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2021.10
延安日报:西气东输一线延安支线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本报讯(记者 刘彦 刘振振 通讯员 何龙 徐俊峰 郭洪生)10月27日,西气东输一线延安支线工程项目启动暨线路开工仪式举行,这标志着西气东输一线延安支线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西气东输一线延安支线工程是延安市‘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和2021年重点工程,是贯彻落实党中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部署。”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甘陕输气分公司副经理、延安支线项目部经理牟晓亮说,项目是国家管网集团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要、服务行业发展,为革命老区延安新建的一条能源通道。西气东输一线延安支线起点位于延川县永坪镇,途经延川县永坪镇、宝塔区蟠龙镇和青化砭镇,止于新建的延安分输清管站。管线设计输量10亿标准立方米/年,线路全长约52.893公里,设计压力6.3兆帕,主体管道管径为D406.4毫米,壁厚7.9毫米,沿线设置2座阀室、2座分输站。工程沿线铁路穿越2次,高速公路穿越2次,崾岘施工9处,中型河流施工1处,斜井定向钻穿越6处。项目计划于2022年9月份完工,建成后将在国家骨干管网和我市现有管道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打通我市与上游多主体资源方的连接渠道,实现延安市及管道沿线地区气源的多元化,进一步增强供气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工程主体管道采用在国内尚不常用的氩弧焊打底半自动气保药芯焊填充盖面的焊接工艺,既可以减少污染,又能保证焊接质量,还能保护管道运行更加安全可靠。”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西一线延安支线工程管道二公司项目经理张强说,尽管工程建设过程中难点很多,但是大家有信心把项目建设成为优质工程、精品工程,为老区人民早日用上清洁能源作出积极贡献。

28
2021.10
中国日报:“煤改气”让茅台镇400余家酒企实现自由“呼吸”

位于茅台镇荣昌坝的仁怀名酒工业园区赤水河畔,美酒飘香,这条古老而又美丽的原始长河谱写出许多神奇酱香的传说。近期,仁怀市委、市政府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战区包保督战”,持续推进白酒企业“煤改气”“煤改电”,打造山清、水秀、气净的生态环境。为更好服务酒企用气,国家管网西南管道贵阳输油气分公司积极转变观念,由坐商转变为行商,对地方政府、大客户、上下游企业进行跟踪走访,主动摸清用气需求和趋势,不断提升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大力挖掘、培育大工业用户。“煤改气后有什么变化,气压稳不稳,够不够用......”近日,记者跟随国家管网西南管道贵阳输油气分公司和贵州燃气公司在酒企走访了解。“以前烧锅炉的工人灰尘不堪,满头大汗,现在他们穿着白衬衣,坐在控制室值班就行了,跟城里的白领没啥两样了!”提起煤改气的变化,茅台镇红梁魂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光勇激动不已。他说,以前堆放煤炭的地方现在用来存酒,堆炭渣的地方用来搞绿化,现在我们酒厂是花园厂区。为保证管道安全及下游酒企天然气不断供,西南管道贵阳输油气分公司遵义作业区将徒步巡检、巡线员检查、地灾险情排查,三桩维护、环焊缝、管道保护宣传、企地联合、应急演练等工作内容结合起来,以中贵管道安全平稳运行为目标,强化管道保护责任意识,提升管道巡护质量,落实各项管道保卫工作措施,确保管道安全平稳运行。技术人员到酒企查看天然气使用情况“以前烧煤要23人,酒厂五点开工的话,他们得凌晨三点就开始忙碌。现在使用天然气只需要3个人轮换值班和1个化验员,”茅台镇钓鱼台国宾酒业公司生产管理部部长崔守瑜说,该公司自2018年煤改气后,噪音没了、乌烟没了,成本更低了。“我们每年会根据下游市场报的用气指标,进行天然气需量输送下载”贵阳输油气分公司生产经营科人员李双琴说到,每年都会优先保证仁怀工业等大型不可中断用户的用气保障。据了解,贵阳输油气分公司主要负责中缅、中贵天然气主干管道(贵州段)的运营管理,管道里程共909km。沿线经过7个市州的9区1市19县93乡镇,沿途设6座场站、41座线路阀室。截至8月31日,贵阳输油气分公司累计输送天然气9.8亿标方, 累计转供37亿标方,完成全年过境指标的65%,过境量完成91亿方,完成全年过境指标的67%,在“碳达峰、碳中和”持续推进及能源结构调整背景下,对推进贵州省天然气利用、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等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25
2021.10
新华网:超40亿立方!西气东输合肥分公司天然气年输气量创新高

