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8月16日电,8月15日,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围绕信息技术、卫星应用、智慧管网、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打造新时代管网建设“铁军”
——国家管网建设项目管理分公司铸军魂树品牌
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分公司坚持以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创建“四个管道”重要指示为指导,以红色基因激发“铁军”精神,凝聚攻坚克难的精气神,全面开展“百日攻坚”劳动竞赛,在主责主业实践中,通过“锻造铁的信仰、练就铁的本领、扛起铁的担当、锤炼铁的作风、严明铁的纪律”,着力打造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新时代管网建设“铁军”队伍,凝心聚力加快构建“全国一张网”。
坚定理想信仰 锻造“铁军”精神
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党委始终传承管网优良传统当做彰显党性宗旨和政治品格的红色基因,当做激发新时代管网建设者迈向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续写新篇章的磅礴精神力量,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结合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活动,在公司网站、微信公众号进行广泛宣传教育,认真落实国家管网集团党组部署,站位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仰,将锻造“铁军”精神、凝练“铁军”文化、打造“铁军”队伍,纳入公司全面从严治党和企业文化建设内容,推进“管网铁军”文化体现开放性、创新性和时代性和管网建设特色,以文化自信增强企业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
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党委以目标和结果为导向,注重创新“五铁”建设:一是锻造铁的信仰。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工程建设团队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永远信党、爱党、为党,做最讲政治、最有信仰的能源“革命军”;二是练就铁的本领。引导全员始终保持本领恐慌,秉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管网工匠”理念,在管网工程建设的大平台,勤于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实践,争当油气储运领域的行业标兵、领军人物;三是扛起铁的担当。始终坚持立足岗位担当作为,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在推动建设“全国一张网”、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冲锋在前、建功立业;四是锤炼铁的作风、始终把落实集团党组部署作为刚性要求,严格执行命令,不讲条件、行动迅速,逢敌亮剑、永不言败;五是严明铁的纪律。公司党委始终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守法律底线,严守纪律红线,恪守道德高线,做到挺纪在前、廉洁奉公,锻造有“钢纪铁律”的“铁军”精神。
推行基层试点 凝练“铁军”文化
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党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指引,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石油精神、管道优良传统和军队铁军文化,保持管网铁军的红色底蕴和战斗情怀,按照集团党组要求,积极开展基层试点,选拔了中俄东线江苏项目部、龙口LNG、西三中豫颚项目部三个“两先一优”先进单位做前期“铁军”文化试点单位,通过不间断挖掘和积淀,凝练优秀的“铁军”文化。
中俄东线江苏项目部从信仰、担当、作风、本领、纪律五个方面设计项目“铁军”文化,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锻造铁的信仰、练就铁的本领、扛起铁的担当、锤炼铁的作风、严明铁的纪律,始终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推动“四个管道”重要指示精神在中俄东线江苏段落实落地,创新提出了创建“听党指挥、奋勇争先、众志成城、狠抓落实、守文持正”的项目“铁军”文化,锚定打造管道工程建设“铁军”的目标,引领员工以自我提升推动岗位价值提升,促进工程建设提升,以实际行动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捍卫者、“两个维护”的示范引领者。
龙口LNG把凝练“铁军”文化与打造以“四红八有”为基本元素的“红色工地”品牌结合起来,从项目实际出发,全面实施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与达标定级,推广文化阵地建设,用好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队、“主题党日+”等活动载体,引导党员在工作中做表率、当标杆、打头阵,充分调动全体参建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铁人精神”的风貌、“铁肩担当”的姿态,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在推进工程建设中冲锋在前,建功立业,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激发“铁军”文化建设。
