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拍摄的西气东输四线工程开工现场。当日,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四线工程正式开工。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我国西北能源战略通道,提高我国天然气管网系统的管输能力。新华社发(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记者戴小河)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四线工程28日正式开工,工程起于新疆乌恰县,止于宁夏中卫市,管道全长约3340公里。国家管网集团董事长张伟说,工程建成后将与西气东输二线、三线联合运行,届时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送能力将达到千亿立方米,将进一步完善我国西北能源战略通道,提升我国天然气管网系统的管输能力,增强系统供气可靠性和灵活性,提高能源输送的抗风险能力。张伟表示,国家管网集团正全力推进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这两年先后开工中俄东线南段、西气东输三线中段、西气东输四线等一批国家战略工程,加速织密织牢“全国一张网”,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完)
今天(9月16日),国家管网集团发布,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河北安平至山东泰安段通气运行,标志着我国东部能源通道进一步完善,环渤海地区能源供给能力不断提高。此次建成投产的安平至泰安段是中俄东线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320公里,管径1219毫米,设计压力10兆帕,设计输量189亿立方米/年,2020年10月开工建设。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冀鲁项目部经理 张天成:建设期间,我们克服山地施工复杂、洪涝灾害多发、疫情反复等困难,采用“两段法”设计和施工,山区段沟上全自动焊得到广泛运用。另外我们通过推广数字射线、站场工艺自动焊、建筑装配式等技术,工程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起点位于黑龙江省黑河中俄边境,止于上海市白鹤末站,途经黑龙江、河北、江苏、上海等9省市,是我国首条自主建设管理的智慧管道样板工程。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分北、中、南三段核准建设,北段和中段均已投产运行,全线将于2025年建成投产。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冀鲁项目部经理 张天成:全线投运后,将全面打通我国东部能源通道,推动管道沿线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人民网北京9月17日电 (记者杜燕飞)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河北安平-山东泰安)正式投产,我国东部能源通道进一步完善,环渤海地区能源供给能力不断提高。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泰安联络压气站。受访者供图记者了解到,此次建成投产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河北安平-山东泰安)是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南段(河北永清-上海)的组成部分,线路全长320公里,管径1219毫米,设计压力10兆帕,设计输量189亿立方米/年,沿线设站场4座,2020年10月开工建设。据介绍,该段管道建设期间,建设团队克服山地施工复杂、洪涝灾害多发等困难、采用“两段法”设计和施工,削方降坡,实现山区石方段沟上焊接的技术突破;应用DR数字无损检测、站场自动焊、装配式建筑等技术,大幅节省工期,确保工程质量,提升工效。国家管网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我国首条自主建设管理的智慧管道,中俄东线南段(河北永清-上海)以通过“移动端云计算大数据”集成管道全生命周期数据,探索“互联网机组”的“智能工地”建设,实现管道建设管理的可视化、网络化、智能化。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河北安平-山东泰安)施工作业。受访者供图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起点位于黑龙江省黑河中俄边境,止于上海市白鹤末站,途径黑龙江、吉林、内蒙、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9省市,管道全长5111公里,新建管道3371公里,分北、中、南三段核准建设,北段(黑龙江黑河-吉林长岭)和中段(吉林长岭-河北永清)均已投产运行。“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2025年投运后,将打通我国东部能源通道,推动管道沿线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具有积极意义。”该负责人表示。