截至10月23日,国家管网西气东输合肥输气分公司2021年向安徽省输送天然气达40亿立方米,已超过2020年全年输气量,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20%。西气东输合肥输气分公司秉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要、服务行业发展”的企业宗旨,重安全、稳运行,持续强化设备设施检修维护,落实应急处置保障,全力确保管道安全运行、天然气平稳供应。积极拓展托运商业务,充分利用管网资源,帮助更多优质托运商进入市场,全力推进煤层气、LNG托运业务,促成更多托运商将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至安徽。西气东输合肥输气分公司始终牢牢把握服务型公司的定位,切实强化市场观念、客户观念,重经营、重市场、重客户、重效益,深度挖掘发展空间,力争催生创新出更多形式、更为广泛的合作模式,努力实现高效快速精准匹配资源与市场,将管网联通优势转化为平台共享优势,为安徽地区的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应有贡献。今年以来,在全球降低碳排放的大背景下,为保证安徽省天然气输送安全平稳,西气东输合肥输气分公司切实扛起冬季保供属地责任,未雨绸缪,细致制定冬季保供方案,抓严抓实抓细各项重点工作,开展冬季保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做到快速响应、妥善处置,多措并举确保站场设备高效运行,为输气生产安全平稳夯实基础。西气东输合肥输气分公司强化核心设备管理,按计划对站场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维护,确保入冬前各项设备均处于完好可用状态。做好冬防保温措施,加强阀门的维护保养和设备防凝排污,组织对全线站场电伴热及保温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更换。同时加大冬季保供物资和备件的储备,结合往年的分输运行状况,储备冬季易损备件,确保设备故障后能第一时间完成维修,保证用户安全用气。西气东输合肥输气分公司还积极做好输气瓶颈点改造,提供精准服务。冬供以前完成了合肥北站合肥燃气、定远站长丰深燃、利辛站安徽博能、芜湖站安徽省燃等分输支路扩能改造,解决用户供气难题,提升分输设备运营效益。提前召开客户服务交流座谈会,协调各托运商、用户共同发力,提前谋划、积极筹措资源,在切实保障已锁定合同量足额供应的基础上,拓展供应渠道,寻求增量资源,保障迎峰度冬期间安徽地区的天然气稳定供应,共同打赢2021年冬季保供这场“硬仗”。(傅红霞)

25
2021.10
央广网:超4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向安徽年输气量创历史新高

10月23日,国家管网西气东输2021年向安徽省输送天然气达40亿立方米,已超过2020年全年输气量,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20%,创历史新高。2021年,国家管网持续强化设备设施检修维护,落实应急处置保障,全力确保管道安全运行、天然气平稳供应。积极拓展托运商业务,充分利用管网资源,帮助更多优质托运商进入市场,全力推进煤层气、LNG托运业务,促成更多托运商将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至安徽。今年以来,在全球降低碳排放的大背景下,国际天然气需求量增加,今冬明春能源供需形势依然严峻。为保证安徽省天然气输送安全平稳,西气东输合肥输气分公司多措并举确保站场设备高效运行,为输气生产安全平稳夯实基础。据介绍,西气东输项目在安徽境内的各项工作已按计划对站场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维护,确保入冬前各项设备均处于完好可用状态。同时加大冬季保供物资和备件的储备,结合往年的分输运行状况,储备冬季易损备件,确保设备故障后能第一时间完成维修,保证用户安全用气。

