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2022.09
人民网:西气再添东输通道!四线工程全面开工

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9月28日正式开工,建成后将与西气东输二线、三线联合运行,进一步完善我国西北能源战略通道,提升我国天然气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开工建设。受访者供图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四线是继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天然气管道之后,连接中亚和中国的又一条能源战略大通道。工程起自中吉边境新疆乌恰县伊尔克什坦,经轮南、吐鲁番至宁夏中卫,管道全长约3340公里。西气东输四线工程将分段建设,本次开工的吐鲁番—中卫段是该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全长1745公里,途经新疆、甘肃、宁夏3省(自治区)17县(市),管道年设计输量150亿立方米、增输改造后可达300亿立方米,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据介绍,西气东输四线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大规模应用18米加长管,预计可减少焊口8000余道,环焊缝降幅达33.3%,提升管道本质安全;全线采用数字射线检测技术(DR),实现检测数据采集自动化、存储数字化;推广大口径管道双连管施工法,单公里节约焊接工期4天,提高施工工效。“西气东输四线建成后,将与西气东输二线、三线联合运行,届时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系统年输送能力可达千亿立方米,将有效增强管网系统供气可靠性和灵活性,提高能源输送抗风险能力,进一步促进东西部地区能源结构优化,助力管道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国家管网集团董事长张伟表示,当前,国家管网集团正加速织密织牢“全国一张网”,提升我国天然气管网系统的管输能力,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30
2022.09
人民日报:全长约3340公里!西气东输四线工程全线开工

西气东输四线工程起自中吉边境新疆乌恰县伊尔克什坦,经轮南、吐鲁番至宁夏中卫。管道全长约3340公里,管径1219毫米,设计压力12兆帕。项目建成后,将与西气东输二线、三线联合运行。届时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送能力可达千亿立方米,将有效增强管网系统供气可靠性和灵活性,提高能源输送抗风险能力。西气东输四线工程建设现场。李媛摄9月28日,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正式开工。开工活动以现场和视频方式在北京、新疆多地同步开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林山青,国家管网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张伟出席活动。西气东输四线工程起自中吉边境新疆乌恰县伊尔克什坦,经轮南、吐鲁番至宁夏中卫,管道全长约3340公里,管径1219毫米,设计压力12兆帕。项目建成后,将与西气东输二线、三线联合运行。届时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送能力可达千亿立方米,将有效增强管网系统供气可靠性和灵活性,提高能源输送抗风险能力,进一步促进东西部地区能源结构优化,助力管道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西气东输四线工程建设现场。李媛摄据了解,西气东输四线是继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管道之后,连接中亚和中国的又一条能源战略大通道,是推动共建新时代绿色能源丝绸之路的重大举措,将进一步完善我国西北能源战略通道,有力提升我国天然气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对于我国充分利用国际油气资源、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西气东输四线工程建设现场。李媛摄本世纪初以来,根据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部署,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和三线西段、东段相继建成投产。西气东输管道系统作为起步最早、管输能力最大的天然气管道系统,成为我国自然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四大工程”之一,总输送能力770亿立方米/年。自建成以来,已累计输送天然气约7500亿立方米,为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和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30
2022.09
中新社: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开建 中国和中亚新增一条能源大通道

中新社乌鲁木齐9月28日电 28日,中国“十四五”石油天然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正式开工。其是继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管道之后,连接中亚和中国的又一条能源战略大通道。据悉,西气东输四线工程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段建设。本次开工的吐鲁番—中卫段(新疆吐鲁番市至宁夏中卫市)是西气东输四线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全长1745公里,途经新疆、甘肃、宁夏3省(区)17县(市),管道年设计输量150亿立方米、增输改造后可达300亿立方米,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据介绍,西气东输四线工程起自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交界的新疆乌恰县伊尔克什坦,经新疆轮南、吐鲁番至宁夏中卫,管道全长约3340公里,管径1219毫米,设计压力12兆帕。项目建成后,将与西气东输二线、三线联合运行,届时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送能力可达千亿立方米,将有效增强管网系统供气可靠性和灵活性,进一步促进东西部地区能源结构优化,助力管道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自21世纪初以来,中国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和三线西段、东段相继建成投产,总输送能力达770亿立方米/年,自建成以来已累计输送天然气约7500亿立方米。(完)

30
2022.09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开工建设

29
2022.09
经济日报:西气东输四线全面开工

9月28日拍摄的西气东输四线工程开工现场。当日,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四线工程正式开工。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我国西北能源战略通道,提高我国天然气管网系统的管输能力。新华社发(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29
2022.09
新华社:西气东输四线工程全面开工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记者戴小河)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四线工程28日正式开工,工程起于新疆乌恰县,止于宁夏中卫市,管道全长约3340公里。国家管网集团董事长张伟说,工程建成后将与西气东输二线、三线联合运行,届时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送能力将达到千亿立方米,将进一步完善我国西北能源战略通道,提升我国天然气管网系统的管输能力,增强系统供气可靠性和灵活性,提高能源输送的抗风险能力。张伟表示,国家管网集团正全力推进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这两年先后开工中俄东线南段、西气东输三线中段、西气东输四线等一批国家战略工程,加速织密织牢“全国一张网”,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完)