西三中豫颚项目部党委书记带头,通过集中宣讲形势任务目标、党史故事讲述、铁军文化知识竞赛等形式,发动广大干部员工积极宣讲管网文化,以讲促学,以学促干,上下穿透,贯通基层,做到人人都是宣讲员、人人都是践行者,推动全员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理念,勤于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练就铁的本领,确保管网文化和“铁军”精神在西三中管道沿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实施准军事化管理 打造“铁军”队伍
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党委把打造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新时代“管网铁军”作为锻炼“铁军”文化的一重要目标,以开展“第一议题”大学习、“三转两为”大讨论、“驻站跟班”大调研等载体活动,总结基层单位军事化管理好的经验和做法,提前谋划,着手研究制定《基层站队准军事化管理手册》,推动开展“八个一”活动,在公司范围内大力营造军营氛围,规范员工日常工作行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规章制度、程序文件的执行力,形成“严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彻底根治庸懒散、等靠要、低老坏的陋习,培育和打造“管网铁军”队伍。
中俄东线南段冀鲁、江苏、长江盾构项目部工程建设者在项目一线用实际行动,把铁军文化建设贯通到国家管网最基层的项目一线,以中俄东线这一国家能源动脉工程建设为己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各项目部结合传承铁军精神、新四军精神、淮海战役精神,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坚持“以党旗下的冀鲁人”、当好新时代的“管网铁军”,持久唱响“长江之歌”等活动载体,通过规范员工行为准则、提升基层项目党组织的执行力、凝聚力,进一步培养“铁军”队伍行为。
西三中甘宁、陕西、豫颚项目部通过组织全员性主题教育和文体活动,结合西三线工程建设实际,立足一线,加强基层铁军行为文化建设,建立员工行为准则,培养铁军行为,动员管网建设者当好新时代“管网铁军”,攻坚克难,团结拼搏,把西三中建成优质工程、阳光工程。
建设项目管理公司龙口、深圳、漳州LNG项目部,以纪念“八三”会战52周年为契机,激励管网人拼搏奉献的“铁军”精神财富,以“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作风,全面拉开百日攻坚劳动竞赛,在LNG工程建设中彰显“铁军”队伍风采。
福建、广东省网融合工程,华北、江苏等互联互通管道项目部纷纷以各种形式,把传承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为锻造“管网铁军”精神的引领,激励员工坚定信念决心,通过高效率、高质量开展“赛工程攻坚、赛安全环保、赛管理提升”劳动竞赛,打好打赢工程建设攻坚战。
传承红色基因精神,锻造“铁军”文化品牌。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在锻造“铁军”精神中,以党建融合为引领,谋全局、抓大事、树品牌、拓发展,积极做好“三个坚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贯通基层、坚持服务发展,以文化凝心聚力,引导管网建设者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在打好打赢“五大攻坚战”、推动管网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冲锋在前、建功立业,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优异的工作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通讯员 杨晓娟 李惠 吕向婷)
为深入开展铁军文化建设月活动,8月1日,国家管网集团北京管道有限公司天津输油气分公司静海党支部组织开展“英姿飒爽,军歌嘹亮,淬炼铁军”主题党日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军歌嘹亮,锻造队伍铁的信仰。“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党员、群众们精神抖擞,高唱着《团结就是力量》。歌声洪亮,神采飞扬,令人心潮澎湃,斗志昂扬,展现了新时代管网员工不惧怕任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此次军歌合唱活动增强了大家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了工作热情。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使命、勠力同心、砥砺前行,为推动静海作业区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铁军讲堂,练就队伍铁的本领。在铁军讲堂,党员们纷纷讲述了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等革命先辈的故事。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党员、群众们重温了那段勇往直前、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革命历程,接受了一次红色精神洗礼。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过硬的作风,全力以赴投入到工作之中。来源:国家管网集团北京管道有限公司天津输油气分公司