新华财经北京9月16日电(记者安娜)国家管网集团发布消息称,16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河北安平至山东泰安段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东部能源通道进一步完善,环渤海地区能源供给能力不断提高。此次建成投产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河北安平至山东泰安段,是国家管网集团自主建设管理的国内首条智慧管道样板工程——中俄东线南段(河北永清至上海)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320公里,管径1219毫米,设计压力10兆帕,设计输量189亿立方米/年,沿线设站场4座。据国家管网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我国首条自主建设管理的智慧管道,中俄东线南段(河北永清至上海)以“全数字化移交、全智能化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总体目标,通过“移动端云计算大数据”集成管道全生命周期数据,探索“互联网机组”的“智能工地”建设,实现管道建设管理的可视化、网络化、智能化。国家管网集团提供的信息显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起点位于黑龙江省黑河中俄边境,止于上海市白鹤末站,途径黑龙江、吉林、内蒙、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9省市,管道全长5111公里,新建管道3371公里,分北、中、南三段核准建设,北段(黑龙江黑河至吉林长岭)和中段(吉林长岭至河北永清)均已投产运行。2025年全线投运后,将全面打通我国东部能源通道,推动管道沿线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图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泰安联络压气站
今天(9月16日),国家管网集团发布,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河北安平至山东泰安段通气运行,标志着我国东部能源通道进一步完善,环渤海地区能源供给能力不断提高。此次建成投产的安平至泰安段是中俄东线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320公里,管径1219毫米,设计压力10兆帕,设计输量189亿立方米/年,2020年10月开工建设。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冀鲁项目部经理 张天成:建设期间,我们克服山地施工复杂、洪涝灾害多发、疫情反复等困难,采用“两段法”设计和施工,山区段沟上全自动焊得到广泛运用。另外我们通过推广数字射线、站场工艺自动焊、建筑装配式等技术,工程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起点位于黑龙江省黑河中俄边境,止于上海市白鹤末站,途经黑龙江、河北、江苏、上海等9省市,是我国首条自主建设管理的智慧管道样板工程。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分北、中、南三段核准建设,北段和中段均已投产运行,全线将于2025年建成投产。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冀鲁项目部经理 张天成:全线投运后,将全面打通我国东部能源通道,推动管道沿线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22年服贸会上,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管网集团”)首次参展,以新“国家队”的形象亮相。服贸会首秀,国家管网集团收获颇丰。记者获悉,期间国家管网集团与9家客户伙伴达成进一步合作意向,签下超百份管输服务交易订单,还达成新建管道的合作意向,可谓满载而归。国家管网集团成立于2019年12月9日,主要从事油气干线管网及储气调峰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负责干线管网互联互通和与社会管道联通,以及全国油气管网的运行调度,实现基础设施向用户公平开放。截至去年底,国家管网集团油气管道总里程9.64万公里。展台现场通过多媒体、数字沙盘、科技图谱等沉浸式互动体验,观众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国家管网集团连通海外、覆盖全国、横跨东西、纵贯南北、区域联网的数字化布局和构建“全国一张网”的战略格局,以及如何更好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并为沿线百姓生活带来绿色动能。除了展示,服贸会还是合作交易的大平台。首次亮相,国家管网集团就将管网开放服务交易平台“搬”到展台现场。据国家管网集团市场部客户服务总监张萌介绍,该平台主要用于油气基础设施管道输送服务,是集客户、营销、交易、结算为一体的行业级交易平台,可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体验。举例来说,如果用户有管道输送油气的需求,通过平台提交申请,选择上载点和下载点,平台就会根据管容情况进行匹配,经过哪条管道输送、报价需要多少,用户就能像驾车导航选择最优路线一样,选择最优的管道运输方案。服贸会期间,通过该平台国家管网集团分别与中国燃气、新奥能源、北京富华燃气有限公司现场签约,与苏州燃气、山西浩安能源、山西伟润等11家企业进行线上签约,共达成管输服务交易订单超百份,签约管输服务气量超1.7亿方。服贸会上,国家管网集团还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北京燃气集团、埃克森美孚、SNAM中国,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电科等客户及战略合作伙伴进行业务洽谈并。达成进一步合作意向,并与通辽市政府达成200余公里新建管道合作意向。