19
2022.09
中国日报网: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河北安平—山东泰安)正式投产

今天(9月16日),国家管网集团发布,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河北安平至山东泰安段通气运行,标志着我国东部能源通道进一步完善,环渤海地区能源供给能力不断提高。此次建成投产的安平至泰安段是中俄东线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320公里,管径1219毫米,设计压力10兆帕,设计输量189亿立方米/年,2020年10月开工建设。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冀鲁项目部经理 张天成:建设期间,我们克服山地施工复杂、洪涝灾害多发、疫情反复等困难,采用“两段法”设计和施工,山区段沟上全自动焊得到广泛运用。另外我们通过推广数字射线、站场工艺自动焊、建筑装配式等技术,工程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起点位于黑龙江省黑河中俄边境,止于上海市白鹤末站,途经黑龙江、河北、江苏、上海等9省市,是我国首条自主建设管理的智慧管道样板工程。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分北、中、南三段核准建设,北段和中段均已投产运行,全线将于2025年建成投产。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冀鲁项目部经理 张天成:全线投运后,将全面打通我国东部能源通道,推动管道沿线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9
2022.09
人民网:提高环渤海地区能源供给能力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河北安平-山东泰安)投产

人民网北京9月17日电 (记者杜燕飞)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河北安平-山东泰安)正式投产,我国东部能源通道进一步完善,环渤海地区能源供给能力不断提高。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泰安联络压气站。受访者供图记者了解到,此次建成投产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河北安平-山东泰安)是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南段(河北永清-上海)的组成部分,线路全长320公里,管径1219毫米,设计压力10兆帕,设计输量189亿立方米/年,沿线设站场4座,2020年10月开工建设。据介绍,该段管道建设期间,建设团队克服山地施工复杂、洪涝灾害多发等困难、采用“两段法”设计和施工,削方降坡,实现山区石方段沟上焊接的技术突破;应用DR数字无损检测、站场自动焊、装配式建筑等技术,大幅节省工期,确保工程质量,提升工效。国家管网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我国首条自主建设管理的智慧管道,中俄东线南段(河北永清-上海)以通过“移动端云计算大数据”集成管道全生命周期数据,探索“互联网机组”的“智能工地”建设,实现管道建设管理的可视化、网络化、智能化。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河北安平-山东泰安)施工作业。受访者供图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起点位于黑龙江省黑河中俄边境,止于上海市白鹤末站,途径黑龙江、吉林、内蒙、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9省市,管道全长5111公里,新建管道3371公里,分北、中、南三段核准建设,北段(黑龙江黑河-吉林长岭)和中段(吉林长岭-河北永清)均已投产运行。“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2025年投运后,将打通我国东部能源通道,推动管道沿线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具有积极意义。”该负责人表示。

19
2022.09
新华财经: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河北安平至山东泰安段投产

新华财经北京9月16日电(记者安娜)国家管网集团发布消息称,16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河北安平至山东泰安段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东部能源通道进一步完善,环渤海地区能源供给能力不断提高。此次建成投产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河北安平至山东泰安段,是国家管网集团自主建设管理的国内首条智慧管道样板工程——中俄东线南段(河北永清至上海)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320公里,管径1219毫米,设计压力10兆帕,设计输量189亿立方米/年,沿线设站场4座。据国家管网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我国首条自主建设管理的智慧管道,中俄东线南段(河北永清至上海)以“全数字化移交、全智能化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总体目标,通过“移动端云计算大数据”集成管道全生命周期数据,探索“互联网机组”的“智能工地”建设,实现管道建设管理的可视化、网络化、智能化。国家管网集团提供的信息显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起点位于黑龙江省黑河中俄边境,止于上海市白鹤末站,途径黑龙江、吉林、内蒙、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9省市,管道全长5111公里,新建管道3371公里,分北、中、南三段核准建设,北段(黑龙江黑河至吉林长岭)和中段(吉林长岭至河北永清)均已投产运行。2025年全线投运后,将全面打通我国东部能源通道,推动管道沿线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图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泰安联络压气站

19
2022.09
央广网: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河北安平-山东泰安)正式投产

今天(9月16日),国家管网集团发布,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河北安平至山东泰安段通气运行,标志着我国东部能源通道进一步完善,环渤海地区能源供给能力不断提高。此次建成投产的安平至泰安段是中俄东线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320公里,管径1219毫米,设计压力10兆帕,设计输量189亿立方米/年,2020年10月开工建设。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冀鲁项目部经理 张天成:建设期间,我们克服山地施工复杂、洪涝灾害多发、疫情反复等困难,采用“两段法”设计和施工,山区段沟上全自动焊得到广泛运用。另外我们通过推广数字射线、站场工艺自动焊、建筑装配式等技术,工程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起点位于黑龙江省黑河中俄边境,止于上海市白鹤末站,途经黑龙江、河北、江苏、上海等9省市,是我国首条自主建设管理的智慧管道样板工程。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分北、中、南三段核准建设,北段和中段均已投产运行,全线将于2025年建成投产。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冀鲁项目部经理 张天成:全线投运后,将全面打通我国东部能源通道,推动管道沿线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页 66 6768 69 70 末页
页数:68/10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