩施工焊接工序等现场作业情况。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邹震,国家管网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姜昌亮出席推进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宁夏回族自治区总工会、甘肃省总工会、哈密市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国家管网集团公司总部有关部门、所属企业以及参建单位负责人、工会负责人、一线员工及先进代表参加推进会。

西气东输四线是国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起于新疆乌恰,止于宁夏中卫,全长约3340公里,是连接中亚和中国的又一条能源战略大通道。建成后将与西气东输二线、三线联合运行,进一步完善我国西北能源战略通道,提升我国天然气管网系统的管输能力,对于我国充分利用国际油气资源、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慧 通讯员刘宁宇)

07
2023.09
工人日报: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推进会暨劳模宣讲会召...

本报讯(记者郝赫)9月6日,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推进会暨劳模宣讲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召开。会上总结竞赛阶段性成效经验,对深入开展竞赛提出要求。5位来自基层一线的劳模代表宣讲了先进事迹。

西气东输四线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气发展规划重大项目,是连接中亚和中国又一条能源大通道。工程管道全长约3340公里,途经新疆、甘肃、宁夏3个省(区),于2022年9月开工建设。同年12月,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和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在工程建设中启动了“建功西四线 奋进新征程”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竞赛以争创“优质工程、安全工程、绿色工程、阳光工程”为目标,比赛内容为“四比一创”,即比党建引领、比安全环保、比质量进度、比创新创效、创国优工程。

近一年来,工程建设一线持续掀起竞赛热潮,通过“大赛带小赛、小赛促大赛”的竞赛机制,项目建设、运行、设计、施工、监理等各参建单位广泛深入参与其中,充分激发起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新创造活力,有力推动工程建设,在全面提升质量管控、安全环保、数字化应用和进度控制等方面取得成效。据了解,在竞赛助推下,截至8月底,工程焊接里程累计完成1627公里,远超进度计划;焊接一次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远高设计标准,为实现2024年吐鲁番至中卫段全面建成投产打下坚实基础。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开展好西气东输四线工程劳动和技能竞赛,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搭好广阔平台,丰富竞赛形式,组织动员广大产业工人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协力助推工程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建设。

在新疆期间,全国总工会领导同志,国家管网集团、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以及新疆、甘肃、宁夏等工程沿线的省(区)总工会负责同志前往施工现场看望慰问了一线职工。

06
2023.09
央视新闻客户端:“南气北上”通道年输气能力增25亿立方米

昨天(5日),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国家管网湖北潜江至广东韶关输气管道工程湖南衡阳至广西桂林段投产,我国“南气北上”新通道年输气能力提升25亿立方米。

新投产的管道起自湖南衡阳分输站,止于广西桂林输气站,线路全长447公里,途经两省(区)三市,设计年输气量25亿立方米。


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湖广输气分公司经理 陈飞:该工程顺利投产,将进一步盘活广西LNG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存量,增强供应保障能力,对沿途所经省(区)市的经济转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投产的管道,与湖北潜江至广东韶关管道形成人字形大通道,是我国“南气北上”新通道。该通道与西气东输二线、川气东送等主干管道相连,年输气能力约60亿立方米,为中东部地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增添“绿色动力”。

06
2023.09
央视网:“南气北上”新通道投产 为中东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增添“绿色动力”

央视网消息:昨天(9月5日),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国家管网湖北潜江至广东韶关输气管道工程湖南衡阳至广西桂林段投产,我国“南气北上”新通道年输气能力提升25亿立方米。


新投产的管道起自湖南衡阳分输站,止于广西桂林输气站,线路全长447公里,途经两省(区)三市,设计年输气量25亿立方米。


新投产的管道与湖北潜江至广东韶关管道形成人字形大通道,是我国“南气北上”新通道。该通道与西气东输二线、川气东送等主干管道相连,年输气能力约60亿立方米,为中东部地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增添“绿色动力”。

05
2023.09
人民网:国家管网西气东输公司2023年度压缩机组技术技能团体竞赛暨 集团测试邀...