22
2021.10
新快报:广西管道粤西支线成功投产,将有效缓解广东供气紧张

10月15日,随着天然气头到达茂名输气站,标志着广西输气管道项目粤西支线全线顺利投运。投产后,每年可为广东省提供33亿标方的天然气,将大大缓解全国经济第一大省用气紧张的局面,并对服务国家战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广西输气管道项目于2013年6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属北海LNG接收站配套外输管道工程,目前已建成投产主干线北海LNG接收站引堤登陆点至柳州输气站段、柳州支线柳州输气站至柳东输气站段共531公里。广西管道粤西支线全长203.6公里,途经广西北海、广东湛江和茂名两省三个地市,设3座场站和8座阀室,设计压力10MPa。前期已投产运行148.6公里,本次完成剩余56公里管线投产。


该支线主要向茂名石化和广东省供应天然气,是联通粤桂两地天然气能源、实现“海气上岸、桂气入粤”和“海上丝绸之路”、泛北部湾经济圈的重要能源通道。本次投产,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公司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为确保投产工作顺利完成,9月27日,西南管道公司生产运行部、管道部、工程建设部、质量安全环保部、技术中心等现场开展投产条件检查确认,确定生产准备、试运投产的总体原则、目标、工作思路及任务,针对影响投产因素提出意见建议。


投产过程中,成立了以西南管道公司分管领导为组长的试运投产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广西管道公司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现场指挥部,设置调度运行组、站场组等,提供组织保障。面对投产中的急难险重任务,北海作业区党支部成立 “投产党员突击队”,支部党员身先士卒发挥带头作用,主动承担起线路巡护及阀室24小时值守工作,带领管道保护人员对线路高后果区、风险点等加密巡检,对管道沿线村民进行安全告知、宣传等,全程保障投产顺利进行。

下一步,广西管道公司将认真贯彻落实西南管道各项工作部署,持续做好后续生产运行工作,多措并举为茂名石化和茂名中燃等工业用气和民用气提供稳定气源供应,全力推动“全国一张网”建设,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要、服务行业发展中发挥广西管道力量、展现广西管道作为。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21
2021.10
人民网:天津LNG为采暖季添“底气” 二期项目建设将实现两个首次

来自阿曼的“萨拉托加”号LNG船在天津LNG安全卸载6.7万吨LNG。陆祎辰摄人民网天津10月20日电 近日,在天津滨海新区南疆码头,来自阿曼的“萨拉托加”号LNG船在天津LNG安全卸载6.7万吨LNG,预计本月还将接卸LNG船3艘次,再接卸LNG约20万吨。这些LNG将通过天然气管线外输和LNG槽车外输两种形式运送至京津冀及华北地区的8个省区市,为即将到来的采暖季提供充足“底气”。来自阿曼的“萨拉托加”号LNG船在天津LNG安全卸载6.7万吨LNG。陆祎辰摄图为天津LNG二期项目施工现场。陆祎辰摄在生产区东侧的天津LNG二期项目施工现场,近40人联合各参建单位管理人员、监理及施工人员共1623人忙碌在施工现场,投入焊接、防腐等各类机组462余组,高效开展储罐、接收站及外输扩容工程管线施工工作。二期项目是国家天然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工程,也是天津市重点项目,预计2023年全部完工投产,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华北冬季天然气供应相对紧张的局面。图为天津LNG二期项目施工现场。陆祎辰摄在储罐施工现场,6座22万方大型LNG储罐正在紧张施工,其中4、5、6、8号4座储罐的拱顶版已全部完成焊接,正在进行气压升顶前的最后准备。预计11月15日进行4、8号储罐升顶,11月底完成4、5、6、8号全部储罐升顶,该项工作完成后,将创造国内首次“两座储罐同时升顶”和“半个月内完成四座储罐升顶”的新纪录。“6座22万方储罐全部建设完成后,天津LNG的储气能力将达到154万方LNG。”天津LNG总经理张林松介绍说,“二期项目全部完工投产后,单日外输能力将达到7000万方天然气,年处理能力达到1200万吨每年,将大幅提升华北地区的天然气保供能力。”