8月31日至9月5日,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京举行。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首次组团参展,以新“国家队”的形象亮相。国家管网集团成立于2019年12月9日,主要从事油气干线管网及储气调峰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负责干线管网互联互通和与社会管道联通,以及全国油气管网的运行调度,定期向社会公开剩余管输和储存能力,实现基础设施向用户公平开放。国家管网集团展台设置“大国管网新征程”“智慧互联大管网”“公平开放大平台”“创新成长新生态”四个展示单元,通过多媒体、数字沙盘、科技图谱等手段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展现国家管网集团作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践行者和推动者,坚持新发展理念,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助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贡献。在主展示区,国家管网集团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油气管道发展历程。伴随着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我国管道事业从零起步,逐步发展壮大,成就了今天的辉煌。国家管网集团的成立,是深化油气行业改革、保障油气安全稳定供应的重大举措,为中国油气能源运输注入新动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人民幸福生活。截至2021年底,公司油气管道总里程9.64万公里,投运并经营LNG接收站7座,地下储气库8座,原油输送量逾2亿吨,天然气一次管输量逾1800亿方,成品油输送量逾7000万吨,提高了油气资源配置效率,保障油气安全稳定供应。国家管网集团牢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职责使命,构建“全国一张网”。在“智慧互联大管网”展台,通过“油气蛟龙-全国一张网”“蛟龙腾飞-贯穿全国”“西气东输-清洁能源大动脉”“陕京管道-首都蓝天的保障”“川气出川-全国一盘棋”“北京油气调控中心-管网大脑”“油气管网-数字化智慧管网”“LNG-面向国际市场的窗口”“国家管网-肩负的责任”等九个章节,充分展示国家管网集团连通海外、覆盖全国、横跨东西、纵贯南北、区域联网的数字化布局和构建“全国一张网”的战略格局。近年来,国家管网集团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快速推进天然气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干线管道“应联尽联”,气源孤岛“应通尽通”,京津冀及周边、中南部地区天然气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据悉,2021年天然气一次入网量超过2000亿立方米,冬季最高日输气量超过8亿立方米。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天然气主干管网累计输送天然气超亿1400亿立方米,折合替代标煤1.86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5亿吨,对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造福沿线百姓生活提供了绿色动能。在平台运营、数字赋能方面,通过“国家管网-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应用”“国家管网集团公共数据编码平台”“管道地质灾害监控与预警系统应用”“LNG槽车区挂轨机器人应用”“数字孪生体平台”等五个数据化应用成果,系统介绍国家管网集团数字化转型工程。国家管网集团以数字化转型引领开辟“新赛道”,基于数字孪生体及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实现油气管网“全数字化移交、全智能化运营、全业务覆盖、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具备“全方位感知、综合性预判、一体化管控、自适应优化”能力的智慧互联大管网,全力推动油气管网覆盖全国、高效集输,让能源输送四通八达、安全平稳、高效智能。本次展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国家管网集团建设运营的国家管网开放服务交易平台。该平台专注于油气基础设施管输服务,是集客户、营销、交易、结算为一体的行业级交易平台。该平台以推动上游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为目标,统筹管网、接收站与储气库资源,公开服务信息,提供“一站式”服务体验,联通商业机会,降低企业间协作成本,为构建产业生态圈奠定基础。自上线以来,已有200余家企业利用该平台完成准入申请,累计产生近4000个交易订单,完成182份“一票制”合同签署,达成天然气管输服务气量618亿立方米。对于激发“X1X”油气市场体系中上下游“X”的活力,推动天然气资源供应及销售多元化,提升天然气输送效率和管道基础设施综合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天然气“全国一张网”的供应保障能力,助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服贸会期间,国家管网集团已与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北京燃气集团、埃克森美孚、SNAM中国,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电科等国家管网客户及战略合作伙伴进行了业务洽谈并达成进一步合作意向。 截至目前,通过国家管网集团开放服务及交易平台,国家管网集团分别与中国燃气、新奥能源、北京富华燃气有限公司现场签约,与苏州燃气、山西浩安能源、山西伟润等8家企业进行了线上签约,共达成管输服务交易订单140余份。其四川华油中蓝能源公司是首次与国家管网集团进行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