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2023.01
河南日报:春节值守不放松,力保群众过“暖”冬

临近春节,年味儿渐浓,许多人早已踏上归程,但在国家管网西气东输郑州输气分公司兰考分输站,值守员工却不敢有丝毫放松。西气东输兰考站地处河南兰考,是国家管网西气东输郑州输气分公司在该县唯一的分输计量站,该站不仅担负着当地每天100余万方的天然气供应,还肩负着向山东省每天计量、供应近2000万方天然气的重任。为保障群众安全、温暖过冬,该站员工加密巡检和应急演练,多措并举保供气。1月19日一大早,西气东输兰考站线路管理员李双柱顾不上吃饭,随手拿几个包子就带车出发了。当天,站里计划对距离站场最远、高后果区距离最长,也是最后一个未完成检测的鲁寺高后果区进行徒步甲烷遥感测试,检查管道上方是否有漏气情况。由于积雪还没融化,如果不能趁着早上地里冰雪上冻的时机快速完成甲烷遥感测试,地里将很快变得泥泞不堪,难以通行。冬日的早晨,冷风刺骨,踩在冰冻的土地上,残存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李双柱一手拿着测试仪检测管道漏气情况,一手拿着平板电脑时时跟踪记录测试数据,不一会儿脸上、双手就被冻得麻木、通红。伴着冉冉升起的太阳,冰雪已经有化冻的迹象,他不得不加快脚步,一路小跑着向终点冲去。尽管这样,他的鞋上还是沾满了粘湿的泥土,鞋子和袜子也被浸湿了一部分,显得格外冰冷。“好在管道检测总算全部完成,检测也都没有问题,这个春节也能过得更放心了。”顾不上疲惫和寒冷,李双柱满足地说。“今年春节较往年冷,输气量也比往年多。”兰考站站长孟金涛说,因此要特别注意现场的电加热设备和计量设备的安全运行,将重点设备间隔4个小时的巡检间隔临时缩短到3个小时,全力保障特殊时期供气安全。除此之外,以往每天晚上开展的单人重点巡检也临时调整为集中、联合巡检,在岗员工共同参与进来,对现场设备设施进行全方位检查。“越是春节越是不敢放松,得保障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孟金涛说,节日期间还利用晚上联合巡检的时机加强员工培训工作,特别是发电机的启停、故障排查,现场电加热设备的检查以及站场取暖设备的使用和故障排查要点等,同时站里还组织开展了节前漏气事故应急演练等,确保紧急情况下全体人员都能及时、快速处理突发事件。(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宋敏 通讯员杨黎明)

16
2023.01
乌鲁木齐晚报:多措并举保障首府生产生活用气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李宁艳)首府天然气上下游企业为确保降雪降温天气后天然气供应充足,在气源调度、应急联动、防止冻堵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天然气稳定供应。此时,正值天然气的用气高峰,作为首府重要的上游供气单位,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乌鲁木齐作业区在总结往年冬季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冬季高峰供气各项保障措施,按照“日指定”提前落实高峰供气期间的配给方案,并确定合理的作业调峰时间,确保供气效率实现最优化。“关注重点阀室、输气管线和重点保供单位,尤其对易冻堵管线、关键仪表设备开展重点监测,定时巡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置。”1月14日,乌鲁木齐作业区副主任胡凯捷说,随着天气日渐变冷,下游用气需求持续骤增,保障天然气管网安全平稳运行成为重中之重,采取严密精细的保障供气方案,确保不同时段下游天然气运营企业应急气量的需求。作为下游天然气运营企业新疆燃气集团有限公司为确保降温天气下天然气供应充足,不断强化气源调度应急联动机制,积极做好气量预测。“首府主城区日用气量从之前的1300万方增至13日的1872万方以上。”新疆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运营部总经理王多勇说,此前公司已与上游供气企业就本次降雪降温天气做好了用气计划的协调和对接工作。在安全运行方面,为防止持续低温天气出现设备冻堵,造成切断故障,新疆燃气集团还加大加密了对场站换热设施及调压箱柜的电伴热的巡检、巡查频次和密度,确保各类燃气换热设施稳定运行,让居民温暖过冬。“我们在降温前对电伴热故障进行了全面的维修或更换,并对调压箱内设施采取岩棉保温措施,以免低温天气下设备出现故障,确保安全稳定供气。”王多勇说。同时,新疆燃气集团应急值守队伍24小时在岗待命,随时做好各类供气故障应急抢险抢修工作,全力保障首府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

