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2021.04
浙江卫视:我国首套自主研制的30兆瓦级“燃驱压缩机组”通过验收

4月24日,我国首套自主研制的30兆瓦级“燃驱压缩机组”在衢州通过验收,它的自主研制,成功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也是全国天然气管线上的“国产超强心脏”。


在国家管网西气东输衢州压气站内,工作人员正在对刚刚鉴定验收通过的我国首套自主研制的30兆瓦级“燃驱压缩机组”进行安全巡检。


压缩机组被称为是天然气长距离输送的“心脏”,天然气长输管线上,每隔100公里以上就有一个由多台压缩机组构成的压气站,不断增压,为长距离输送提供动力,而在我国近8万公里的天然气长输管线上,30兆瓦级“燃驱压缩机组”可谓是全线的“国产超强心脏”。


在这些日日夜夜中,国家管网西气东输衢州压气站内的工作人员24小时守护着机组运行。


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浙江输气分公司生产运行科崔健

我就感觉用起来非常亲切,现在我们设备的标识标牌、安全警示的标识都是中文的,以往(进口机组)都是用国外的缩写字符,现在(国产机组)看起来非常亲切,无论是在操作习惯上、维护习惯上还是检修习惯上,用起来非常顺畅。


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浙江输气分公司生产运行科吴天白

2015 年6 月份,我刚刚到这里的时候,还是一片泥土地,当时所有的设备没有进场,我们一点点将这个场地平整,到这个厂房的建设,机组的安装及后续的调试,就感觉机组像我们孩子一样,看到它从无到有,感觉自己做的这一些都是值得的。

早在2010年,为打破国外垄断,保证关键设备自主可控,我国首套国产30兆瓦级“燃驱压缩机组”研制项目正式启动。2018年,项目进入商业运行阶段,开始进行工业性考核。到目前,累计运行时间已经超过8000小时,这套关键设备的从无到有,保障着能源动脉的安全。


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浙江输气分公司副经理谭海川

从0 到1 这个阶段,经历了漫长的突破和摸索,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千小时故障率”是0.32 次,达到了国际先进的水平。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长林枫

可以说这台机组从研制到成功应用,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我国天然气能源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依托于首套国产30兆瓦级“燃驱压缩机组”,每天,来自国家管网西气东输线路上超过30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被跨越千里输送到千家万户手中。


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浙江输气分公司经理胡峻

从今年开始咱们西气东输二线进入浙江的天然气,将增加到40 亿立方米每年,将提高对浙江各行各业和老百姓民生的(能源)保障能力。


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副总经理李锴

这套技术完全可以大规模推广应用,它的推广应用将为天然气长输管道关键设备国产化提供关键的技术基础,长三角的供气量每年要增加到超过200 多亿立方米,解决长三角地区天然气供应的紧张局面。

27
2021.04
新华社:福建省网以市场化方式融入国家管网

4月25日,国家管网集团与福建省政府在福州签署了《深化天然气管网发展改革合作协议》,标志着构建“全国一张网”工作取得新进展。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长郑新聪,国家管网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侯启军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双方同意成立国家管网集团福建省管网有限公司,作为福建省天然气管网“全省一张网”的唯一建设运营主体,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度、统一运营、统一维护、统一价格”原则建设运营省级管网。国家管网集团将加快福建省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培育用气市场,推动实现福建省天然气基础设施发展超越,为福建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截至目前,福建省内已建、在建天然气管道总里程1566公里,包括西气东输三线福建段等国家主干油气管道和海西管网等福建省内管网。通过本次合作,打造全新的省级天然气管网平台,构建“X+1+X”油气市场体系,对于福建省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7
2021.04
界面新闻:福建省网融入国家管网集团

4月25日,其与福建省政府在签署了《深化天然气管网发展改革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双方同意成立国家管网集团福建省管网有限公司,作为福建省天然气管网“全省一张网”的惟一建设运营主体,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度、统一运营、统一维护、统一价格”原则建设运营省级管网。截至目前,福建省内已建、在建天然气管道总里程1566公里,包括西气东输三线福建段等国家主干油气管道和海西管网等福建省内管网。