古浪—河口天然气联络管道工程(以下简称古河线)于7月28日全面开工建设。该项目计划于2023年10月底前建成投产,届时将与在役的兰银线及涩宁兰双线联通,构建西北地区多通道供气网络,进一步提升区域管网的安全可靠性。古河线起自西气东输二线、三线古浪压气站,终点为涩宁兰天然气管道河口站,自北向南经过3市、5县(区),线路全长188.4千米,设计输量50.8亿方/年,设计压力10兆帕,管径914毫米。作为国家管网集团公司“十四五”期间重点项目之一,该工程不仅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国家能源局明确的 2021 年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重点工程,也是国家管网集团甘肃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的首个重大投资项目,该项目对构建“X+1+X”油气市场体系、推进甘肃省“一核三带”新发展格局、促进省内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西气东输系统与涩宁兰系统的联络管道,古河线贯通后,将统筹解决甘肃、青海两省供气平衡问题,有助于提高天然气调配供应灵活性,为沿线地区的能源供应、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提供保障,对于加快天然气管道‘全国一张网’形成具有推进意义”。甘肃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尹竞)
7月31日,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分公司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工程(以下简称西三中)陕西项目部获悉:西三中陕西段管家坪1#隧道出口、管家坪2#隧道正式进入掘进阶段。西三中陕西段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也是陕西省“十四五”重大项目,该工程线路长度514.5千米,途经宝鸡、咸阳、渭南、西安、商洛5市14个县区,设置5座工艺站场,25座线路监控阀室,山岭隧道82座。管家坪1#、2#隧道是西三中陕西段专用隧道,管家坪1#隧道全长629.9米,管家坪2#隧道全长789.22米,隧道洞身采用直墙圆弧拱形断面,隧道内布设1条D1219毫米管道,两条隧道均由中铁北京局承建。据西三中陕西项目部副经理张强介绍,西三中陕西段工程建设自2021年全面启动以来,线路工程四个标段正在加紧施工,山岭隧道控制性工程流峪口、赵家院等隧道加速掘进,管家坪1#隧道、管家坪2#隧道正式掘进,工程建设所有工作面均已展开,预计2024年6月份投运,届时,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中东部地区管网布局,构建我国天然气管网“五纵五横”新格局,加快“全国一张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将有效缓解陕西省天然气用气压力。
本报讯(记者 秦骥)7月30日,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分公司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工程(以下简称西三中)陕西项目部获悉:西三中陕西段控制性山岭隧道工程总体完成掘进2132.6米,提前13天完成“百日攻坚”劳动竞赛山岭隧道工程2000米掘进目标,为2024年6月按期投运打下坚实基础。为保证隧道工程质量安全和施工进度稳步推进,西三中陕西项目部采取有力措施对质量、安全、环保、进度进行有效监管,有力保证了隧道工程建设快速推进,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西三中陕西段13条山岭隧道控制性工程自开工以来,克服了进场施工便道崎岖险峻、材料进场困难、隧道地质构造复杂等不利因素,将每个工序持续时间保持在最佳状态,能够满足各类围岩等级的月度进度指标,稳步向前推进施工。”西三中陕西项目部项目经理廖强说。“我们通过增加洞内洒水降尘的频次,增加湿度,达到一定的降温作用。同时,通过加强洞内通风,为工人发放防暑降温药品等措施,最大程度降低高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西三中陕西项目部党委书记刘俊哲说。据悉,赵家院、陈家屋、流峪口等山岭隧道控制性工程将继续掘进,全体参建人员将进一步加强隧道安全质量管控,确保山岭隧道控制性工程早日贯通。
7月22日,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厦门输气分公司2022年福建天然气管输资源与市场推介会在厦门举行,来自福建省各地市发改委、天然气销售公司及燃气企业客户共29家单位参加会议。此次会议旨在进一步推进西气东输厦门输气分公司天然气市场开拓与服务,与上下游客户共同促进天然气行业发展,助力福建生态文明建设。推介会上,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煤炭油气处三级调研员林慧蓉对国家有关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政策、天然气发展规划进行解读。西气东输厦门输气分公司对其在福建省的天然气管输资源、客户服务及市场开发情况进行了介绍。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福建分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分公司、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华南天然气销售中心、福州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参会代表依次就资源量供给、市场需求等情况作交流。