16
2023.01
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活力中国·重大工程 看!这里的建设热火朝天

16
2023.01
中央电视台:【开好局 起好步】重大工程加快建设 推动经济稳健开局

15
2023.01
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从空中到海底 不同视角感受工程建设进程

15
2023.01
央视网:春节不“打烊” 一项项重大工程建设正酣

央视网消息:眼下,虽然已是寒冬腊月,但是在中国大地上,一项项重大工程建设正酣。百米高空,福建漳州核电500千伏输电通道,电力工人正在安装间隔棒。2023年4月,这条电力大通道将全线贯通,进一步提高福建南部地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千米之下的深海海域,气田钻井钻头正在打向地层5000米的深处。作为我国首个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建成后,“深海一号”的天然气储量将从1000亿立方米增加到1500亿立方米。茫茫戈壁,尽管已是寒冬,西气东输四线建设现场一片火热,铺管、焊接,工程加速推进。项目建成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送天然气能力可达千亿立方米。春节不“打烊” 深中通道火热施工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之年要有新气象。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如今一大批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发力,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越发强劲。受制于工程材料的运输等多方面原因,疫情给深中通道的施工也带来了影响。而眼下,随着各个环节的有序恢复,深中通道的建设也迎来了高潮。在伶仃洋上航行1小时之后,记者到达建设中的深中通道西人工岛。这片相当于19个足球场大小的人工岛,建成后将是深中通道隧道和海上桥梁转换的关键枢纽点。虽然临近岁末,但还是有大部分建设者留守在施工现场。董永贺负责西人工岛的后勤工作,这几天,每到中午他都要为工人师傅们精心安排聚餐,感谢他们的坚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深中通道每天都有新进展,这个月海上非通航孔桥完成全部箱梁架设,今年伶仃洋大桥将合龙,海底隧道将全线贯通。深中通道:连接大湾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感谢这些奋战在重大工程一线的师傅们。超过1万名建设者正在伶仃洋的海面上,为竖起这座崭新的地标全力以赴。深中通道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集群工程,连接着中山、深圳、广州三地。过去,从出行交通的流量来看,从粤东深圳通往珠海中山江门和粤西南地区的交通量,达到了珠江口东西两岸总交通量的40%以上,但这两大城市组群之间还没有一条直连通道。每天,有超过10万辆标准车只能绕行虎门大桥和南沙大桥,绕行的距离达到60至80公里。深中通道,就是在伶仃洋“A”字型港湾的轴心位置开辟一条长达24公里、双向8车道的高速公路跨海通道。这意味着,珠江东岸的深圳、东莞、惠州和西岸的珠海、中山、江门两大城市群将拥有一条直连的跨海通道。那时,从深圳到中山的时间将从原来的一个半小时缩短至30分钟。

14
2023.01
辽宁日报:开足马力保障天然气供应

图为工作人员在进行船岸连接,准备卸船。春节将至,天然气保供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国家管网大连LNG接收站作为东北液化天然气保供第一站,抓安全保生产,开足马力保民生。1月10日至11日,大连LNG接收站“一离一泊”完成新年首船“卡姆诺斯”号和第二船“瓦伦西亚”号的接卸任务,共卸载液化天然气14万吨(折合30万方),接收站总储气量达16.71万吨(折合38.34万方),足够我省350万个家庭一个冬供期的用气量,切实攒足保供“底气”。本报记者:杨丽娟/文、于杨/摄