19
2021.04
南方日报:粤东天然气主干管网向首个下游用户供气

 


4月16日上午10时,随着广东省网汕头管理处浮洋分输站输气人员缓缓开启供气阀门,来自粤东LNG接收站的天然气开始供向下游用户潮州深能燃气有限公司。这是广东省粤东天然气主干管网首个下游用户接气,是继粤东LNG外输管线由国家管网集团广东省管网有限公司(简称“广东省网公司”)接管并网运营后的又一喜讯。

2020年10月,广东省网公司根据广东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建成粤东西北管道752公里,实现了广东省天然气主干管网市市通。2021年3月,广东省网公司接管粤东LNG外输管线,实现二者并网运营。此次粤东管网首个下游用户供气,标志着粤东地区市场开发进入了新的阶段。

未来广东省网公司将在国家管网集团的坚强领导下,续建“2021工程”惠州—海丰干线、“县县通工程”等项目,收购粤东LNG外输管线二期工程,不断完善粤东地区的管网设施和互联互通水平,融入“全省一张网”管输大平台,促进粤东地区天然气利用水平提升,加快形成“X+1+X”油气市场体系。

【记者】刘倩

【实习生】林铿泓 张雅楠

【通讯员】肖扬 宋丽明

14
2021.04
人民网:我国天然气管网又添“大动脉” 蒙西管道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人民网北京4月13日电

(记者  杜燕飞)记者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集团”)获悉,国家天然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工程、首条直供雄安新区的天然气主干管道——蒙西管道项目一期(天津-河北定兴)今日正式开工建设,对于满足北方地区清洁用能、带动沿线地区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4月13日,蒙西管道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国家管网集团供图

据了解,蒙西管道项目一期工程总长413.5公里,最大管径1016毫米,沿线新建8座站场、19座阀室及1座调控中心,改造1座站场,总投资86亿元。项目起自天津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以下简称“天津LNG”)临港分输站,终至河北保定定兴分输站,可直供雄安新区,年设计输量66亿立方米。

  

 


4月13日,蒙西管道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国家管网集团供图

“这条‘清洁动脉’建成后,可以将来自天津LNG的进口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京津冀及华北地区,保障该地区民生用气,助力雄安新区建设。”国家管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该管道与陕京二线、陕京三线、中俄东线等国家天然气主干管道和京津冀天然气支干网络、华北地区储气库群互联互通,实现了国内国外不同资源在京津冀地区的灵活调配,有效发挥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和储气库对于该地区的调峰保障作用,在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促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

  

蒙西管道项目一期工程的起点天津LNG临港分输站。国家管网集团供图

同时,据该负责人介绍,该项目的建成将有效解决天津LNG二期项目建成后的外输“瓶颈”,充分释放每年66亿立方米产能,联通进口液化天然气与国内消费市场,为沿线25个县市区多家用户提供供应保障,完善该地区“X

1 X”油气市场体系。

14
2021.04
新华社:我国首条直供雄安新区的天然气主干管道开工

【简介】国家天然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工程蒙西管道项目一期(天津-河北定兴)13日正式开工。该工程是我国首条直供雄安新区的天然气主干管道。(记者:刘羊旸 编辑:杨洋)

13
2021.04
经济日报:首条直通雄安清洁能源大动脉开工

本报北京4月12日讯(记者暴媛媛)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了解到,我国首条直通雄安新区的清洁能源“大动脉”——国家管网蒙西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以下简称“蒙西管道”)项目一期工程于4月13日开工。

蒙西管道工程是保障民生用气的基础性重点工程,被列为国家发改委“天然气互联互通计划”,与陕京二三线、中俄东线等国家管网天然气主干线及京津冀支干网络互联互通,可促进环渤海地区天然气基础设施优化布局,有利于完善华北地区“X+1+X”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蒙西管道建成后,可实现与该区域内国家及省级主干管网的互联互通,汇合输送天津LNG、山西煤层气、内蒙古煤制天然气3种气源,并将有效连通国际LNG天然气市场与国内消费市场,形成融通内外、调峰保供态势,大幅提高京津冀经济圈清洁能源供给。