福州华润燃气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蒋厚贵说,近年来华润燃气与国家管网集团持续深化合作,在托运代输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华润燃气集团多渠道采购气源,通过国家管网向福州、厦门、龙岩等福建地区公司供气,今年1至7月华润燃气自主采购气源通过国家管网累计代输气量约4100万立方米。4月,在西气东输厦门输气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西气东输三线福州末站向福州华润联丰门站分输供气,这也是国家管网西气东输首次向福建省会分输供气,为福州市再添用气保障。预计2024年,国家管网西气东输将为龙岩市上杭县提供管输天然气,可迅速改善上杭县金铜产业燃料结构,减小环保压力,助力引进更多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据悉,国家管网西气东输在福建省共有天然气管道610.1公里,覆盖福建省6市21县(区)。从2017年正式向福建省供气至今,已累计向福建省供应天然气50亿立方米,相当于替代标准煤565万吨,减排温室气体667万吨、粉尘389万吨,为持续改善福建自然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供了清洁用能保障,为福建青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西气东输厦门输气分公司目前有下游用户10家,已全部完成分输投产。目前,厦门输气分公司正在推进海西管网二期德化支线与西三线东段联通工程、西三线吉安-福州段反输改造工程,西三线闽粤支干线与漳州LNG外输管道联通工程、川气东送二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浙闽支干线和哈纳斯莆田 LNG 外输管道等工程也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随着这些项目的落成,将实现国家管网天然气沿海大通道的全线贯通,福建省内天然气管网调配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会上,国家管网集团市场部副总经理杨安表示国家管网集团将全力推进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油气行业市场化程度,促进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天然气资源和市场需求变化,科学调整资源流向,更好服务于福建省经济绿色发展。西气东输厦门输气分公司党总支书记、经理尹旭东表示,将秉承国家管网“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要、服务行业发展”宗旨,强化服务意识,依托国家管网公平开放大平台,继续加大福建省内管网的建设力度,今年将增加覆盖到宁德市,明年则会覆盖到南平市和三明市,届时国家管网管道将会覆盖福建省的九个地市,为全省客户提供全方位、立体式、多渠道的服务。
7月19日,随着国家管网天津LNG二期项目7号储罐穹顶混凝土浇筑作业的结束,第6座22万方储罐的升顶作业收官,标志着二期项目距离实现按期投产供气目标又迈出坚实一步。天津LNG二期项目储罐拱顶直径达91米,是目前国内直径最大的22万方储罐项目。为保证施工质量,项目团队在施工过程中,克服了不少的施工难题。比如,为了防止弧形穹顶混凝土表面开裂,消减裂纹,施工过程中采用三次抹面的方式,并用塑料薄膜封闭,封闭前混凝土要涂刷养护液,薄膜用滚刷压实在混凝土面上,形成封闭环境,上部用棉被覆盖并洒水长期湿润。 除此之前,为控制穹顶表面弧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及施工缝弧度,工人在施工缝位置架设定型的造型木控制施工缝弧度,纵向设置弧度管,并附于钢筋网上,纵向设置,就可以控制纵向弧度了,这些都保证了穹顶的施工质量和外观形象。“升顶就是向罐内密封空间输送低压空气,使罐顶结构克服自重及与罐壁之间摩擦力,匀速提升至设计高度,与抗压环顺利连接,形成完整穹顶结构。”天津LNG二期储罐项目经理王磊介绍,在7号储罐进行升顶作业时,现场各专业人员密切配合,利用平衡系统、密封系统、鼓风机系统等,依靠空气浮力将储罐拱顶和铝吊顶顺利提升到安装标高位置。为确保顺利升顶,升顶过程中施工安全、质量一直处于高标准受控状态。天津LNG二期项目是国家发改委推进的“国家天然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项目、国家“产供储销”体系建设重要民生工程和能源保供项目,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助力节能减排,践行绿色发展,为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力量,对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改善区域空气质量,防治大气污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天津市重点工程,天津LNG二期项目总体规划6座22万立方米储罐,6座储罐及配套设施。此项目建成后,天津LNG气化外输能力达到7000万方/天,较目前增加6000万方/天;LNG存储能力达到154万方(折合天然气9.2亿方),储存能力增加132万立方米(折合天然气7.9亿方),将成为京津冀鲁豫地区天然气冬季保供的重要基地,极大增强华北及周边区域天然气供应和应急调峰能力。天津LNG二期项目将通过提高外输压力,联通国家主干网,建成环渤海地区最大的LNG仓储物流中心。天津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拥有较好的天然航线,天津又是“京津冀”版块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北方重要的能源枢纽城市,作为区域LNG调配中心、储备中心作用明显。同时,天津也承担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作用等有利条件为天津LNG未来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