13
2023.01
长江网:西气东输管网向湖北供气创历史新高

2022年,西气东输武汉输气分公司向湖北省供气61.83亿标方,同比增长9.6%,创历史新高。据悉,该公司是湖北天然气保供的主体,所辖管道10条总长2030公里,承担湖北70多个市、县近2000万居民安全平稳用气的重任,供气量占湖北省内总用气量的四分之三。受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影响,近日湖北省迎来新一波寒潮,该公司科学应对,加大天然气场站值班值守,为百姓迎接新年送福气。强化设备管理提升本质安全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的国家管网西气东输武汉输气分公司黄陂联络压气站,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天然气输气场站之一,也是确保武汉及其周边安全平稳供气的枢纽场站,在冬季保供期间日分输转供量可达1600万标方。它不但是全省天然气供应的重要保障,也是确保西气东输二线平稳运行,保障下游浙江、广东、香港等南方省份天然气供应的重要场站。随着气温的降低,为确保调压撬、计量撬等关键设备运行,站内人员增加了巡检频次,在夜间开展加密巡检,确保电加热器、电伴热等加热设备启用,并通过手持可燃气体检测仪、甲烷遥测仪、点温枪等巡检设备,仔细排查设备设施运行状态。黄陂站占地面积接近100亩,巡检一圈至少要在一个半小时以上,但是作为值班人员,他们清楚自己的责任,所以每一次巡检一丝不苟,走遍每一个风险点位,确保可以提前发现故障隐患。提升应急响应做到快速处置在黄陂站维抢修区,一排排的应急车辆整装待发。史平队长是一名“老管网人”,拥有扎实的维抢修经验,他表示,黄陂维修队负责武汉、黄冈、鄂州、黄石等区域的维抢修任务,拥有专业化的维抢修工具,可以在收集到维抢修质量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开展各类作业。入冬前,维修队内已经对注醇撬、电伴热、发电机、加热器等关键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入冬后又将所有关键设备以撬装的形式存放,突发险情后可以第一时间装车,节约维抢修时间。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撬装工具体现了这只应急队伍的专业性。副队长张慧斌说,每个月维修队都会组织应急演练,提升队伍的协调、配合能力,同时队上全体在岗人员随时会做好出发的准备,公司也会在节假日通过视频形式对维修队工作进行考核,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做好集合、装箱、出发等工作。创新科技驱动实现管控提升“现在值班人员操作少多了,已经不需要我们二十四小时值班了,所有输气生产任务都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自动完成,站内人员主要工作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日值班人员纪军介绍。据了解,黄陂站采用国内领先的SCADA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及监控,可实现一键启站、停站,自动启停输,主备路一键自动切换等功能,配备有超声波检漏、火灾检测、可燃气体检测等防护设备,并试点“数字孪生技术”在天然气场站的智能型应用,通过各类智能化设备的投用,极大的减轻了人工工作量,强化了站场管理,提升了设备的可靠性。扎实开展管道保护工作,在加强日常管道巡检的同时,强化管道安全保护宣传,面向沿线农田户主、村组干部、挖机手、政府部门逐门逐人逐村逐户开展“一对一”精准宣传,提前收集在管道附近施工的有效信息,将安全风险关口前移,并通过技防、人防、物防相结合的措施,让施工全程监护受控,确保管道安全。此外,该公司充分发挥“全国一张网”的中间桥梁作用,在掌握上游天然气资源动向的同时,积极走访湖北省各地天然气用户的需求,力促天然气托运商与用户的合作,提高天然气管网的管输配置效力,协调有序、高效运转,为天然气稳定供应提供坚强保障。(通讯员刘志方) 

11
2023.01
人民网:经济复苏按下“快进键”:稳投资拉内需 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11
2023.01
人民网:稳投资拉内需 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复工复产有序推进、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群众消费热情不断回升……进入2022年12月以来,随着一系列优化疫情防控政策接续发布和落地见效,全国多地市场呈现回暖迹象,经济复苏活力不断显现。对此,经济复苏按下“快进键”系列报道围绕贸易出口、企业生产、项目建设、民生消费、旅游出行等场景推出系列图片和短视频报道,聚焦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龙口南山LNG接收站一期项目完成所有储罐升顶作业。受访者供图2022年12月7日,国家天然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工程——国家管网集团龙口南山LNG接收站项目一期工程所有储罐升顶作业已完成。该一期项目投产后,将形成进口LNG与陆上天然气资源协调互补的供气格局,每年可为环渤海地区工期超70亿立方米,提升区域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

首页 60 6162 63 64 末页
页数:62/10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