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莱斯姆斯”号LNG船运载6.5万吨LNG(液化天然气),靠泊在国家管网集团天津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码头,完成此艘LNG的接卸工作后,天津LNG本年度接卸量将超过300万吨,达到302.2万吨,比2020年提前1个月多突破300万吨,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未来几个月,天津LNG的外输量还将持续增加,满足今冬明春华北天然气保供需求。此前,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等部门于8月21日发布《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1)》。报告指出,我国天然气多元供应体系持续完善,“全国一张网”基本成型。自2020年10月并入国家管网集团后,天津LNG在国家管网集团、LNG分公司的总体部署框架下,持续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增强基础设施保供能力,目前正在建设的二期项目将在今年冬季保供前完成3台浸没燃烧式汽化器、3台高压外输泵、配套工艺设施,以及17.6公里外输管线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天津LNG接收站的基础设施,提升气化外输能力,为“全国一张网”,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的天然气管线互联互通提供新设施、新通道。(记者 白波 通讯员 陆祎辰 郭睿亨)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记者 刘羊旸)记者11日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自2019年12月投产通气以来,已累计输送天然气超100亿立方米。
国家管网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日输气量达2800万立方米,到今年底预计提升至4300万立方米,可有效保障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满足冬奥会用能需求。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在我国境内途经9个省区市,境内段新建管道3371公里,利用已建管道1740公里,按照北、中、南三段分期建设。目前北段、中段均已建成投产;南段计划2025年全线贯通。贯通后,最大输气能力可达每年38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亿人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8月12日 第 02 版)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截至8月10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自2019年12月2日投产通气以来,已累计输送天然气超100亿立方米。中俄东线工程北起黑龙江省黑河市,途经9个省区市,南至上海,管道全长5111公里,是继中亚管道、中缅管道后,向中国供气的第三条跨国境天然气长输管道。 国家管网集团生产经营本部天然气调控部经理杨毅表示,目前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日输气量达2800万立方米,到年底预计达到4300万立方米,可有效保障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满足冬奥会用能需求。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我国首条建设的1422毫米超大口径、X80高钢级、12兆帕高压力等级的国家能源动脉工程,全线分北段(黑龙江黑河—吉林长岭)、中段(吉林长岭—河北永清)、南段(河北永清—上海)三段核准和建设。目前北段、中段均已建成投产;南段于2021年1月全面开工,计划2025年全线贯通。贯通后,最大输气能力可达每年38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亿人口。
8月10日,陕京四线天然气管道张家口市支线开工建设,供气可覆盖所有张家口冬奥会驻地及场馆。
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陕京四线天然气管道张家口市支线项目10日开工建设,建成后供气可覆盖张家口地区所有冬奥会场馆。陕京四线天然气管道张家口市支线项目建设现场。(图片由国家管网集团提供)该项目总长度173.7公里,由6条支线组成,沿线设置分输站场11座,设计年输气量32亿立方米,总投资12.6亿元。项目建成后,每日可实现向张家口地区输送近900万立方米天然气,惠及张家口市约22万户家庭,实现张家口市天然气“县县通”。国家管网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中的4条支线将于今年10月投产,对进一步提升张家口地区清洁用能水平、践行“绿色办奥”理念具有重要意义。(记者刘羊旸)
8月10日,国家管网陕京四线张家口市支线项目开工,绿色天然气将辐射所有张家口地区冬奥会驻地及场馆。
国家管网陕京四线张家口市支线图。 国家管网 供图中新网张家口8月10日电 (刘文文)10日上午,在现场机械的轰鸣声中,国家管网集团陕京四线张家口市支线项目率先在涿鹿县张家堡开工建设。该支线项目是张家口市“气代煤”工程建设的保障措施,也是惠及民生福祉的重点工程,对进一步提升张家口地区清洁用能水平、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践行“绿色办奥”理念具有重要意义,被张家口市誉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保障冬奥会的支撑点。国家管网陕京四线张家口市支线项目开工建设现场。 国家管网 供图该支线项目总长度173.7公里,由6条支线组成,沿线设置分输站场11座,设计年输气量32亿立方米,总投资12.6亿元人民币。其中作为张家口“气代煤”工程的怀安支线、怀来支线、下花园(含涿鹿)支线、应张联络线计划在2021年10月具备投产条件。届时,通过该支线项目,陕京四线天然气管道每日可实现向张家口地区输送近900万立方米天然气,惠及张家口市约22万户家庭,实现张家口市天然气“县县通”;同时为办好“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提供能源保证。据悉,陕京四线天然气管道起自陕西靖边,途经陕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四地,是西部进口中亚天然气和国产天然气输送的重要通道,最大日输气能力达8571万立方米,于2017年11月建成投产,有效保障了华北地区的天然气供应、提高了冬季调峰供气能力。(完)
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油气管道“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建设日前正式启动,到2023年,我国油气管道数据将实现“全国一张网”。8月6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召开的“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油气管道行业试点启动会在国家管网集团总部召开。本次会议上,国家管网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油气管道行业试点建设方案,并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和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作为我国运营管道里程最长、资产规模最大的油气管网基础设施运营企业,国家管网集团将联合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和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在有关部委指导下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油气管道行业试点示范。据悉,《方案》将“工业互联网+”与油气管道安全生产紧密结合,以提升本质安全为根本出发点,以建设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智慧管网为主要抓手,计划利用3年时间建设油气管道“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管理平台,有效提升油气管道安全管控水平。未来,该平台还将打通企业广域网与互联网的数据通道,将管道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和大数据中心打造成为面向全国油气管道的服务平台,为国内、国际其他管道企业提供开放的数据标准、数据资产及工业APP资源池,实现油气管道数据“全国一张网”,赋能全国管道企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整体发展。(周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