18
2021.10
福建日报:西气东输厦门输气分公司为革命老区人民送“福气”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0月15日讯( 记者 林泽贵 通讯员 游真希文/图)10月15日,随着国家管网西气东输厦门输气分公司长汀分输站出站阀门1401的打开,国家管网西气东输顺利实现向革命老区长汀供气。这是西气东输三线东段继龙岩分输清管站分输供气后再次向闽西革命老区直供天然气,对持续推进长汀县能源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革命老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三线167阀室为新增福建管网用户供气改扩建工程,2020年3月开工,管道由167阀室引出向西北方向接入长汀福燃天然气有限公司长汀接收门站,管道长度约0.33公里,设计年输气量1亿立方米。投产供气主要用于满足长汀县中心城区居民和工业区用气需求,日均供气量约27万立方米。福建长汀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军的故乡。为尽早缓解长汀县清洁天然气需求压力,提高革命老区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厦门输气分公司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造福人民群众的实绩,践行国家管网集团“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要、服务行业发展”企业初心,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放在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理念,克服工程协调任务重、施工难度大、汛期恶劣天气多等不利因素,加快推进167阀室改扩建工程建设步伐,尽早让更多革命老区人民用上清洁天然气。分公司积极对接协调上游托运商和下游用户,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组织机械、仪表、电气、安全、自动化等专业骨干成立联合检查组开展投产前检查,不断细化完善投产实施方案,完成两轮问题整改和复核工作,为实现安全平稳供气提供坚实保障。

15
2021.10
央视财经:揭秘改写我国油气运输历史的管道

自5月11日起,央视财经频道重磅上线百集微纪录片《红色财经·信物百年》。由百年兴业以来,百家企业的党委书记、董事长亲自出镜,他们将各自企业的“传家宝”带到演播室现场,讲述信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追溯红色财经印记、探寻中国经济脉络。

10月14日,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张伟为您讲述“改写油气运输历史的功勋管道”的故事:

1970年,大庆油田实现1000万吨的年产量。然而,以每十七分钟一辆火车的运输速度,无法应对这样的输油量。

1970年8月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建设东北输油管道的通知》,决定先抢修出一条从大庆至抚顺的输油管线。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万建设大军,阔别家乡汇集到松辽平原。当时,我国长距离大口径的管道运输业完全处于空白状态,大家一边探索一边反复试验。东北七个月的冬季,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寒,全然阻挡不住建设者们的热情。1.7吨重的钢管人拉肩扛,每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历经十三个月,大庆的原油通过管道,在近600公里外的抚顺喷薄而出,我国第一条大口径长距离输油管道建成通油。它的出现,大大缓解了我国石油运力不足的矛盾,改写了我国石油运输完全依赖铁路的历史。在五年时间里,数万名管道建设大军连续奋战,相继建成了8条输油管线,长达2471公里,年输油量达4500万吨,累计输油量超过20亿吨,相当于4000多万个火车皮的运力。为我国的工业生产及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5
2021.10
CCTV对话:这一条功勋卓著的管道,改写了我国石油运输完全依赖铁路的历史