据了解,蒙西管道一期工程总长413.5公里,沿线新建8座站场、1座改造站场,19座阀室及1座调控中心。项目起点为天津LNG临港分输站,终点至保定定兴分输站。

13
2021.04
界面新闻:国家管网投资86亿元建设蒙西管道一期工程

4月13日,界面新闻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蒙西管道项目一期工程(天津-河北定兴)正式开工。

作为国家天然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工程,蒙西管道项目一期工程是中国首条直供雄安新区的主干管道。

蒙西管道项目一期工程总长413.5公里,最大管径1016毫米,沿线新建8座站场、19座阀室及1座调控中心,改造1座站场,总投资86亿元。

国家管网介绍,该项目起自天津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以下简称天津LNG)临港分输站,终至河北保定定兴分输站,可直供雄安新区,年设计输量66亿立方米。

这条“清洁动脉”建成后,可以将来自天津LNG的进口天然气输送至京津冀及华北地区,也与陕京二和三线、中俄东线等国家天然气主干管道、京津冀天然气支干网络、华北地区储气库群互联互通,实现国内国外不同资源在京津冀地区的灵活调配。

此外,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天津LNG二期项目建成后的外输“瓶颈”,释放每年66亿立方米产能,联通进口液化天然气与国内消费市场。

13
2021.04
羊城晚报:粤东这条天然气管网大动脉打通了!

日前,国家管网西气东输粤东LNG外输管道与西气东输三线闽粤支干线互联互通工程配套工程试运行结束,投产工作顺利完成。

图/受访者提供

粤东LNG外输管道与西三线闽粤支干线互联互通工程配套工程是粤东地区天然气管网“节点”性工程,也是国家管网实现天然气管道“全国一张网”运营格局的重要一环,连通了粤东LNG外输管道与西三线闽粤支干线共计556公里的天然气管道,是国家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配套工程的建成投产,打通了粤东地区天然气管网大动脉,助力“南气北上”,不仅有效提升了国家管网天然气调配灵活性,提高天然气资源配置效率,而且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供气格局,推动粤东地区能源消费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助力粤东地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广东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程行欢   王翌萌)

12
2021.04
人民网:西南管道冬季保供增输天然气43亿方立方米

3月底,随着北方供暖季结束,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公司2020-2021年冬季保供工作宣告全面完成。冬供期间,据统计数据显示,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充分发挥互联互通资源调配潜能,做好冬季保供工作,保障冬季用气稳定供应,输供天然气106.25亿方,较去年增加43亿方,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去年,国内天然气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增速放缓。同时,因“拉尼娜”现象等因素,冬季气温偏低,北方地区出现极寒天气,南方地区用气需求更趋旺盛。加之煤改气收官,采暖用气量进一步提升。

随着国家管网集团正式运行,管网更加公平开放,资源主体更加多元,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公司乘势而为,持续提升天然气资源配置效率,发挥“全国一张网”中西南枢纽的作用,确保冬季天然气保供任务顺利完成。

超前编制预案。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提高站位,立足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围绕集团公司“两大一新”战略目标,全面分析天然气供需需求与管输能力的适配关系,做到“四保、四稳、四严防”,制定相关预案,为冬季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运行管理。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持续加大管道高后果区现场巡查巡护力度,严密跟踪西南油气田上载气量和相国寺储气库采气量,灵活调整流向和输量。同时,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增加LNG资源储备。北京极寒天气期间,公司多调集海上LNG资源3亿立方米保供应,同时加快推进川气出川,新增天然气江津上载10.3亿方。

此外,为充分发挥“天然气一张网”集中调控运行的优势,进一步降低能耗、控制成本、提高效益,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在运行上合理安排资源输送路径、优化机组启机配置、精准控制关键节点压力,最大限度发挥管网优化潜力。

整个供暖季,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所辖天然气管道开足马力、全力保供,天然气管道保持每日1.67亿方供应能力,有效保障沿线地区用户用气和北方应急调峰需求。(李建)

首页 81 8283 84 85 末页
页数:83/9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