炎炎烈日激情似火,比武场上谁与争锋。近日,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2023年度压缩机组技术技能团体竞赛暨集团测试邀请赛在宁夏盐池压气站顺利开赛。来自西气东输及北方管道、西部管道、北京管道、西南管道和广东运维中心以及公司相关所属单位的领队、裁判、参赛选手100余人参加,致力淬炼岗位技术骨干,铸造工匠精神。

此次技能竞赛采取“理论”“实操”方式进行,盐池赛区主要进行燃驱机组的笔试和实操比赛。电驱机组的竞赛在中卫赛区展开比拼。笔试采用闭卷方式、题型为简答题,选手平均成绩作为团队笔试成绩,占团队现场竞赛成绩的20%;现场实操由参赛团队成员共同完成,成绩占团队现场竞赛成绩的80%。

西气东输作为国内天然气管输行业的排头兵,一直致力于提升“风险辨识、风险管控、应急处置”三种能力。“始终把安全生产‘三个一切’摆在突出位置,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市场服务安全基础,精心守护西气东输这条红色能源动脉。”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部署,强化基层员工队伍压缩机组运检维基本功训练,考核员工发现和解决压缩机组安全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广大员工学技术、练技能、钻业务、强素质的积极性,选拔培育压缩机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撑。

经过4天激烈比拼,先后有6支队伍分别摘获燃驱机组和电驱机组的前三名奖项。

本次竞赛开幕式上,公司还为公司自编的首套《输气工》《管道保护工》融媒体实训教材编写人员代表、审定人员代表进行了授书。

国家管网西气东输作为能源领域新“国家队”的骨干企业,始终秉承“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要、服务行业发展”企业宗旨。宁夏作为西气东输管辖的石油天然气管道线路较长、较密集的省区之一,也是我国能源动脉的枢纽地。西气东输持续按照安全生产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的要求严格管理宁夏境内1373.5公里天然气管道。20余年来,为宁夏地区安全供气超30亿立方米。(梁亚洲)

04
2023.09
北京日报:一方气如何跋山涉水进北京?服贸会“全国一张网”看得清

9月2日至9月6日,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京举行。继去年首次参展后,国家管网集团今年再次亮相服贸会,在国家会议中心综合馆里展示品牌、形象与实力。“全国一张网”和“一方气的进京之旅”,生动又形象的沙盘模型,成为观众尤其是小朋友们在服贸会现场“学地理”的最佳去处。

展台现场,国家管网集团聚焦“智慧管网新时代 共创能源新未来”,综合运用数字沙盘、多媒体、灯箱等载体,通过“管网之道”“数字化智能管网”“开放服务及交易平台”“北京管网”四个单元,全面展示加快构建“全国一张网”,进一步完善四大能源战略通道和油气管网布局,打造“X1X”油气市场体系等重要成果。

截至2022年末,国家管网集团管理运营油气长输管道总里程10.11万公里、在役油气管道总里程9.6万公里……展台中心,“全国一张网”沙盘模型和上方大屏幕视频相配合,将这些宏大而抽象的数字生动展现出来。LED灯光闪烁,模拟演示的正是一条条主干管道,它们从东到西、自南向北,纵横交织成网,实现互联互通,所体现的是国家管网集团“全国一张网”的战略格局和数字化发展前景。


“陕京管道系统的天然气,始于陕西靖边,从秦岭到燕山山脉再到石景山,从钟楼到长城再到鸟巢,从站场跨黄河管桥,穿隧道到达首都储气罐。”目光进一步聚焦,在北京管网展示区的陕京管道系统全景沙盘模型前,工作人员讲解着“一方气的进京之旅”,让驻足围观的大小朋友都很长知识。

这些埋藏在地下亿万年的天然气(长庆气田),首先经过石油工人的勘探、开采采气,来到地上,经过除杂质、脱水、脱硫等工艺处理,进入压气站(靖边和榆林首站),待加压后进入管道开始向北京输送。因地表面地势原因,管道沿线一路经过平原、丘陵、河谷川台、山地,穿跨越无定河、秃尾河、窟野河、黄河、永定河等大型河流5条。

“为什么要加压?”对于小朋友的好奇提问?工作人员说,油气在管道里翻山越岭,时间长了,压力就会逐渐下降。如果要继续前行,就要“补充能量”,这就是要加压了!从陕西到北京,像这样的加压需要经过4至7次。

天然气到达城市边缘后,会来到天然气分输站,进行贸易交接、杂质过滤和调压。这个过程就像普通公路的限速要低于高速公路一样,城市燃气管网压力低,高压天然气经过降压、计量后进入城市燃气,最后进入千家万户。以北京西部的良乡“分输站”为例,一方天然气从靖边出发,最短路程要走过820公里的路程,耗时约41小时才能抵达北京。


目前,陕京管道系统每年向京津冀地区输送天然气近400亿立方米,日最高供气量近2.5亿立方米。北京周围共有15座陕京管道系统站场,它们共同向首都供气,同时连通调峰储气库9座,形成输储配系统相对完善的首都天然气保障体系。陕京管道保障着北京95%天然气用量,是当之无愧的首都城市供气“生命线”,是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改善的坚强后盾。

首页 47 4849 50 51 末页
页数:49/10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