百年企业“传家宝”,致敬百年风华。5月11日起,央视财经频道重磅上线百集微纪录片《红色财经·信物百年》。由百年兴业以来,百家企业的党委书记、董事长亲自出镜,他们将各自企业的“传家宝”带到演播室现场,讲述信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追溯红色财经印记、探寻中国经济脉络。今日为您讲述“改写油气运输历史的功勋管道”迭代征程的故事。信物名称:“八三”管道信物传承者:国家管网集团信物年代:1970年信物印迹:中国第一条大口径长距离原油运输管道信物讲述人: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张伟国家管网集团是建设和运营全国主干石油天然气管道的企业,今天带来的信物是一根管道。这根钢管直径达720毫米,截取自我国第一条大口径长距离原油运输管道——“庆抚线”的一段,全长585公里,年输油量达2000万吨。这是一条功勋卓著的管道,由于它的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大大缓解了我国石油运力不足的矛盾,由此改写了我国石油运输完全依赖铁路的历史。197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老一辈石油铁人的艰苦奋斗下,大庆油田终于实现1000万吨的年产量。与此同时,挑战接踵而来,以每十七分钟一辆火车的运输速度,依旧无法应对这样的输油量。石油难以运出,全国多家大型厂矿, 因缺少燃料油而被迫停产。1970年8月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建设东北输油管道的通知》:决定先抢修出一条从大庆至抚顺的输油管线。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万建设大军,阔别家乡汇集到松辽平原。由于当时,我国长距离大口径的管道运输业完全处于空白状态,大家一边探索一边反复试验。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是穿越嫩江。因为江水的浮力大,管道不能沉入江底,施工陷入困境。此时,穿越嫩江迫在眉睫,一旦冬日抵达,河水上冻,将会导致整个工程滞后。他们想到了在原有的管道外再套上一层管。然后,往两层管中间的空隙中注入水泥增加重量,使管道沉入江底。11月5日,管线穿越一次成功,嫩江难题终于被他们攻克。东北长达七个月的冬季紧临而至,零下40多度的严寒全然阻挡不住建设者们的热情。1.7吨重的钢管人拉肩扛,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凛冽的寒风吹过,冻得刺骨。“不见石油流,誓死不回头。”管道人用行动践行着铮铮誓言。历经十三个月,1971年11月7日, 大庆的原油通过管道,在近600公里外的抚顺喷薄而出。刹那间, 欢呼声响彻山谷,我国第一条大口径长距离输油管道建成通油。在那个生产力还不是很发达的年代,“八三管道”每向前推进一米都极为困难,都要付出管道前辈们的心血和汗水。在五年时间里,数万名管道建设大军连续奋战,相继建成了8条输油管线,长达2471公里,年输油量达4500万吨,累计输油量超过20亿吨,相当于4000多万个火车皮的运力。为我国的工业生产及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我国油气供需求变化,对于油气的长距离运输需求也在日益增加。管道人赓续着八三优良传统,跨天堑,下五洋,迈戈壁,穿高原。越过世界屋脊,征战峡谷之巅。一寸寸延伸的管道书写着工程的奇迹。新时代的管道人要在广袤的大地上,建起一张巨大的能源网。这是一个宏伟的构想,也是一项艰巨的工程。2019年,国家管网集团在国家油气体制改革中应运而生,将纵横交错的管道,连成“全国一张网”,保证油气能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千家万户。如今,这条功勋管道虽已光荣退役,但“八三”优良传统却一直传承。

13
2021.10
人民网: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向赣南直供天然气

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向赣南直供天然气。 张海涛 摄人民网南昌10月12日电 10月12日,随着国家管网西气东输南昌输气分公司于都分输站出站阀门1301完全打开,国家管网西气东输顺利实现向于都县首个下游用户于都海特燃气有限公司平稳供气。这标志着西气东输三线管道继直供瑞金后再一次向赣南直供天然气。本网从西气东输南昌输气分公司处获悉,此次投产供气主要满足于都县中心城区居民和商户用气需求,日均供气量约2万立方米,年供气量超700万立方米。自2016年10月13日转供天然气以来,南昌输气分公司已累计向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吉安至福州段管道输送天然气45.1亿立方米,相当于替代标煤586.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84.4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粉尘等有害物质排放27.5万吨。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向赣南直供天然气。 张海涛 摄据介绍,西气东输三线是继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之后又一项国家级重点工程,其东段工程起点位于吉安分输联络站,沿途经过江西兴国、于都、瑞金以及福建龙岩、漳州、莆田等地区,止于福州末站,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宁夏中卫-江西吉安)管道设计压力10兆帕,设计年输气能力250亿立方米,管径1219毫米。建成投产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将进一步保障江西地区清洁能源供应,促进节能减排。(时雨、张海涛、付逸韬)

首页 73 7475 76 77 末页
页数:75/9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